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快乐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 17:21 《科学投资》杂志

  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把握不住参照群体而不能获得满足,进而不能获得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满足又从何谈起?

  有钱不一定快乐

  当把赚钱和快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马上想到了经济学家黄有光的一本书《经济与
快乐》。在书中,黄有光教授说,“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增加人们的快乐,则经济增长并不重要,如何增加快乐才重要。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增加快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已有的经验事实来看,总体而言,人均收入高的国家的人比人均收入低的国家的人快乐,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快乐。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增长应该能够使人快乐。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却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当然地增加快乐。黄有光教授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和印度。新加坡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82倍多,以购买力水平折算也有16倍,但这两个国家的人的快乐水平是一样的,而且比人均收入水平更高的日本人的快乐水平要高出许多。

  第二个例子是美国的历史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今天,美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以后,实际增长了1.5倍,但快乐水平并没有什么变化,自认为快乐的人始终只占30%左右,平均快乐水平总是徘徊在72%左右。因此,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未必增加快乐。

  如果更加有钱不能增加人的快乐,那么什么能够增加人的快乐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哪些因素与快乐有关。

  既有的研究表明,婚姻、宗教信仰、受环境影响的个性、成就等都与快乐有关。在美国,已婚者自认为快乐的比例远远高于未婚者;有宗教信仰的人,无论信仰什么宗教,自认为快乐的比例远远高于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天性豁达的人自认为快乐的比例高于其他性格的人;有成就的人自认为快乐的比例高于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既有的研究同时也指出,尽管高收入并不一定能够增加人的快乐,但是失业和没有收入却能减少人的快乐;还有,性别和快乐水平差异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尽管如此,即使把所有可以观察的客观因素综合起来,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等,也只能够解释快乐的20%。换句话说,人的快乐水平只有20%与这些因素有关,另有80%我们还没有找到解释的途径。

  快乐是暂时的愉悦

  经济学家的分析只是告诉我们快乐与哪些因素有关,解释的是快乐与一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学家没有说明什么因素能够导致快乐。而要揭示导致快乐的原因,我们必须花一些笔墨来解释什么是快乐。

  早在18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就指出,人类总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为了说明快乐,边沁还将快乐进行了细分,类型多达14种,包括:感官(sense)的快乐,财富(wealth)的快乐,技艺(skill)的快乐,和睦(amity)的快乐,声誉(a good name)的快乐,权力(power)的快乐,虔敬(piety)的快乐,行善(benevolence)的快乐,作恶(malevolence)的快乐,记忆(memory)的快乐,想象(imagination)的快乐,期待(expectation)的快乐,交往(association)的快乐,减除痛苦(relief)的快乐。

  尽管今天来看,边沁的分类有些离谱,因为按照边沁的细分,快乐远不止14种之多,但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边沁希望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快乐是一种因其他因素的作用让人获得的一种愉悦。

  让我们回到中文吧,我想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更真切的体验。《说文》对“快”的解释是:“快,喜也,从心。”从古到今,人们对“乐”的理解并没有特别的改变,“乐”是一种状态,表示“喜悦、愉快”。把两个字放在一起,说的是人从心里涌出的“喜悦”。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始终处于这样的状态,人们会做何评价?“那一定是一个傻子!”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中,对于“快乐”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约束变量,那就是时间。为此,还是让我们来温习一下钱钟书先生的短文《论快乐》。钱先生也是从词源入手,但他用的西文。在法文中,快乐和中文一样,也是两个词的组合,但强调的维度完全不同,中文强调的是状态,法文强调的是时间,快乐就是“好”和“钟点”(bonheur),快乐只是个把钟点的玩意儿。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只有在有朋友从远方来的时候,才有快乐。显然,朋友没有长住,如果长住了,孔子也不会说“不亦乐乎”了,因为《增广贤文》中另有一句妙语,“相逢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在这样的意义上,尽管人类可以有永远的快乐,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快乐在永远只是瞬间。

  满足是快乐的自变量

  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这永远的瞬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再简要地读一遍前面的四个案例好了。

  同立德案例中的李冰凌在店面开业的第一天是快乐的。原因是,对于开店,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开业的第一天,她接到了7双鞋的订单,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为此,她在丈夫面前好一阵炫耀。在经历了裂变、拮据之后,李冰凌感受到了被员工抛弃的痛苦,对她而言,能够维持既有格局,能够维持有闲的状况,她由此感受到了亲友的帮助、员工的理解,“我觉得自己是幸运和满足的”,进而获得了心灵的体验:快乐。

  流行舍案例中的张乔在店面开业的第一天也是快乐的。原因和同立德案例一样,在小店开业的第一天里,就有三位顾客买走她的衣服,赚了近200元钱。在经历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之后,张乔也满足了,“我的两个店加起来也不算大,但是我觉得足够了。”

  魔术用品店案例中的张子丹的快乐要多一些:琢磨通一个魔术的技巧时他是快乐的,为顾客当众表演成功的时候是快乐的,赚得一笔钱的时候也是快乐的。这些都是他曾经的梦想,实现梦想的时候,他快乐。

  当一个人进入不惑之年仍然快乐,大概都不会超越食草堂案例中的牛合印太远。在他体验了当兵、上大学、做医生、做记者等各种职业之后,所得到的体会是“人是很奇怪的,不是有饭吃、有房子住就满足了,他可能有别人难以理解的梦想和目标,这样做他才快乐。”而在经历“破产”、婚变、流落之后,他再次体验到,“等我的手工艺皮艺制作被众人接受的时候,我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成就感,这是目标得以实现带来的快乐。”

  这四个案例虽然各具特色,但正如编者所说,他们都是在赚取金钱的同时赚取了快乐。

  这不是与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相悖了吗?要解释这个矛盾,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四个案例的主人的快乐虽然有赚钱的因素,但不完全是从赚钱中来的。在快乐与赚钱之间还有一个变量,那就是“满足”。换句话说,这里的四个人并不是因为赚了钱而快乐,而是因为赚钱满足了他们另外某些目标,从而使得他们得到各种暂时的快乐。

  选择是满足的前提

  对许多人而言,满足是一种感受,但对社会学家而言,他们宁愿把“满足”当作一种选择,因为在任何社会中,“满足”都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个人选择性感受。

  举一个简单例子。有两个人曾经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在他们高中毕业10年以后再次见面的时候,一个人是《科学投资》四个案例中的一位。他们同学的时候,案例中的这位学习成绩总是好于另一位,而另一个人现在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却比他(她)高出许多,在他们见面并谈及彼此状况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还会快乐吗?答案是清楚的,“不快乐”。尽管回到店里以后,几天甚至很长的时间都会不快乐;但是,只要他(她)继续用原来的思路看待自己的行为,就会因为生意中的任何满足而找回快乐。为什么?

  这里牵涉到了两个问题。第一,快乐的社会性。老同学再次见面的时候他(她)不快乐,是因为快乐还有另外一个属性,那就是快乐是社会性的。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的参照群体理论指出,人们对自己生活好坏的评价,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愿意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满足”的获得不是通过自我反省产生的,而是通过和周围的人比较产生的。当被比较的参照系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的感受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满足来自于比较,基于满足的快乐同样来自于比较。

  第二,比较是选择性的。举一个来自日常生活的例子。人们常常会抱怨,在社会学家看来,“抱怨”是“不满足”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解决抱怨的常用办法就是劝解人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告诉人们要“知足”。同样,在社会学家看来,这样的解决之道就是改变人们进行比较的参照群体。也就是说,参照群体是可以选择的。既然参照群体是可以选择的,满足也是可以选择的,进而快乐也是可以选择的。

  选择快乐

  问题是,既然快乐是可以选择的,这就意味着痛苦也是可以选择的,为什么有人选择快乐、有人选择痛苦呢?难道那些选择痛苦的人偏爱痛苦?的确,经济学家把这样的现象归结到了个人偏好!但社会学家却认为,这是个人决策的结果。

  四个案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进入现在的状况之前,都有决策的过程。譬如李冰凌在考虑是否放弃代销服务的时候,就有多种选择,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牛合印在考虑自己的爱好和家庭的时候,选择了爱好!但是,这样的选择绝不是经济学家的“偏好”就能够完全解释的,选择事实上也是受社会条件约束的。任何人在任何情景下的选择性行为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1)可用的备选方案;(2)对备选方案的了解程度;(3)个人偏好。

  第一个要素“可用的备选方案”更多的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就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各种备选方案,包括人们的消费选择;再如,累进税收制度也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各种备用方案,包括社会公益选择。

  在第一个要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个人决策虽然也涉及环境的影响,但更多是受到个人判断力的影响。所谓判断力,就是判断(1)什么是可用的备选方案和(2)备选方案各自携带的信息的能力。

  问题是,恰巧在这一点上,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换句话说,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差异的来源就是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知识。李冰凌来自于鞋厂,对鞋的知识比一般人丰富,在鞋的制作方面,她具有比普通人更加准确的判断力,所以,她能够很快找到好的师傅。但是,对市场她并不了解,缺乏判断力;对管理,她也缺乏了解,缺乏判断力,以至于在员工出走时她措手不及。其他的三个案例,也具有同样的道理。

  还必须说明的是,对决策行为的研究表明,没有人能够知晓所有的备选方案,也没有人能够对备选方案有彻底的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决策都不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中,人们的理性总是有限度的。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即使有可能使得人们获得所有的备选方案和彻底了解备选方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不是把所有可用的方案都拿来比较之后再做决策,而往往是在“差不多”状况下就进行了决策,也就是说人们对方案的选择也表现为“满足”原则。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

  快乐是精神的花朵,尽管常谢,但也常开。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把握不住参照群体而不能获得满足,进而不能获得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满足又从何谈起?人的需要从社会中来,也从社会那里获得满足。在这个意义上,快乐是永久的。

  了解社会,才能从平凡的满足中获得快乐。《科学投资》四个案例更深层的启示,大概如此。(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窗口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郭富城] 掌纹
[梁朝伟] 无间道
[梁咏琪] 高妹正传
[和弦] 女人尖叫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购买倒计时 早买早收益

企 业 黄 页
在线商机
买:救护车招标公告
卖:立体仓储货架
企业推荐
宁波培罗成集团公司
天津双剑台球呢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热招
   财务包装资本陷阱
   中医药专治牛皮癣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