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李键: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19日 09:39 新浪财经

  一、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十年来,国有企业为共和国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相当一 部分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在诸多方面对市场经济不适应,步履艰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 :第一,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约2/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产品更新换代慢,各类工业产品中新产品销售 额的比重平均仅为8%;第二,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据对冶金、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的调查,多数企业生产技术与国 外先进水平相差10年以上,机械制造业在用技术装备中只有12%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产品技术含量低,大多 缺乏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尚不到10%;第四,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多数国有企业 研究与发展经费低于销售额1%,而国外大企业一般为5~10%,通信、医药等行业甚至高达20~30%。由于以企业为 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不少企业的主导技术只好依赖国外,受制于人,形成引进棗落后棗再引进棗再落后的怪圈。

  新机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走在前列。中央明确提出,“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少数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成接近世界 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一批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 较强竞争力;多数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产品更新,并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这须是 经济界的任务,也是科技界的使命。

  新机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走在前列。中央明确提出,“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少数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成接近世界 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一批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 较强竞争力;多数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产品更新,并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这须是 经济界的任务,也是科技界的使命。

  二、科技部有关工作回顾

  科技部近年来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方针指引 下,结合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和技术创新工程,在促进国有企业技术进步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 工作:

  1、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升级

  “九五”期间,科技部在能源、交通、电子信息、机械、冶金、石化、医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共安排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0个,投入经费20多亿元,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获得显著提高。例如,北京广播器材厂等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去年在北 京联试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全面掌握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成套技术的国家,为电视机工业由模拟式向数字式的跨越 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第二代样机也已研制成功,并在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中亮相。冶金行业高效连铸技术的开发应用,显 著提高了钢铁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目前该技术已在首钢、攀钢、鞍钢、邯钢等14家国有大 中型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其中,攀钢采用高效连铸技术后,钢坯拉速由原来的1.0~1.2米/分提高到1.6~1.8米 /分,产量由原来的8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年创直接经济效益8千余万元,节约基建投资3亿多元。

  “九五”期间,科技部在能源、交通、电子信息、机械、冶金、石化、医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共安排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0个,投入经费20多亿元,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获得显著提高。例如,北京广播器材厂等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去年在北 京联试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全面掌握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成套技术的国家,为电视机工业由模拟式向数字式的跨越 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第二代样机也已研制成功,并在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中亮相。冶金行业高效连铸技术的开发应用,显 著提高了钢铁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目前该技术已在首钢、攀钢、鞍钢、邯钢等14家国有大 中型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其中,攀钢采用高效连铸技术后,钢坯拉速由原来的1.0~1.2米/分提高到1.6~1.8米 /分,产量由原来的8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年创直接经济效益8千余万元,节约基建投资3亿多元。

  2、积极推广共性高新技术,提高国有企业技术素质

  积极推广应用普及共性高新技术是科技界服务国有企业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内容。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 术已在30多个省市、十多个行业开花结果,使2万余家国有企业甩掉了图板,实现了设计手段的技术跨越,每年累计可创造 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1997年开始应用CAD技术后,其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由过去的10? /FONT>12个月缩短到6?/FONT>8个月,设计工时减少30%?/FONT>50%,同时产品质量和制造水 平也有很大进步,当年实现扭亏为盈。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采用CAD后,大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199 7年其产品销售分别占当年全国大中型水电机组和汽轮发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的44%和40%。不少国有企业采用CAD技 术后如虎添翼,在国际招标中屡屡获胜。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将近200家国有企业建立了应用示 范工程。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实施CIMS工程后,在航空产品制造和管理水平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举赢得国外飞机制造公司的巨额订单。北京第一机床厂通过实施CIMS工程,主导产品的设计周期缩短1 /2,库存占用资金减少10%,生产计划编制效率提高约50倍,1995年获得了美国工程师学会颁发的“工业领先奖” 。

  3、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不够,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大问题。从“八五”末期开始,我部通过科技攻关计划支 持了一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例如,烟台氨纶公司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使氨纶生产 能力由原来的300吨/年提高到2500吨/年,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去年实现销售额2.4亿元,人均创利税3 6.5万元,居全国纺织化纤行业前列。莱芜塑料制品厂在引进以色列等国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出适合 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器材系列产品,可节水50%?/FONT>80%,节能50%,省工80%。该厂生产的微灌节水器 材占据全国40%的市场,并已开始批量出口。

  4、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

   

  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信息等多方面、高质量的服务,是推进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各主要行业已建立为企业提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270多个。其中,行业生产力促进中 心熟悉行业发展状况,掌握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在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冶金行业生产力 促进中心组织钢铁研究总院与武汉钢铁公司合作,通过推广应用转炉溅渣技术,使武钢转炉的平均炉龄由3000炉提高到1 1000炉。机械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为北京开关厂提供ISO?/FONT>9000质量认证服务,使该厂的质量意 识有明显提高,产品销售长盛不衰。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直接建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已建 成和在建的有东北电力集团的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这些中心与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相辅相成,对推动企 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科技部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的初步想法是: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江总书记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提高对国有企业改 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选择国有经济集中的若干行业,按照“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十五”科技计划中安排一 批产业关联度大、对实现技术跨越和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的重大专项,如电动汽车、数控机床、第三代移动通讯等,吸引和鼓 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参加实施,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强共性高新技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广应用和普及。确保2000年实现在建筑行业设计单位CAD普及率达到 90%以上,机械行业骨干企业CAD普及率达到70%以上,国产CAD软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CIM S示范企业达到300家,国产CIMS系列产品年产值达2亿元的目标。加大工业智能、模糊控制、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等 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继续推进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同时,积极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力量进 入企业,加快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步伐。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 构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工业界的转移。继续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 主体地位。

  加强宏观指导与协调,充分发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作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进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深入总结辽 宁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工业转型的经验,抓好一批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转型试点,并积极探索一厂一角、企业孵化器、技术和 机制双创新等促进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模式,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