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经济观察:是“漏洞”,还是“后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10日 09:59 光明日报

  利用电子邮件窃取用户帐号和密码已经不是新闻。这种叫做“特洛伊木马”的程序被伪装在电子邮件里,大量在 网上散发,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邮件,就可能触发这个小程序自动安装到自己的机器上,并且将用户的网络登录帐号和 密码发给发送邮件的人从而造成泄密。今年3月份出现的“梅利莎”病毒(确切地说,应当叫特洛伊木马程序)在包括中央电 视台的大众媒体披露之后,使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9月初,风靡全球的“网络寻呼机(ICQ)”又发生用户密码泄露事件,使得拥有全球最大客户群的美国 在线(AOL)一阵恐慌。在此之前,被微软于1998年4月收购的Hotmail也发生了用户密码泄露的事件。

  据报道,微软在媒体披露这个事件的时候,立刻宣称“已经修补了MSN Hotmail中存在的漏洞”,但 随即在8月30日英国和瑞典的两个站点又发现了新的安全漏洞,这个漏洞使微软的表述显出“漏洞”。安全专家对微软这种 草率宣布漏洞已被完全修复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尽管微软的官员把Hotmail之所以被“捅破”归之于黑客,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包括微软产 品在内的软件安全漏洞,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担忧。事实上,微软还面临着另外几个安全问题,如去年就发现经几番 修补过的浏览器IE的安全漏洞、Office97和Office2000的漏洞,以及最近关于Windows98/N T的密钥问题。虽然有关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漏洞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此多的“漏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这已经不能用“软件质量缺陷”来解释这个问题。软件的设计缺陷或者编码失误,稍有软件常识的人会知道,它 所导致的是“不可预见”的错误,是软件本身运行的故障形态;然而近期频频曝光的“漏洞”就不是这样,它所导致的是“可 以预见”的软件结果,是泄密,只不过不为用户所知罢了。不能想象,如此精巧的功能明确的软件代码,竟然是“一时疏忽” 的结果。所以,人们有权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漏洞”,还是“后门”?

  不久前,美国一位名叫RichardM.Smith的计算机行家发现,Office97和Office2 000中的文档在生成时系统会自动在其中插入一个唯一的标识码GUID,这个标识码中含有用户机器中网卡的硬件地址, 这个地址是全球唯一的。当一个Word或Excel文档生成后,无论用什么名字保存,或者拷贝到别的机器上去,文档中 的标识码均保持不变。

  如果用户的机器不上网,这也许没什么,但在不远的未来,每个机器都可能会在网络上传输自己的文档,这就有 问题。此外,微软新的产品策略包括联机注册,当用户使用Windows98或Windows2000的注册向导进行 注册时,它会生成一个硬件标识码(HWID)和一个微软标识码(MSID)并保存在系统注册表中,当用户联机注册的时 候,注册向导会把用户机器的硬件标识码传送到注册站点。

  这个标识码的存在虽然不能简单地猜测为恶意,甚至相反,这或许还是表达机器物理地址的唯一方便、有效的方 法,就像PentiumIII的序列号一样。但是毕竟逻辑的推理在这里显得软弱无力。方法如何使用,为谁服务,是否损 害用户的利益,是不能从方法本身推导出来的,但却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一种猜测,即根据这个标识号就有可能判断出每一个Office文档最初来源自谁的机器,或者说谁是文档 的作者。

  然而只要用户对外发送信息,就会有被人跟踪的危险。赞成的人表示,这是对付恶意文档的法宝,比如此次“梅 利莎病毒”的肇事者就是通过跟踪其标识号使其显露原形的;反对者的理由也很充足:这将使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毫无保障可 言。

  还有一种猜测是针对微软的。通过在文档中追加唯一标识码有利于微软的版权保护,一旦时机成熟,微软可以通 过这个标识码找出使用未授权软件的用户。微软不承认这一点,声称注册向导把用户的标识码发回注册站点的问题纯属一个错 误,微软准备在近期发布的Windows98补丁版中修正这一错误,并准备对数据库记录进行清理,不再收集用户机器的 硬件信息。微软已决定发布补丁程序去掉Office97中的这项功能,Office2000的正式版中不会再有该功 能。这个“错误”当然不是指软件设计中无意的“疏忽”,而是一种有预谋的设计思想。只不过用户不答应,就将其解释成“ 错误”罢了。

  其实,这种尴尬的局面所蕴含的意味远不止是该不该这么做的问题,而是传统的法律体系已经被技术的想象远远 地抛在了后面。技术专家们的杰作通过网络不断地提出种种试探性的难题,这些难题所指向的不但是法则或者制度许可与否的 问题,也涉及人们在这个全新的网络世界里是生存理念。段永潮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