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健康险“花样年华”似流水 大限即将到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20日 11:08 中国经济时报 | |||
中国保监会一纸通知结束了“分红健康险”的市场寿命,10月1日,附加分红功能的健康险大限之日即将来临—— -本报记者 李庆华 在“分红健康险将被叫停”的传言纷纷扬扬地传了几个月之后,6月19日,中国保监会 分红健康险 曾占49.8%市场份额 从2000年上市开始,附加分红功能的分红健康险即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险种、各寿险公司的主力产品。2002年,分红健康险占据了人身险49.8%的市场份额。 此次叫停,监管部门的说法有四:一、健康保险风险大,管理复杂,加上分红的因素之后管理难度更大,不利于公司风险控制;二、健康保险主要的功能是保障,价值增值的功能不强,消费者购买健康保险应当着眼于其保障功能;三、停办分红健康保险,开发非分红健康保险有利于促进健康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意;四、国外没有分红健康保险,中国的所有外资公司也没有开办分红健康保险。 此前不久,保监会出台《人身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分红健康险即将停售的相关政策即已明确。《精算规定》第一部分“适用范围”明确规定“分红保险可以采取终身寿险、两全保险或年金保险的形式。保险公司不得将其他产品形式设计为分红保险”,未将疾病医疗类产品列入分红险。根据该规定,分红健康险退出市场的时间原本定在7月1日。 健康险产品回归保障功能 关于分红健康险退市原因,保监会人身险部负责人曾表示,健康险产品强调的主要是一种保障功能,本身并没有什么保单价值积累的功能。而分红产品的初衷是比较注重保单价值积累,主要的红利来自于保单价值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利差。健康险产品引入分红概念,加大了这类产品的管理难度,能分配的红利有限,不利于健康保险的规范发展。 产品复杂、管理难度较大、风险较大显然是停办分红健康险的主因。业内人士认为,分红健康险此次被叫停主要是为了控制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另一方面,停售分红健康险符合国际惯例,也可促使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回归保障功能。 由于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分红健康险的价格要普遍高于传统的保障型健康险。去年底以来,由于营销员开展业务时的误导行为以及保险投资收益率下降等原因,一度大行其道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备受指责。 年初,在市场风传分红健康险将停售的消息时,一些保险公司就开始陆续推出替代产品,注重保障功能的健康险产品重新占据市场。平安人寿早在年初就推出了四款非分红型健康险。相比较而言,非分红健康险产品因保费支出不高、保障功能也类似于即将停办的分红健康保险产品而被认为更实惠、更适合普通消费者。 目前,市场上热销的非分红健康险产品包括:太平洋人寿的“太平盛世·万全重大疾病保险”,平安人寿的“平安康盛重大疾病保险”和“平安康顺重大疾病保险”,泰康的“泰康生命关爱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太平的“谊康长期健康保险”和“怡康长期健康保险”等等。 据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提前停售分红健康险产品,太平洋人寿5月22日就不再卖分红健康保险,还有一些公司计划于7月1日停售。受“非典”影响,个别公司停售时间要推迟一些。已购买了分红健康险的客户,今后的保险利益不会因停售受到影响。 原分红健康险 仍按保单约定执行 监管部门明确,分红健康险停售之后,保险公司将不再签发新的分红健康保险保单,但不影响原先签发的保单。消费者已经购买的分红健康险,仍按原保单约定执行。此外,作为分红保险众多品种之一,分红健康险的退出将不会影响其他具有分红功能的险种继续销售。这意味着目前占市场绝大多数的寿险分红产品仍然可以销售。 可以预料的是,分红健康险退市后,保险市场上健康险产品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保障功能,健康险将向纯保障型回归。联系到“非典”期间人们对保险产品保障价值的发现,或许,2003年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保险产品之保障功能的回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