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北京财政不再分级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14日 13:11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财政局获悉,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新的财政体制,至此,多年来财政分级管理模式被打 破。

  以前,北京市实行的是财政收入分级管理的体制,即市与区县政府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税收范围,市级所属企业税收 归为市级收入;区县级所属企业税收划归为区县级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不断壮大,全市经济发 展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区域结构的调整,而财 政收入的分级管理体制已有碍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协调。

  据有关人士介绍,这次北京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按照市与区县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 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市级税、区县税和市与区县共享税;科学核定区县要求,保证财政公共 服务的基本需要;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县间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财政负担的差异;提高市和区县预算管理 水平,强化各级政府预算的硬约束。

  具体为:第一,收入彻底分税。将税种按属地原则和同经济发展相关的程度,划分为市级税、区县税和市与区县共享 税。将增值税地方部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划为市与区县共 享税。

  第二,保证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本的事业发展经费。这次财政体制改革用规范的核定办 法,确定了基本需求,对财力水平低于基本需求标准的区县给予补足,对财力水平高于基本需求标准的区县不予扣减,确立了 一个既能满足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又能激励经济发展的财力基数。

  第三,事权财权下移。将原由市级承担的用于区县的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权,以及市政设施、环卫、园 林绿化等市场管理方面的财权进行调整下移,由它们自行分配。

  第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对上解区县的上缴额和返还区县的返还额实行奖惩,从而调动两类区县增收的积极性。调 节机制是一个保险机制,是在18个区县间内部建立的一个收入调节稳定器,取之于区县用之于区县,其目的是降低某个区县 由于非正常因素而产生的属地内税收陡减给区县财政平衡造成的波动,规避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市实行新的财政体制,将彻底打破财政收入的分级管理,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 兼并、重组和联合;使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实现合理配置;减少在企业隶属关系和经济性质划分上过多的纠缠,有效避免收入混 库的现象;避免财政资金使用上的重复、低效率等。

  同时,实行财政新体制,将调节北京市区县间财力差距,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均衡的财力基础,在一定程 度上矫正了市场机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不完善格局,避免了不同区域间的财力悬殊。记者杨明炜北京报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