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10月29日发表文章说,中国利率上调震动全球市场。
此举表明,北京正向着用市场手段控制经济的方向转变———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敦促北京政府这么做。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东说:“这是利率实现正常化的漫
长过程的开端。”
法新社10月28日报道说,此举降低了中国经济衰退的长期风险,更广义地说,这降低了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分析家们认为,作为亚洲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放慢中国经济步伐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利率。
日本《朝日新闻》10月30日报道说,中国宣布提高贷款和储蓄利息,这表明中国政府将在政策上,继续以严厉姿态对待经济过热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的方针:摸索通过经济政策提高市场性。
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29日发表文章说,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加息0.27个百分点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愿意利用市场力量而不是指令性措施来帮助操控一个更加缓慢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
《日本经济新闻》10月30日发表社论说,中国提高利率乃理所当然之举。
人民银行这一系列措施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目前的经济过热,而且还要通过利率弹性化来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因此是值得欢迎的。另外,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灵活运用利率政策之举将对世界经济有利。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30日报道说,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升息对亚洲经济长期来看,将是正面的影响。分析师指出,中国为了对增长过快的经济降温,升息0.27个百分点,这对中国和亚洲经济的成长将有重大影响。
日本时事社10月30日评论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提高标准利率的决定是一个闪电式的举动。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利率提高的幅度不大,对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有限,但此举却显示了中国政府要谋求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决心,同时也包含着要以此试探市场反应的目的。这次的决定表明了“中国要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