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美国一博士指出:微软离真正的败诉还很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15日 15:33 投资导报

  就在国内许多媒体纷纷报道“微软败了”、“微软帝国面临瓦解”的时候,就在微软的竞争对手网景公司(NETS CAPE)开酒会庆祝胜利的时候,专业人士却指出:微软离真正的败诉还很远。

  本月5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就司法部和19个州控告微软公司垄断案,作出初步裁决,认定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 统方面,存在垄断行为。

  这一旷日持久的垄断案,真的尘埃落定了吗?初步裁决是否给了微软致命性的打击?盖茨世界首富的地位真的难再保 持?带着这些问题,本报独家专访了对微软和微软垄断案非常熟悉的美国法学博士、美国执业律师余肃华先生。

  官司才刚刚开始

  对访问早有准备的余博士一见到记者,就拿出几份报纸和从网上下载的文章说:“这些报道太耸人听闻了,事实上, 微软离真正的败诉还很远。”余博士告诉记者,官司实质性的阶段才刚刚开始,哪怕微软最终真的败诉,从时间上来说,还很 遥远。

  根据美国的法律程序,这单官司的调查从六年前就开始了,到去年5月18日进入诉讼程序,再到这次的初步裁决— ——事实裁决,尽管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但还只是停留在事实的认定上。

  事实裁决只是一审第一阶段,在地方法院,还要经历法律裁决(是否违反《反托拉斯法》)和救济裁决或者惩罚裁决 (即对垄断行为和违反《反托拉斯法》的处理)两个阶段。根据职业判断,余博士估计,地方法院的终局裁判要到明年春天才 可能完成。

  如果微软在地方法院败诉,根据盖茨“我要赢”的一贯口号,微软可能上诉到联邦法院,与地方法院一样,还要对事 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可能还会经过三个阶段,这一来就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事情可能还没完,按照法律规定,微软还有权上 诉到联邦最高法院。余博士笑着说:“联邦最高法院的官司很多,案情都很复杂,需要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官司才能完?究竟离微软可能的败诉还要多少年?余博士表示,实在难以估计,但可以肯定,还 很遥远。

  加上这次的初步裁决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几乎没有给微软多少和解的空间。因此盖茨在事实裁决后,发表声明说:“ 今天的裁决只是长期法律程序的一部分,我们坚信我们的正当及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正视。”他表示,一定要将官 司打到底。

  初步裁决对微软毫发无损

  人们对于微软事件的关注,当然不只是裁决本身,更多的还在于裁决对微软所带来的后果。初步裁决对微软的影响究 竟有多大?是不是真的可能动摇到微软帝国的根基?

  余博士的回答非常明确:几乎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首先,微软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它以每年200亿美元的销售额、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超95%的占有 率等硬指标所造就的帝国,它的根基是十分稳固的,一项远未生效的裁决对它的影响力无法动摇它。

  其次,微软生意照作。在裁决未生效之前,政府没有办法阻止它的任何发展,哪怕是它真的形成垄断,违反了《反托 拉斯法》,在裁决生效前,微软帝国依然是微软帝国。它一样免费赠送浏览器,一样按期推出新一代的操作系统“视窗200 0”,当然,也丝毫不影响它在应用软件上的再进步,总之,微软将继续保持在软件行业的问鼎地位。

  第三,对于这场官司美国舆论形成了两个阵营,各执一词。支持者们认为,反垄断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更多 的创新,反对者们则嘲笑是在“用上个世纪的法律打一场高科技领域的官司”。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微软因实力和技术所带 来的商业信誉,是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抹杀的。消费者不会因为微软惹官司而不买它的产品。消费者从技术、性能、价格等方面 来选择商品,如果微软的产品不让消费者失望的话,没有人会计较它正在打官司。

  第四,哪怕初步裁决的结果影响到微软多年以后的最终的败诉,对于微软也不构成灾难性的打击。“尽管盖茨也承认 这是一件‘麻烦事’,但一点都不影响他的世界首富地位”;尽管微软的股价还是下跌了3美元,市值下降了150亿美元, 但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及投资人认为,这不构成对微软实质性的影响,而是投资者正常的心理反应,这种波动只是暂时性的。他 们也不相信,这场官司最终会因微软的失败而告终。

  IBM也曾被控对电脑行业进行垄断,官司持续13年之久。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挑战电脑行业,但是司法部最终却放 弃起诉。所以跨美基金的行业分析家说:“法律的车轮远比科技的车轮转得慢”。余博士认为,说微软帝国将面临倾覆之灾, 未免有些夸大其词。

  中国离反垄断有多远?

  在我们关注这场官司的同时,这场官司也将带给我们以思考。微软帝国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它经历了积累———扩 张———再积累———再扩张的滚雪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是通过公平、健康的竞争,策略性的并购,来不断地提升规模 的,更重要的,它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得益于美国政府扶持高科技的优惠政策。

  然而今天,用初步裁决的法官杰克逊的话说,它形成了“令人窒息”的垄断。于是,有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控告,有 了电脑业其它同行的指控,有了销售商的指责,有了消费者的埋怨……

  我们当然无意于评判美国这众多的事实,我们更有理由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它们正在经历积累和扩张的过程,它们在 不断地竞争,它们在寻找壮大的机会,在这几年的并购潮中,许多企业扩大了规模,它们有没有可能形成垄断?垄断对企业本 身会带来什么后果?垄断对于市场、对于同业竞争者、对于消费者又有什么影响?怎样防范?

  凡事“预则立”。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还没有反垄断法。那么,如何区分不正当竞争与垄断?政府如何来调节扶持 与可能的垄断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微软给我们提供了参考。  (谢雅萍/文孙鑫海/摄)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