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人力股能留住人才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18日 10:14 中国经营报

  “人力股”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这种方式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国研究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梁钧平主任。

  企业应该留住的是中层骨干员工

  梁钧平首先提到,企业要保住人才必须先弄清什么人是企业所需的真正人才?现在企业最主要的人才是中层骨干 员工,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企业应注意留住这部分人才。他们的能力中只有30%是人们一般认为的基本业务素质和技能,另 外70%是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而如果企业把30%当成100%,就对企业不利了。

  相对而言,高层员工一般对职位和收入满意,其跳槽成本也大,发展空间也要少一些,一般不会轻易流动。

  人力股其实只是外在报酬

  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给员工的报酬主要有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两种。工资、奖金、股票包括“人力股”都是外在 报酬,外在报酬属短期激励行为也是企业较易做到的。而荣誉感、认同感、成就感、自主决策机会等是内在报酬。按马斯洛的 需求理论,人才的较低需求比如外在报酬较易满足,而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或者说是内在报酬不易满足。

  国内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目前还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层级很多,沟通困难,其薪酬结构本身也有不合 理之处。在企业组织结构没有扁平化的时候,实行“人力股”实际上依然是金字塔型的。这种形式对组织来说依然是不公正的 ,是不能留住人才的。因为它没有真正起到激励人才的作用,时间一长就又会出现高级人才持股多,一般人才持股少的情况。

  人的创新不是机械式的,并不是给多少钱就有多大的创新能力。而一旦搞了人力股后,由于每个员工人力股的股 份不一样,就会使股份少的员工缺乏创新动力。这是因为实行人力股必须把人界定清楚,什么人是有才能的,什么人是能力平 平的,但目前这种界定的办法还没有,人力股的评估机制是不健全的。如果只是领导评价下级就会缺乏科学性,造成新的不公 正。

  人力股也可能对团队造成破坏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成团队的基础本来就很薄弱,以前组织中过多强调的是纵 向沟通,而团队更强化横向沟通。一个团队中大家比较认同了一种薪酬办法,突然又加上人力股,造成新的薪酬不平衡,就会 在团队中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团队的战斗力。

  另外,企业实行人力股不仅要强调权利,更强调责任。你既是股东就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好坏负责,权利和责任应 该是对称的,只给权利不给责任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梁钧平认为目前的国内企业并没有解决好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

  留住人才还靠

  组织公正和内在报酬

  外在报酬是产生内在报酬的基础,外在报酬如今由最初的激励作用转化为保健作用后,关键的是要保持公平。

  人力股是外在报酬,并不能作为激励手段,如果要搞也必须公平。公平对企业来说很重要的。如果当初的薪酬机 制不合理,现时加上人力股只是强化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是大多数员工感到的不公平),这种的人力股就起不到好作用。

  说到底,企业要留人,还要靠组织的公正和内在报酬。

  根据九十年代末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研究的成果,企业中存在这么一种关系:

  组织公正→人和人的信任关系→组织中的公民行为

  这里组织公正导致组织中的人和人的信任关系(包括上下级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信任关系是建立有效团队 的基础,信任关系会导致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即组织中的公民行为。公民行为是在组织和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员工自觉从事 有利于组织的行为。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组织公民行为多的企业。

  在企业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没有改变之前,实行人力股就有可能造成新的不公正,组织中一旦不公正,就会出现 企业中夹缝工作没人去干。企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出现许多夹缝工作,光靠规章制度是不能促成员工自觉完成本职以外 的工作的。而组织中的公民行为就可以做到。

  在组织公正的前提下,真正产生激励作用的是内在报酬。内在报酬是每个员工通过自我激励实现的,所以企业应 该提供一个让员工产生这种内在报酬的环境,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能够有效产生内在报酬的文化。梁钧平认为,企业要保人 才最应该做的工作是培养人才对组织目标的高度认同感和承诺感。

  谈到具体方法,曾在1997年为三星(中国)公司解决过留人问题梁钧平,其中一个办法是对员工作特殊评价 。据分析,一个企业跳槽曲线一般是有两个高峰的(曲线的横坐标是工作时间,纵坐标是离职率)。第一个离职高峰是工作开 始的三个月到半年,这时的离职是不必担心的,因为这就跟搞对象一样,刚开始接触由于各种原因不成功对各自的损害并不大 。第二个离职高峰是工作两年左右,这时的离职对公司的影响就较大。通过分析三星公司第二个离职高峰时发现主要是由于三 星公司的晋升等级很小很细,跨度没有拉开,理论上一个低级员工升为最高层要60年,而欧美公司到中高层阶段晋升的等级 跨度就较大。当三星的员工工作到两年左右由于再往上晋升比较缓慢,就会考虑跳槽到欧美公司。特殊评价就是由三星公司把 在两年中表现不错也是公司需要留住的员工进行特殊评价,让通过评价的员工直接进入欧美公司那种晋升模式,从而减少他们 跳槽的可能。    本报记者李全伟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