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谈我国风险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14日 13:04 国研网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风险投资问题,进 行了回答。本文是根据本次采访记录整理而成。

  一、国内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作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工具,自1998年1号提案提出以后受到科技界、企业界和金融界的普遍关 注,在过去的两年里,形成了“风险投资热”。

  尽管风险投资很热,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1)风险投资的规模还不大。据中国科技金融协 会1999年7、8月份的调查,全国共有92家风险投资公司,74亿风险投资基金(不包括外资),但据了解目前真正用 于风险投资项目的实际投入不足10亿元人民币;据《1T经理世界》的报道,目前的外资风险投资基金约有3亿美元。(2 )目前对风险投资的法律支持还很不够,所需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最近科技部出台了一些临时法规,《投资基金法》可望明 年出台。风险投资法也已列入人大的五年计划。(3)目前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还存在分岐,这些问题也影响了风险投资的发展 。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对风险投资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认识上。(4)操作尚欠规范。在选项、筹资和管理方面问题尤 其突出。(5)业绩不够明显,缺乏突出的成功案例。(6)民间资本很少参与,政府成为投资主体。其中政府投资约占总投 资的80%,只靠政府出资,民间资金不能动员出来,风险都由政府承担,风险投资不可能得到大发展。

  二、风险投资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风险投资有5个特点,(1)高风险,高回报。从国外的情况看,大体上是成3败7,靠3个项目的高回报弥补 7个失败项目的损失,并且还可以给投资人带来高回报。在美国,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人,投资的项目一般三分之一成功,三 分之一持平,另外三分之一失败。(2)组合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3)长期投资,从投入到产出大概是 3—7年,这个投资项目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创立、开拓、成长、成熟。以美国为例,创立阶段要投人大约300—500万 美元。以后每个阶段的投资大概要翻一番。(4)风险投资是权益投资,投资者的着眼点是权益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利润。风 险企业的创始阶段现金流基本为负,属于亏损,投资者着眼的是将来的收益,如美国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1998年的营 业额是2.93亿美元,亏损6170万美元,但其股票价值仍很高。(5)风险投资属于专业投资。与一般的投资不同,风 险投资是利用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学识、管理能力帮助创新者创业,只把资金投在风险项目上不能称之为风险投资。不具备这 5个特点的投资不能称为风险投资。

  对风险投资的重点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从行业重点来看,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以及生物技术是热 点。争议主要反映在到底对哪个阶段进行风险投资。有人讲风险投资要支持最初的企业创立阶段;有的人讲应支持企业成熟阶 段,通过资金支持,加快上市,很快得到回报。据了解,美国的成功经验表明,风险资金应主要投入在第二、三阶段,即开拓 期和成长期。一般来说,第一阶段种子资金不超过基金总量的5%,这时投资风险最大;企业成熟阶段,风险小,当然利润也 较小,通常由一些投资银行和大公司参加投资,只占风险投资基金总量的百分之十几;80%的风险投资是放在第二第三阶段 的,第二阶段,技术稍微成熟,投资于完善技术,开拓市场,第三阶段市场开始接受产品,进一步增加投资,扩大市场。这是 值得我们思考的。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难点,有人说是没钱,但问题不在这里。一方面,外国很多基金对中国市场有兴趣;另 一方面,我国的民间投资渠道还很狭窄。我国的居民存款余额有6万亿元,大体上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只要把其中 的1%用于风险投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难点还在观念上。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是有技术的人非要当老板。风险投资与一般投 资不同,风险投资家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比如美国的风险投资协议规定风险投资家有权对企业的重大财务问题作出 决定,有权决定企业管理者的更换,有权决定企业终止。这一点中国的创业者很难接受。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一定有管理能力, 这样的人一定要负责管理。实际上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开的原始的资本主义观念。目前风险投资谈判失败的关键就在管理 权和控股权上。第二个错误的观念是目前中国投资人的短期观念。风险投资是长期投资,一般要持续3—7年才可能有较高回 报,不可能在短期产生高利润。第三个错误的观念是对风险投资家的不信任,由于不信任,投资人对项目的介入过多,影响风 险投资的发展。总之,目前我国创业者与投资人的观念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

  培养风险投资人才是成功的关键。第一,目前有大量未转化的科技成果但缺乏商业化前景的评估。据统计,每年 的省部级科研成果有3万项,真正成为商品的不到20%,而真正产业化的只有5%左右,风险投资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就是对 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第二,科技人员有创业积极性,但缺乏融资及管理的经验。他们有了好的发明却不知道怎样把成果商业化 ,风险投资家的作用就是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第三,外资及民间资金有风险投资的意向。但难以找到可资信任的 代理人。目前国内还缺少通过业绩证明有能力的风险投资家。

  可以把风险投资家的作用概括为“支持创新者创业,帮助投资人投机”,具体的说就是支持创新者创兴中华之业 ,帮助投资人投高科技之机。

  四、风险投资家如何支持创新者创业

  首先,风险投资家要判断创新者成果的商业化前景,这对创新者是很大的支持,科技成果即使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如果没有商业化前景,也没有创业的价值。然后,对有商业发展前景的项目,风险投资家帮助创新者制定业务发展计划,组 织创新者向投资人介绍其成果及业务发展计划,尽力说服投资人进行投资,协助投资人与创新者签订组建风险企业的协议并参 与企业的组建。最后,风险投资家参加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重大财务及人事问题进行决策,并负责重组、上市及蜕资。风险 投资家对企业的核心管理者有决定权,清算时有优先清算权。创新者如果有管理能力,可以做公司总裁。从美国的情况看,创 新者担任公司总裁的情况只有50%,一般只能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不负责经营管理。从企业创立开始到企业成功的全过程 都需要风险投资家的参与,所以他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科技成果没有风险投资家参与管理是不可能成功实现转化的。目前, 国内的风险投资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国内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风险投资家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有些风险企业成功后,风险投 资公司获得巨大盈利,科技人员或其所在单位往往认为当初合同订立不公,造成纠纷,对企业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实际上风 险投资是投资于许多企业,在这个企业赚的钱,还要补偿其他亏损企业的损失。

  五、风险投资家如何帮助投资人投机

  从美国来看,风险投资家大体上是三种形式:一是独立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基金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二是 银行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即银行出资成立的独立基金。如美国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三是大公 司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如英特尔等大公司都成立了各自的风险投资基金或业务部门。

  风险投资家组织、管理和有效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利用他的经验帮助投资人从众多的项目建议书中筛选出商业化 前景最好的项目,从与创业者的面谈及初步合作中判断其素质、人品及能力,代表投资人参加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指 导,尽力促使企业成功,通过上市或出售等方式实现蜕资,为投资人带来较丰厚的利润。

  六、风险投资家必备的素质

  风险投资家首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有敏锐的商业直觉,这非常重要。其次,因为风险投资重在管理,找的 是合作者,所以对人的识别很重要。风险投资家还要有丰富的待人处事的经验,善于识别人的品质、能力和可信度。第三,风 险投资家还要熟悉管理业务、金融运作及有关法律。第四,风险投资家必须要有技术判断能力,要具备一个以上专业领域内的 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第五,风险投资家要能与金融界、科技界、法律界和政界保持良好的关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从当前国内情况看,比较可行的是先成立风险投资咨询与管理公司 ,通过实际运作来培养有潜力的人才。因为目前中国还不允许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只能通过这种变通的办法进行风险投资。这 种做法惟一不同的是风险投资家没有独立行使投资人的权力,只是代替投资人咨询,投资人同意投资以后委托其进行管理。通 过一段时间培养,到风险投资基金成立,风险投资咨询与管理公司也建立了一定的信誉,培养了一批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还 可以有计划地送出在国内已有一定经验的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或者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 建立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机制是培养风险投资家的关键,这种激励机制不是体现在工资,主要体现在股权和期权上,最重要的 是根据业绩给予奖励,按国外的惯例,一般是净收益的10%至20%,奖励的方式除现金外,也可以是股权或期权。按我国 目前法律,合伙企业的所有合伙人都要负无限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风险投资的发展。希望能在未来的基金管理中实行 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是一种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机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伙人分两类,一类就是风险投资家,股本虽然只 占基金总额的1%至2%,但是有管理权和决策权,用l%的资金可以管理99%的资金,所以一旦投资失败,必须要负无限 责任。其他合伙人是有限合伙人,他们仅仅是投入资金,交给风险资本家管理,对投资只负有限责任。


相关报道:风险投资家要求企业家的七种素质
相关报道:中国风险投资项目洽谈中心成立
相关报道:成思危认为要抓紧培养优秀风险投资家
相关报道:美国:风险投资被互联网吸走了
相关报道:评论:点击风险投资
相关报道:风险投资,创业者如何拥抱它?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宏观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