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瓷业子公司国光瓷厂挣扎在死亡线上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08:48 新京报 |
上市公司报表显示瓷业实现利润几千万元,核心子公司国光瓷厂日常开支都难为继 9月21日,已近中秋,但湖南醴陵的气温仍是十分炎热。位于花园庵270号的国光瓷厂门口,三五个商贩摆着地摊。而厂子的保卫室门口坐着几个职工也在懒散地闲聊。一切都显得异常的平静。 国光瓷厂的副厂长兼厂长助理郭鹏海告诉记者,由于资金紧张,现在的企业发展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果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企业就会死掉,话语中充满了紧迫感和压力。 总共投资一两千万元 尚有两千万社保缺口 据国光瓷厂内部人士称,位于醴陵市花园庵270号的国光瓷厂,是上市公司国光瓷业(资讯 行情 论坛)的核心公司,去年3000多人每人每月400元左右的工资,也多有难以拿出的时候。 但在上市公司国光瓷业财务报表上显示的瓷业实现的利润却有几千万元,其中原因多少让人难以理解。 据了解,目前国光瓷厂的生产全部是对外出口,国内的业务由于不赚钱早就停了。而雪上加霜的是与之合作多年的美国TSC公司由于自身原因也与公司停止了合作。幸运的是又有香港建谊公司看重国光的品牌而找上门来,并投入一笔不少的资金才不至于造成生产停滞的局面。 据了解,1999年国光瓷业以国光瓷厂为主体上市,募集的近1.9亿元资金却并没有在国光瓷厂投入多少,“鸿仪进来投药业、投其他的,但在国光瓷厂投资的却不并不多,总共也就一两千万元。”国光瓷厂的人士如此向记者抱怨。而位于国光瓷厂门口的11层办公楼,却据说被上市公司质押了三次。 “真的希望上市公司能够给一点钱。”郭鹏海不只一次的重复这样的话。据了解,公司目前尚有2000万元的职工社会保险缺口。 目前的国光瓷厂仍然是国有企业的模式,虽然被民营企业集团鸿仪系实际收购四年有余,但1000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等问题仍然在上市公司。 据了解,当初鸿仪收购国光瓷业时,并未就这些问题与株洲市政府达成任何解决的协议就匆匆进入,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符合正常的逻辑。 上市公司不关心 瓷厂内部谋自救 按照国光瓷厂内部人的说法,现在的上市公司对瓷厂并不关心。8月的一个会议,董事长陈旭光基本被变成了虚职,而新上任的总裁曾巧军“就开会来过一两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都在长沙鸿仪系总部海东青大厦,基本很少到醴陵去。 虽然上市公司不管,但国光瓷厂内部的员工并没有听天由命。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生存问题作一次改革的尝试。而这次改革的主导者正是郭鹏海。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国光瓷厂内部的员工正在忙着注册属于自己的公司。按照郭鹏海的设想,公司每个车间的职工都注册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与国光瓷厂和上市公司国光瓷业完全没有关系,然后瓷厂与各个车间职工注册的公司达成资产租赁协议,由各公司承包窑炉生产线。 郭鹏海坦言,这样作有两个好处,一是各个公司自负盈亏,员工能够自己开拓市场。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一旦上市公司由于资金问题资产遭到冻结或被转卖,员工可以保住自己的饭碗。因为在租赁协议中明确写明,如果资产转让给第三方,租赁协议也无条件有效。 “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通过。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员工成立公司的资金问题,我们的收入都很低,拿出这么多资金比较困难。” 据了解,此前曾有过一个计划并没有获得批准。国光瓷厂的20位管理层自然人计划出资60万元,上市公司国光瓷业由于没有资金,用瓷器出资140万元成立一家贸易公司,经营国光瓷厂的销售力图开拓市场,提高公司的效益。 本报记者 乔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