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企业争先投资外埠 其中原因何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8日 13:20 京华时报 | ||
作者:张见悦 在大笔资本冲着奥运商机而涌向北京的同时,北京的工业资本从去年开始加紧对外扩张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北京市工业企业向境外投资12项,为5年来之最,投资总额6800万美元。与此同时,去年北京工业企业向外埠投资26项,投资16.8亿元。在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诱惑下,北京工业资本正以每个月1.5亿左右的速度出走。 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去年以来北京工业企业争先往外埠投资呢?市经委经协办负责调研工业企业对外埠扩张的赵炎培认为,实现低成本扩张是企业投资外埠的首要动因。赵炎培分析,企业到外埠投资大多采用合资的合作方式,投入较少的资本便可以控制相当规模的企业,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燕京在投资1亿购进“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的38.4%股份时,便已经凭借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实际上控制了“漓泉”,并将其更名为“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一下子增加了25万吨产能。在经历多年积累之后,北京工业企业开始图谋全国市场,赵炎培认为,抢占当地市场是推动产业资本外移的第二个重要动力。去年一年,同仁堂投入2100万,先后在合肥、青岛、泉州、厦门、长春等地开分号,从而直接进入当地市场;相比之下,燕京的手法更加高明,在控制“漓泉”的同时,也拿下了广西75%以上的啤酒市场。第三个原因,还有部分企业外迁与其生产设备不适应北京市发展要求有关。去年从北京城区搬出的40多家企业中便有部分直接离开了北京,前往其他省市寻求发展,首钢也在去年开始将200万吨钢铁产能迁往了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