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用户注册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新浪频道 财经纵横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规模与速度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22日 11:00 投资导报

    时下秋风渐凉,但9月份上海《财富》论坛燃起的“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全球500强"话题却仍然余热不减 。《财富》全球500强排名是反映各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晴雨表。自然地,关于中国企业发展速度与进入500 强的话题也成了经济界和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80年代,日本、亚洲经济四小龙和中国经济取得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高速发展、咄咄逼人的日韩企业使欧 美企业笼罩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意识。90年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90年代《财富》500强既包 括了历经上百年发展的工业巨人如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等,也吸纳了信息时代的明星企业如微软公司、戴尔计算机。不同的 是,后者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年时间就走完了前者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程。速度,成为信息时代区别于工业时代的一个典型 特征。

  但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与扩张规模的做法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80年代,韩国工业巨子三星、LG 、现代等公司在国家资本的支持下大量收购与核心业务互不关联企业,企业规模急剧膨胀,抗风险能力也随之下降,因而在亚 洲金融风暴过程中遭到沉重打击,濒临破产边缘。

  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并不一定要走规模壮大的路子。这一点以欧洲企业最具代表性。在欧洲(如德国南部、意大 利和法国等),存在数量不少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历史上存在了上百年,凭借优质产品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市场上取得 了非凡的成就,在相应领域将市场竞争优势保持了上百年。

  一代管理宗师彼得德鲁克说:“效力(Effectiveness)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而效率(Effic iency)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好一件事情"。前者是关于“做什么"的战略导向,而后者是“怎么做"的策略选择。显然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如果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戴尔计算机,则企业将获得飞速的发展。相反,如果选择了错误的 方向如韩国企业集团,发展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偏离健康的轨道。按中国人的老话就是南辕北辙。

  因而,当我们考虑企业发展速度的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三个相关的问题:

  第一、必须提高企业对新的经营环境的应变能力。适应市场新环境,并且根据环境调整与转变企业经营战略与方 式的能力,企业才能在动态中获得发展。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50年代,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同属500强 前十名,但是到了90年代,西屋电气已不复存在,而美国通用电气却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进行企业再造,使企业资产增值 了几百倍,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第二、发展速度与服务质量的统一。一味地强调发展速度和规模膨胀,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资源的短缺和服务质量 的下降,这最终会反过来影响到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产品和技术创新速度。当代许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如个人电脑、家电等方面取得的成功局限于传统的市场领 域,缺乏在产品上和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因而在市场上的角色更多的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或创新者。  一言以蔽之, 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谋求与环境变化的一种动态平衡,维持快速发展而不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并且不断地创造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时,才能获得真正健康良性的发展。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新浪网其他分站: 北美新浪网 |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