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专题

中国加入世贸专题
电子商务
一元钱注册当老板
99年报视点
99年报全文

>>> 专题 / 电子商务 / 内容



电子商务等待自己的法制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28日 13:41 中国经营报

  “我们就像在踢一场没有比赛规则的球赛,不知道自己哪个动作可能是犯规的,也不知道下一个踢进的球算不算。” 一个电子商务企业的老总在谈到电子商务目前面临的政策环境时,做了上述比喻。

  当一个新兴的经济现象在迅速膨胀的时候,相关法规的出台一般来说很难跟上它膨胀的速度。但当中国的网民数量即 将突破1000万,具备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准备吹响市场冲锋号的时候,这些企业对相关法规的滞后显然已经焦虑不安了。

  然而种种迹象可能缓解这些企业的不安。在刚刚结束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容,表明我国政府对该领域发展的重视;此外,有人大代表提交议案,促请立法机构制定“电子商务 法”。

  电子商务法企业不愿再等了

  今年年初,雅宝竞价网因在网上拍卖3721黄金中文网址而与赛诺爱网站产生严重争执,虽然事后双方“和平”解 决了争端,但雅宝老总苏启强仍表示,如果相关法规不出台,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是免不了要产生冲突。

  事实上,相关法规滞后已和物流、网上支付被一同列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种状况,在此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张仲礼和王文京先后提出了“呼吁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张仲礼在议 案中表示,全球化信息浪潮正迅猛推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更快捷、准确的交易形式,也在中国全面开展。目前亟须为电子商 务的发展创造适应的法律环境。

  此外,人大代表王文京也提交了题为“加快电子商务立法,促进互联网业发展”的议案。王文京表示,这份议案在提 交前征求了中关村“网络精英”们的意见,连材料也是他们提供的。王文京说,提交电子商务立法的议案是众多互联网从业者 的强烈要求,因为他们已经发展到需要法律来保护他们的时候了。而从相反的角度来说,这种法律需求也表明了中国的互联网 企业已经发展到“比较实质的阶段”了。

  根据规定,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提出,议案内容即纳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已经站到了立法 机构的门槛前。

  电子商务要立哪些法?

  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会覆盖哪些内容,但依照国际惯例,它不会避过以下几点:

  1.税收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特点,给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带来困难,因而引起了改革传统税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财政税 收利益的课题。

  2.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

  电子商务方式是由买卖双方通过电子数据传递实现的,其合同的订立与传统商务合同的订立有许多不同之处,因而需 要对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作出相应的法律调整。联合国贸法会1996年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承认自动订立的合同中要 约和承诺的效力,肯定数据电文的可接受性和证据力,对数据电文的发生和收到的时间及数据电文的收发地点等一系列问题均 作了示范规定,为电子商务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为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提供了范本。

  3.安全与保密

  在电子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安全和保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已先后制订了一些规定 ,以保障网络传输的安全可靠性。

  4.知识产权

  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使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挑战,对版权、专利、商标、域名等知识产 权的保护成为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法的突出问题。

  5.隐私权保护

  满足消费者在保护个人资料和隐私方面的愿望是构建电子商务框架必须考虑的问题。欧盟1998年10月生效的《 欧盟隐私保护指令》对网上贸易涉及的敏感性资料及个人数据给予法律保护,对违规行为追究责任。最近,世界互联网大会通 过了保护隐私技术。这些均体现了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要求。

  6.电子支付

  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必然会涉及到支付。电子支付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点。电子支付的产生使货币有形流 动转变为无形的信用信息在网上流动,因而将对商务活动与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电子商务立法确实有许多难处。首 先,由于电子商务是无国界的,通过网络可以在瞬间内达到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法律法规千差万别,协调成了大难题。其次 ,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常常以月计,而立法程序相对较慢,很难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而且 ,目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公司法等,都是建立在传统的有形商业之上的,于无 形的“网络经济”并不完全适用。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需要一个探讨和完善的过程。



>>> 专题 / 电子商务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