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息了,拿什么拯救我的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 17:43 《科学投资》杂志 | ||||||||||
在负利率时代,面临财富缩水,个人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应该有哪些转变?怎样才能让手头的资金保值增值? “单身贵族”,也许很少挂心经常买的东西是否比原来贵了一点;但家庭主妇就一定会发现,柴米油盐,已经涨价了。两个月前一斤大米1.5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60元,看似仅仅1角钱的差价,实际上涨幅已经超过6%。如果把这个涨幅放到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品
如果再拿这个涨幅与银行利率相比,就意味着你在银行的存款正在面临通胀对它的“侵蚀”。如何分配非消费性收入,已成为居民在“负利率”时期的一个全新考题。 负息了,存款正在缩水 有资料显示,至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11万亿大关,达11.63万亿元。但事实上,百姓正在面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巨大差异。1996年以来实际存款利率为负数的情况首次出现,当前的经济社会正从低利率时代走向负利率时代。因为,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这个重要概念,决不能为我们所忽视。 CPI是指用来衡量居民购买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它通常是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核心观察指标之一。一般来说,CPI为负值,则显示有通货紧缩,反之则是通货膨胀。国际上通常认为CPI在0至1%之间为正常值。 2003年以前,我国的CPI同比增幅一直为负增长,从2003年1月开始由负转正,并在年末上升至3.2%。但最新的指数报告显示,正在上行的CPI骤然“拐”了个弯,今年2月仅仅上涨2.1%,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同比均上涨3.2%相比,涨幅突然回落1.1个百分点。不过,央行仍然预计,2004年全年CPI将上涨2-3%。 投资专家算了一笔帐,2003年以前,我国的物价指数同比增幅一直为负增长,对照当前的存款利率,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1.98%计算,考虑20%利息所得税的因素,实际利率为-1.616%(即1.98%×0.8-3.2%)。这意味着你将1万元存进银行,1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838元,162元就白白地“蒸发”了。即使以目前最长期限五年期存款利率2.79%计算,实际利率仍为-0.968%。存款越多,蒸发掉的钱越多。如果按-2%的实际利率计算,相当于每年大约有20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2004年2月24日,央行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滞后效应将在2004年得到集中释放,今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将上涨3%左右。有研究认为,这对于宏观微观经济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无论如何估计都是不过分的。一旦通货膨胀真的发生,损失最大的将是民众。而在商业银行改革呼吁宽松利率环境及人民币储蓄连创新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对媒体表示,近期没有计划提高利率。 一边是物价指数涨势已定,一边是央行表示暂不加息,银行存款遭受负利率侵蚀似乎已成定局。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财富的天敌,其对现金或存款形式的财富威胁、危害最大,也将侵蚀储蓄和债券这些消极投资的购买力。理财专家告诉我们,面对通胀压力增大的预期,将钱放在银行里已不合时宜。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拓宽理财思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积极投资,让钱生钱。 理财观念不变也得变 从现实角度讲,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应该怎么办?只有两条途径:消费或投资。 从消费方面来看,目前的情况显然并不乐观。零点公司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居民消费信心目前处于低位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低于小城镇和农村居民。调查还显示,超过六成的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持乐观评价,但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持乐观评价的人不足五成,认同目前是消费好时机的居民不到三成。 有关专家认为,城市居民的即期消费行为受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如就业不稳定和失业压力,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项社会福利淡出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在完善等。这些因素促使城市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了即期消费。此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出现差异化消费倾向:高收入者投资支出增长,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即期消费因为在社保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预期支出的增加而受到抑制。 此种情况下,投资领域怎么样呢? 投资领域专业人士普遍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热衷于储蓄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在积极理财、投资意识强的人的眼中,它却意味着赚钱时代的到来。百姓必须积极地调整理财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来抵御负利率。抵御负利率的手段有很多,如减少储蓄,多消费,甚至以理性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进行投资,如股票、房产等,因为你的投资收益越大,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负利率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负利率却无动于衷。 人们应该从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风险承受力和投资偏好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投资理财问题。例如一年以下的存款被称为“准货币”,它是应对日常支出的消费。而被理的“财”主要是指人们暂时不用的钱,经过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比较,更合理的安排财产。普通人可以选择投资低风险的基金产品和信托产品,高收入者可以投资股票类金融产品。总之,人们不要让存款成为惟一保存财产的方式,减少损失。 跑赢“负利率”的N种理财选择 炒汇、国债、基金、炒金、银行储蓄替代产品……到底哪一种方式才是渡我们过“负利率”河流的船? 外汇,投资新宠儿炒外汇,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对比数量庞大的股民,汇民可就少得多。作为一种个人投资方式,炒汇仍然算是一种新兴行当,然而由银行积极开发的一些外汇理财产品,又将这一投资方式带入了一个普及型阶段。有理财专家甚至断言,外汇必将成为中国老百姓青睐的又一投资品种。 据银行资深人士介绍,1998年,中国银行首家推出了针对个人的“外汇宝”交易,拉开了个人炒汇的大幕,但由于那时老百姓大多对外汇市场不熟悉,个人汇市交易一直处于“慢热”状态,直到2001年后,汇市才逐渐火爆起来。当时各商业银行更是借着这股东风竞相推出了“外汇宝”、“理财外汇宝”、“炒汇宝”等业务。而今天,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财方法,外汇理财成为各银行争相推介和争抢的一项拳头产品。外汇炒家也随之日渐增多,据悉,在汇民构成中,除了众多散户之外,已经涌现出了不少身家达数十、上百万美元、操作专业的大户。一笔几十万美元的交易,做成了也能赚个好几万美元,所以,外汇交易远不止民间流传的“赚把菜钱”那么简单。 投资分析:对比其他投资方式,外汇理财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判断的技术活儿,准入门槛较高。风云变幻的国际汇市对投资者心理也是一个考验,这正是炒汇不能像炒股那样普及的原因。但炒汇既能赚利差又能赚汇差的盈利能力,对投资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对比股市风险又相对小些,所以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为了扩大外汇理财的人群,各家银行也通过金融创新普及炒汇,如招行、建行、浦发行相继推出的保本金外汇理财品种,类似于结构性存款,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能获得银行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收益,还相对降低了外汇理财门槛,让更多老百姓能给自己的钱找个窝“生金蛋”。 黄金,买金正逢时作为贵金属,黄金本身的价值不用多说,而中国老百姓买金藏富、保值增值的习俗也已延续几千年。这在动荡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专家指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分析,黄金是一种兼有货币、金融商品和一般商品多重属性的商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避险工具。买黄金与买房子保值一样,在社会和金融秩序比较稳定的时期,它们的保值作用并不突出,但是当某些严重的突发事件,如金融危机、社会动荡、战争发生后,黄金的最终保障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此,投资黄金绝对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自从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我国黄金交易、投资渠道越来越规范。各种黄金投资品种,如生肖年贺岁金条、金银纪念币、小型投资金条等受到人们喜爱,对于已在上海率先开卖的“纸黄金”,更是让各地不少投资者暗中算计。随着政策出台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个人投资黄金的方法正逐步多样化。黄金这种传统的投资渠道将愈加顺畅。 投资分析:投资黄金一样有风险。虽然这段时间黄金价格猛涨,但比起上个世纪80年代仍是差了一半,那时的金价一盎司甚至达到了800多美元,由此可见,黄金也曾经历过大跌,未来也可能会跌。但从目前来看,黄金仍处于上升阶段,可谓投资正当时。 储蓄,替代产品“安全”新选择当存钱的利息越来越缺乏吸引力的时候,走进银行,“储蓄替代型产品”也许是一个可以吸引眼球的卖点。这个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还很陌生,但它的收益肯定是要比“利息”高。当然,这种方式的“投资”不可能带来像炒股一样“暴富”的机会。 其实,对老百姓储蓄存款的逐年见涨,国家一直在想办法加以改变,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资品种、鼓励消费等招术层出不穷。 今年2月1日,在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九点意见》中,明确提出“研究开发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对此,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这个新鲜词儿又扩大到了“储蓄替代型投资品种”的更大范围。 何谓“储蓄替代型投资品种”呢?据银行人士介绍,这通常指的是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主要特点是高流动性、低收益、低风险,但其收益率肯定高于存款利率。在我国目前比较少,就是国债和有限的几只基金,如保本型投资基金、准货币市场基金等。在国外则很多,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大额存单、商业承兑汇票投资等,但这些业务在我国目前还不能做。 国务院“九条意见”出台后,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开发投资品种。比如广发银行已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储蓄替代型投资品种“薪加薪”业务,主要是集合该行储户的钱,通过证券公司投资于国债回购,由于国债回购成本不能低于1.62%,因此这种投资的预期平均收益率在2%,高于一年定期1.98%,并且当月即可分红。 投资分析:银行理财专家表示,“储蓄替代型产品”投资风险小,可以保证本金安全,流动性高,可以像存款一样随用随支取。随着品种的完善,还能扩大到保险、信托等领域,与证券市场产品相融合,那时收益率可能达到5%-6%,适合对投资风险控制要求较高的保守型投资人,但收益率相对也较低。 国债,交易所也卖除了存款,国债是为数不多、深入百姓心的另一投资渠道。但让专家纳闷的是,在银行国债热销的同时,交易所国债却拥趸甚少。专家说,“普通老百姓完全可以在交易所买到比银行收益更高、期限更短的国债。” 据了解,目前在交易所的国债市场上,许多国债都跌破了面值,年收益率超过4%的品种已达11只(一共有21只国债在交易所交易),但其交易价格仍在下跌。甚至跨市场发行的记账式国债招标顺利结束,也未能刺激交易所国债走好。国债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值得投资者高度重视。 投资分析:前不久在银行间发售的三年期国债,其年收益率只有2.65%,五年期的年利率也只有2.85%。由于通胀的预期不断增强,加息的预期也在提高,现在买入五年期国债不但会丧失其它投资机会,更可能令通胀的预期值形成实际上的负收益。许多老百姓只知道国债兑付有保证,而不加思索地追捧银行销售的国债,实际上非常不合算。因为许多机构投资者为寻求更高的收益在交易所不断抛出国债,导致国债价格不断下跌,从而使持有到期后的收益不断提高。老百姓完全可以在交易所买到比银行收益更高、期限更短的国债。 基金,大热之中留清醒在股市向好和存款“不划算”的声浪中,基金成为各路投资渠道中的“黑马”。在回报不俗的同时,各只基金频报“热销”。但“高风险高回报”的游戏规则同样适用于基金,在基金的大热中投资者还是要留几分清醒。 除了股票型基金受到热捧之外,货币型基金也被众多投资者看好,银河银泰理财分红基金销量超过了20亿,足以证明基金已日益成为广大投资者重视的理财工具。 来自基金公司的统计更加说明问题。在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131亿销售份额的构成中,个人投资者的贡献超过了百亿,占到了八成以上。其开户数达到了22万户左右,创下了开放式基金发行的新高。银华保本基金及银泰理财分红基金更是声称其基金持有人中,90%以上是个人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之所以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与开放式基金去年以来取得的良好的理财业绩有着莫大的关系。近期刚刚推出分红计划的银华优势企业基金,每10份基金单位派发现金红利0.85元,加上此前四次分红的0.85元,该基金累计每10份基金单位分红1.7元,累计分红收益率达17%,刷新了两项全国基金的分红纪录:单次分红和累计分红均居所有开放式基金第一。其业绩折合成年收益高达24.96%。 另一个分红者是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成立仅一年零四个月,已累计分红两次。近期该基金按每10份基金单位派发现金红利0.5元实行第三次分红。 春节后才正式成立的泰信现金收益也在3月10日第一次结转分红余额,每10万份基金可分得150份基金。 更有意思的是华夏回报基金,该基金标榜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98%为基准,只要基金超过这个收益就对持有人分红。结果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已4次向持有人派发了1.98%的红利,取得了超过同期银行存款收益8倍的成绩。就算是不分红的博时价值成长,由于其累计净值已达1.32元左右,其成立时买入的投资者也获得了近30%的投资收益。 投资分析:基金与其它任何投资一样,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活动。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一些股票型基金在股市走好之时,确实会取得比较好的收益,但由于国内证券市场没有卖空的避险工具,在股市下跌时,要想取得理想的回报很难。一些债券型基金由于通胀以及加息的预期,价格不断下跌,因而其收益表现就很不理想。所以投资者要对各种类型的基金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一个较全面认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