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债竞赛战幕拉开 债市是否因此“贫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17:57 中国经济时报 | |||||||||
自去年底兴业银行以30亿元次级债券首开先河后,近来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已呈风起云涌之势。6月11日浦发银行公告称60亿元次级定期债务资金已于9日到账,14日招商银行也公告称由银监会批准的35亿元次级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光大、中信、华夏、交通等银行的次级债发行也正在进行或准备当中。更有消息表明,中行与建行在改制过程中以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的方案得到了
国务院的原则同意,6月29日,中行首笔100亿元公开发债计划已率先亮相。6月23日央行和银监会共同制定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公布实施,无疑是次级债正式启动的标志。 发债竞赛战幕拉开 “次级债不是近年才提起,很多银行早就开始设计了。”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李晟告诉记者,他曾参与过多家银行的次级债方案设计,并在很早以前,一些商业银行就已把发债方案报到央行,甚至国务院。“不管是国有、股份制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想发次级债,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根据《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并且经银监会批准,次级债券可以计入附属资本。 就次级债券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教授向记者表示,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很快,对资本金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越来越大,如何满足资本充足的需求呢?传统的途径一是利润留存,二是增资扩股。但很明显商业银行的利润有限,通过股市融资又因银行的资产巨大,只能满足部分需求,总的来说就是商业银行对资本金需求很大,但供给渠道有限,所以就出现了次级债券这一工具创新。 央行和银监会在就《管理办法》实施答记者问中进一步阐述了次级债券的现实意义:已被全球100多个国家采用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由普通股等项目构成,附属资本则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由于次级债券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因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球银行附属资本存量已从1988年的500亿美元上升至2003年的590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对发行次级债券的热情是自然而然的。尤其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有规模不小的发债计划,事实上它们之间的“发债竞赛”和“上市竞赛”是相关的。如最近中行新闻发言人透露,中行计划逐次发行总量400亿到500亿元的次级债,使资本金充足率在年内达到8%以上,建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建行将在下半年开始发行次级债,使资本充足率达到10%,上述两家银行的发债计划已得到国务院的原则同意。而工行在今年年初透露了准备在未来2至3年内发行1000亿元次级债的计划。据业内人士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总规模将达3000亿元。 债市不会因此“贫血” 根据《管理办法》,次级债券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募或私募发行,公募品种经央行核准即可在银行间市场直接交易,私募品种则允许在持有人之间进行内部转让。有业内人士认为,次级债券大规模发行和交易有可能给当前依然低迷的债市带来利空影响,原因一是直接的扩容压力,二是次级债券作为高息品种,其发行将使低息品种价格重新定位。北师大贺力平也认为,虽然次级债券利率较高,甚至已接近“垃圾债券”(就其种类而非就其发行主体而言),但由于中国债市的机构投资者数量有限,其将带来冲击应该是比较显见的。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研发部主任吴方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整个债市的走势应不会因为次级债这一新品种的登陆而出现“贫血”和大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是银行间债市的“服务商”,也正是次级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吴方伟认为,要预测债市走势应先对宏观经济进行理性的分析,目前宏观调控应该说初见成效,M2趋于合理,物价指数也开始趋稳,人们对升息的预期已减弱,虽说调控的效果总会有一个滞后期,但债市的稳定已是可以期待的了。而且主管部门也会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不会一下子“放”得太快,而是会逐步审慎地审批,对发债主体的自身条件也会有所要求。因此,次级债的利空效应是有限的。 吴方伟表示,国家能同意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本身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一方面它能解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它是继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之后的一个债券新品种,对债市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就其投资价值,吴方伟认为,因为次级债具有破产清偿时的次级性,风险较大,所以收益率也会较高。但作为发行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破产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次级债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品种,应该鼓励投资者理性地积极参与。同时吴方伟也认为,次级债毕竟有一定的风险性,不太适合个人投资者购买,而适合于成为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