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艺术品市场 > 正文
 
上海某拍卖行“名家名作”无一真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20:37 新华网

  万元拍到赝品

  近日,读者朱先生向新民晚报热线反映,他来自浙江,在沪经商多年,业余喜欢收藏书画古玩。近日看到报纸广告,上海一家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书画拍卖,有众多近现代名家作品参拍,不管其名气多大,所有作品起拍价均为100元。他看了不禁心痒痒。拍卖会上,他一口气拍得7件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共付款1万多元。事后他兴致勃勃地拿出拍得的书画品请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朋友欣赏,谁知懂行的“一眼看穿”,7件拍品全是不值钱的赝品,窘得他灰头土脸。

  作伪手法拙劣

  拍卖会上赝品泛滥的情况并不少见。读者吴咏森来信说,一次他去参观书画拍品预展,偌大的展厅里陈列着数千幅书画,其中不少出自声名显赫的名家和大师之手,诸如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程十发等。让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拍品起拍价一律为150元。据说这些“名家作品”数百乃至数千元就能拍下来。仔细看了实物,不禁大失所望。吴先生说,如我这般普通书画爱好者,也能看出所谓“名家作品”,大部分是临摹、伪托、假造的赝品,而且有的造假手法十分拙劣。

  拍卖行说法拍品鉴定困难

  记者就朱先生拍到赝品一事与这家拍卖公司联系。公司张经理解释说,因参拍字画作品较多,他们无法保证所有拍品均为真迹。而按事前告知,应由买家在拍卖前自行对拍品真伪作鉴定。他已要求下属部门与买家联系,协商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众所周知,书画作品的真伪鉴别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即便行家里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要拍卖行对书画拍品实行担保,有点勉为其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拍卖行放任赝品横行的理由。不少业内人士坦承,冒充名家名作拍卖,成交率比较高,成交价也高,拍卖行因此赚取的佣金当然就水涨船高。只是长此以往,最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拍卖行业,势将自毁清白名声。

  记者手记整治需要良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买家如拍得赝品经常只能自咽苦果。因为很多拍卖行早已如前所说,拍品的真伪瑕疵均由买家自行鉴别,拍卖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也有拍卖行允许买家撤消交易退还钱款,但“门槛”却高得吓人。如规定,买家认为拍品是伪作,必须在取得拍品后两周内以书面形式向拍卖行提出,同时还要附上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书面鉴定意见,真是“难煞”众多买家!为保证书画拍卖市场健康发展,亟待有关部门拿出良策进行整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