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观点

宏观
市场
经营

>>> 观点 / 电子商务 / 内容



文摘:电子商务不能承受购买力之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16日 08:572000年05月16日 08:57 北京晨报

  早期网民没有购买力?

  在最近一次电子商务会展上,某位电子商务网站CEO在阐述电子商务前景时定义的早期网民所诞生的那一段岁月我也是经历过的。同样,我认为他说得不错,这期间产生的不算太庞大的网民人群的确是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兴趣多过购买力。对那些被描述为缺乏实际购买力的网民,这位CEO看来是倾向于忽略,至少是在他们的兴趣还和购买力挂不上钩的时候。他接下来说,电子商务或更具体地说是BtoC要寄希望于更多的后来上网的——那些有购买力的网民。

  他的话实在太明白易懂了,中国电信就一直是这么做的。不过也许叫那些上网上得早的网民心里堵得慌。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电信早期的客户购买力更强,他们能够忍受高达5000元的电话初装费,现在有这样强的购买力的用户哪儿去找啊!网民上网的情形其实也如出一辙,说早期的网民消费力不强简直是玩笑,现在大概只有四星级以上提供上网服务的宾馆才敢向前来上网的客人每小时收费30元吧!而这个价格被中国早期的网民们一直忍受到1998年年初。即使到后来电信互联网资费下调后,在BBS上或是聊天室里还是经常看到有人痛苦地惨叫:天呐,这个月的电话费又上千了……这是缺乏购买力的表现吗?当然还是的,毕竟愿意花5000元初装电话的人不多,上网上到电话费上千(另外还有几乎等额的网络使用费)的人也不多。虽然他们为电信网的铺设,中文网络的从无到有到信息丰富做出了巨大的奉献:金钱、汗水、头脑、辛劳;而电信商人们现在却成了这个网络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他们讨论BtoB、BtoC的时候,好像这个网络从来就在这儿存在着,他们因为有钱,就成了国王。

  你到底有没有购买力

  付出了高初装费的电话用户曾经讨论过他们付给电信的初装费算不算投资入股的问题,这在中国电信面前不过是个伪问题而已,在网络经济方面更是如此。为中文网络的建设付出过的网民们没法取得电子商务公司的股份;他们创造的价值体现在当一个互联网的商务公司突然觉得自己的业务美轮美奂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不过是因为自己无偿地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在道义上他们应该对网民们心怀感激,行事上应该谦恭些,商业运作上更加融入到中文网络建设中去。搜狐就是这样走红的。

  但现在网民们在某些电子商务的精英眼中甚至连客体的地位都不再是主流的了。从CEO们的角度来说,他们追逐注意力的战争已经转到网外人群的身上。现在是一鸟在手不如十鸟在林的时代了,一只鸟的消费能力实在太过有限,而他们所知道的世界是如此得大,以致现在根本不必把正在做的服务做得太好,注意细节于规模是有害的;在网民的角度来说,网络现在“经济”了,包括他们自己在内,都成了商人们的新大陆。在这块新大陆上,商业毫无限度地侵入到每个人的私生活中,行事不再有起码的温情。判断一个人最为直截了当的标准就是:你是“有购买力的”,还是“没有购买力的”?

  这多少叫人心寒,当网民们忙着用星星来点缀天空,使我们的中文网络变得更美更丰富的时候,电子商务的从业者却把交易(而非商业)的原则在互联网上贯彻到底而不加掩饰。他们把网络彻底变成一种购物方式,在上面可以买到多数在你家附近的商店里就可以买到的东西;他们用各种举动圈定各自的地盘;他们宣称吸引住了你的眼球,而同样的傻瓜还有几百万;他们用你的注意力去套现卖钱;他们说他们至今销售额不济是因为你没有买几本书、一个小电器的购买力。作为爱这个网络的网民,你怎么能对他们不心存反感,就算你的好奇心仍在,尝试了一次网上购物;但是,你还会第二次向他们发出定单吗?

  电子商务的购买力总在未来

  所以,前面提到的这位CEO的结论是很有道理的,现在这批网民虽然在习惯上、技术上电子商务一把都已没有什么障碍,但他们的“购买力”却实在很成问题。电子商务既然要这样做下去,把眼光移开,去谈论未来的上网人群就是希望之惟一所系了。文互



>>> 观点 / 电子商务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