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文摘:微软王国面临解体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30日 08:09 和讯中金网

  比尔·盖茨暗示有可能拆散微软公司   我们对任何形式的解决办法都是认真的我们将采取务实的态度来解决 官司 ,几天前,国际IT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Comdex电脑展刚刚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揭开序幕。说是狂欢节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类各路诸侯云集的盛会更多地带有“华山论剑”的味道。正因为如此,本次展览的开幕式才特地请来 了IT界的“龙头老大”、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担任主持,以收一统江湖之效。在全球2000余家电脑厂商面前,44 岁的比尔·盖茨看起来风采依然不减当年。不过,和IT界各路诸侯们兴高采烈的表情相比,盖茨的赌城之行显得有些低调, 他在主持完开幕式后就匆匆离去,只留下他的同事巴尔莫向人们介绍将于明年2月17日上市的“视窗2000”操作系统软 件。

  没多久,IT界就传出了微软有可能被分解成几家公司的消息。曾经“挟视窗以令诸侯”的微软公司,难道真的 就要走向分崩离析了吗?

  ■“可怜的比尔”

  “可怜的比尔”———自从地方法官杰克逊于本月初裁决微软确实存在市场垄断行为之后,美国《时代》周刊曾 经用这样的字眼来感叹盖茨的不幸遭遇。

  “可怜的比尔”最近日子确实不大好过:除了一直被美国司法部和19个州的法官们死死咬住不放外,加州数百 万视窗用户最近又联合起诉微软,指控它利用市场垄断地位出售视窗软件。在盖茨与法律的漫长竞走过程中,加州数百万视窗 用户的觉醒是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一旦获胜,微软将从此官司缠身,永无宁日。

  对于盖茨的遭遇,美国新闻界的反应似乎有些复杂:《时代》周刊一方面用“可怜的比尔”这样的字眼来表达心 中的不安,而另一方面又给微软列出了七大罪状:

  ———为了阻止美国网景公司开发新一代网络浏览器,微软将自己的IE浏览器与视窗软件捆绑销售。

  ———英特尔公司1995年曾开发过一种新的电脑操作系统,却因微软频频威胁而停止研究。

  ———强迫苹果公司使用IE浏览器。

  ———严密监视“美国在线”网站,阻止该网站为用户提供网景公司软件。

  ———强迫康柏公司使用微软的网站图标。

  ———以100万美元为条件,强迫英特尔改用微软的IE浏览器。

  ———由于JAVA语言可能威胁视窗系统,微软于1995年开发出只能在视窗系统上运行的JAVA语言。

  《时代》周刊的这番口诛笔伐,等于是在微软被杰克逊法官一拳打翻之后,又重重地踩上了一只脚。

  ■“他们正试图改变游戏规则”

  从美国司法部1997年正式控告微软至今,盖茨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掰手腕比赛已持续了两年之久。杰克逊法官 本月初作出的裁决,只是完成了这场世纪大审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部分,即确认微软存在市场垄断行为,而最终判决还要到明 年1月才能作出。

  对于杰克逊法官的裁决,比尔·盖茨曾语调凄凉地发出过自己的哀叹:“他们正试图改变游戏规则!”盖茨甚至 认为,杰克逊法官的裁决其实是法律的耻辱。

  不过,微软多年的老对手们可不这样认为,他们把杰克逊法官作出裁决的那一天当成盛大的节日来庆祝。就在这 一天,被微软压制多年的网景公司全体员工举行了一次聚会,他们打开一瓶又一瓶香槟酒来庆祝即将来临的胜利,而最有可能 取代视窗的Linux软件公司负责人则满怀欣喜地说:“微软的视窗系统给IT业界每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现在我们 可以不必再担心微软的霸道行径了。”

  在盖茨看来,杰克逊法官的裁决似乎是修改了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而他则在无意之中变成了10倍速时代的落 伍者。其实,这当中的差别就在于垄断本身并不违反美国法律,但如果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去威胁竞争对手就成了违法。 两者之间只有一步之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却迥异。

  ■“我们将采取务实的态度来解决官司”

  “我要赢”,这是比尔·盖茨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杰克逊法官作出裁决几天后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盖茨也 曾用这句话来安慰惶惶不安的投资者们———就在杰克逊法官公布裁决的当天,微软的股价破天荒地坐了回滑梯,甚至连盖茨 本人也在短短5分钟内跌去了54亿美元的身价。

  然而,言辞的坚硬并不能抵挡法律的利刃,盖茨这段时期以来的调门其实是在不断走低。几天前,盖茨在接受美 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一开始也曾否认他有将微软公司分解的想法,但紧接着又表示:“我们对任何形式的解决办法都是认真的, 我们将采取务实的态度来解决官司。”盖茨的这句话暗示,他并不拒绝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庭外和解,拆散微软将是一种选择。

  实际上,微软与美国司法部的庭外和解程序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一位名叫波斯纳的芝加哥上诉法院法官开始出现 在美国公众的视线之中,担当起调解人的任务。

  无论是在数字化的电脑王国,还是在讲求功利的现实社会里,盖茨向来都很聪明,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和美国 政府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企业压根儿就没赢过。

  ■太阳就要落山了

  英国人当年曾骄傲地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日不落帝国”,因为他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五大洲。微软的王国其实更 像一个“日不落帝国”:全球90%的电脑用户都使用视窗软件,他们是微软王国的“臣民”。

  靠着每隔两年就要推陈出新的视窗系统,盖茨安坐在他价值1亿多美元的豪宅里从每个视窗用户身上收钱。据统 计,仅仅是在香港,微软视窗软件的销售额每年就超过1亿港币。作为人类知识经济时代的“知本家”,盖茨对于金钱的态度 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也不能少”,就连微软员工要参观老板的豪宅,盖茨也要搞“内部竞标”,只有出价最高者才能有幸一 睹亿元豪宅的风采。

  人生的盛宴不可能摆上百年,微软王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本身就是个奇迹。随便找上一位微软公司的前车间主任, 都能发现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百万富豪,但他们多年前就已开始从微软王国“逃亡”。当年和盖茨一起打天下的人们,似乎早就 嗅出了微软王国里的衰亡气息。

  把微软王国当成蛋糕来切割,一分为二甚至是一分为三,这都是一种可能性,盖茨也不敢公然否定这种可能出现 的结局,尽管这只是外界的猜测。

  在人类20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里,这位孤独的知识英雄正驾驶着一架失速的飞机试图突破音障,而一旦失败, 结果将是飞机在空中解体,化为碎片。

  ■人类失去视窗,世界将会怎样

  无可否认,盖茨和他的微软王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他可能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朝一日会被抛弃 在时空的荒野里。

  盖茨当然不是什么好鸟。对于中国市场,他曾“恶狠狠”地丢下过一句话:“虽然中国每年的电脑销量为300 万台左右,但没人花钱买软件。但总有一天他们要付这笔钱的,所以只要他们想偷,我希望他们偷我们的,他们将会上瘾。我 们可以设想10年后的某一天,我们将怎样去收回这笔钱。”

  盖茨其实等不及“10年后的某一天”,他早就开始对我们下手了。11月18日,微软在屡屡得手之后,又和 北京亚都科技集团掰起了手腕。当完被告当原告,这似乎强烈地暗示着盖茨等不及“10年后”,他要抓紧时间收网。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全球的电脑厂商和软件公司也在进行另一场竞走,他们要为微软准备“后事”。不久前,长 城电脑公司推出的“裸体电脑”不再预装视窗操作系统,可以说就是电脑厂商对微软知识霸权的一种反击。联想电脑公司总裁 柳传志也曾说过,以开放源代码为特征的Linux软件有可能成为电脑用户的新选择。在美国,除了戴尔电脑仍会部分采用 微软软件外,康柏等电脑厂商已明确表示将与微软分道扬镳。很有可能,到明年上半年时,各大电脑厂商研制的新操作系统将 陆续上市。

  电脑厂商从微软阵营中的纷纷逃亡,似乎印证着人们的预感:在人类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朦胧中,微软王国正蹒跚 着走向分崩离析。   作者:易水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