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市场

市场分析
市场动态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金融:中国金融业如何面对“入世”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22日 08:43 上海证券报

  中美日前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向WTO迈进了重要一步。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是“ 入世”谈判的重点,“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积极意义何在,中国金融业又将如何面对伴随而来的机遇和挑战?

  开放: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院长、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汉民教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中国“入世”取得重大进展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融合的时日已经到来。而上海要建成国 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必须与国际规制相融合。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确立,不仅仅在于金融交易的数量,金融工具的品种, 更在于金融的开放度和金融的规范性。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7年12月13日通过了『金融服务总协定』,这一协定将 金融服务分为四个大类:一、证券;二、银行;三、保险;四、金融信息。应该说,在这四大类,我国都具有了相应的开放度 。在进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业会有一个必要的调整,可能会失去一点市场,会失去一点优势,但相信中国金融业一定会迎头 赶上的。

  银行业:机遇和对策  那么,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积极影响在哪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银行学院院长潘英丽 教授归结为五个方面。第一,可以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对利率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都会产生外部的推动力。第二, 可以引入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金融业竞争,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可以引入国外金融创新的技术和产 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第四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第五,可以促进政府加强对金融的 监管,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方面及资本流动管理方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开放的趋势和目标已定,金融业也感到了 一定的压力。潘英丽教授为此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在过渡时期的应对策略。首先,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应该先于对外开放。今后应 对国内非国有资本开放,允许开办更多的民办银行,或让股份制银行通过上市把股权社会化,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通过国内银行竞争来提高整体对外竞争的能力。要改革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完全按市场化来运作。

  证券业:促进作用深远  加入WTO把中国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之中,今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势头将不可逆转。虽然 从时间表看,在5年内还不会开放A股市场,但对于中国证券业来说,无非就是有比银行业更长的过渡期,“入世”对证券业 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有着深远的促进作用。  潘英丽教授指出,要加入WTO,就要求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要 在市场深度和广度、市场效率(市场流动性高低、交易成本高低、市场透明度和信息传递速度), 市场的自由度(货币可兑 换性、税收高低、汇率和利率灵活性)以及规范化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证券业也有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问题。目前我国证券业不适应对外开放,突出的问题是大券商缺少活力 ,体制较僵化;而小券商实力较弱,还存在无序竞争,内部管理较差等问题。因此证券业还有待于在所有制上进行股份制改革 ,按市场化原则来进行兼并收购;在运作机制上与国际接轨,从而有效提高竞争能力。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