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利好不涨反跌 制度性解决方案是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3:14 东方早报 | ||||||||
近期市场在多重政策利好的累积效应下不涨反跌,大有直破1300点再创新低之意,实在是让市场各方大(资讯 行情 论坛)感意外,究竟是何原因令市场如此积弱?作为参与市场的各方主体又该如何应对1300点以下的市场状况 首先,导致市场走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分类表决制度在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上固然是一大进步,但这毕竟是面向未来的一种程序法,而非对广大流通股股东历史损失有所补偿的实体法,应当说距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这一问题上的预期还是有差距的。这同时也表明:股权分置问题的久拖不决,将一步步降低大多数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投资人希望大股东基于历史的利益获取模式(主要是净资产的大幅增值)来给予流通股股东一定的补偿,否则,任何程序性的小修小补都难得投资人的欢心。 二、宏观调控的影响正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渗透,影响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预期。例如,对钢铁业的调控,就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电力、运输等。这些当然影响相关行业的市场定位判断。 三、宏观经济周期性的减速将降低大多数公司的盈利预期。我国的经济周期是政策调控性周期,伴随着宏观调控而来的一定是经济的减速期。在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周期关联性趋强的今天,公司业绩必然随之下降。 四、由历史原因导致的市场价值回归过程中的股价结构分化,表现为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下跌,这也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大概率事件。 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参与市场的各方拿出应对措施。 对市场监管当局而言,如何制定和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拿出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是关键。市场的制度性基础在困局下必须重构,否则市场的危机将不只是今日券商普遍面临的危机,而将会扩散到几乎所有的市场资金提供者。要看到,我们这个市场的问题要害不在于缺乏资金,而在于供给股票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解决之道不在于如今年所主要采取的扩大资金入市许可规模的政策,而在于在改善供给股票的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对宏观经济调控当局而言,如何在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适度的反周期调控措施更为关键。在经济周期表现出过热或过冷的苗头时,仍采取同向的经济政策是不适当的,反向调节或许才是宏观调控的艺术所在。 对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在衰退期寻找并加强企业的盈利保护十分重要,这或许比不上增长的神话令市场激动人心,但却给投资人更大的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该期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而言,如何在股价结构分化趋势中,坚守一贯理念、引导市场,创造财富效应、激活市场也十分重要。它要求国内机构投资者在学习海外理念时,也要根据国情形成并坚守自身的投资理念与策略。 总之,面对1300点以下的新环境,市场各方有必要冷静分析原因,在自身的层面找出应对措施,以共同推动市场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