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01:32 北京商报

 

 

  快速发展的信托业,被今年频发的兑付违约事件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信托业一直存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多数兑付风险事件最终依靠信托公司自垫资金等方式买单,并未真正消除或分散风险,这不仅损害了信托公司的利益,更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呼吁,刚兑应及早打破,投资者应树立买者自负的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信托公司评级制度落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行业风险。

  难言之隐的“兑付危机年”

  从2011年起,在大规模投资和宏观经济的支持下,信托业维持着高速的增长,资产规模从4.81万亿元飞涨到今年三季度末的15.62万亿元,在金融行业中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银行,实现了难以复制的辉煌。

  然而,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在下半年出现震荡,加上银监会打击场外配资、清理伞形信托等举措,使得信托业整体陷入低迷,且信托产品的收益风险也在放大。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信托产品明确公告“提前清算”、“提前结束”或者“提前兑付”的已达到214起;而到期出现兑付难产的有近20起。2015年可以称得上信托业的“兑付危机年”。

  “兑付危机年”来得并不意外。事实上,业内人士早有提醒,前期杠杆累积过高,部分信托公司的杠杆率已远超安全兑付的能力。今年集中进入兑付期的产品多是在2012年、2013年发行的,而这两年企业的业务经营却未达到预期,信托到期后难以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甚至是本金。

  渤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康凯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经济增长中枢的下移,信用风险已经由潜伏期和偶发期进入到危险期和高发期,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将是未来投资者和信托公司需要面对的新常态,信托产品无风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他表示,信托业刚性兑付只是信托业不成文的惯例,并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相反,所有的法律都禁止保证投资收益的条款出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相信信托产品违约事件发生不会太遥远。

  刚兑“潜规则”为何金身难破

  金融产品出现危机并不奇怪,但在信托业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踩雷”的产品总是被悄无声息地化解了危机。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兑付风险事件是依靠当地政府救助、股东注资或银行过桥贷款等方式来买单,而更多的是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垫付。

  这样的做法有章可循。王德怡介绍,2014年12月10日,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发布《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保障基金是指由信托业市场参与者共同筹集,用于化解和处置信托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互助资金。在符合该办法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可以使用保障基金来化解风险。

  然而,在格上理财分析师王燕娱看来,这样做只能说暂时缓解了风险,是否能做到最终消除和分散风险,在于对这些风险项目后续的处理,以及对未爆发但潜藏风险项目的排查和管理。她同时表示,延期兑付和借新还旧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很可能企业在到期还款这个时间点只是暂时周转不开,一旦周转过去了,后续运营又会恢复正常。但有些项目也可能确实存在问题了,这就需要在刚性兑付之后切实地去处理问题,避免后续风险蔓延。

  出现问题直奔刚兑,信托业的“潜规则”为何难打破?王燕娱表示,信托业发展到今天,是建立在国家、信托业自身、监管层、其他合作机构等多方努力之上的,到今天达到近16万亿元的规模,足以影响和撼动金融业甚至是国家经济。因此,出现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或造成社会恐慌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信托业及监管层对待打破刚性兑付特别谨慎。再者,信托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和洗礼,到如今只剩下68家,信托牌照之稀缺和宝贵容不得因为几起违约事件打破信托公司这么多年来经营的形象和信誉。

  令人欣慰的是监管层和信托业直面刚兑的态度。王燕娱表示,监管层和信托业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希望通过转型、投资者教育、更尽职尽责地发行项目等方式将刚性兑付的问题软着陆。另外,大部分问题项目的解决方法都是正常的处置方式,也是信托公司尽职尽责、以投资者利益为先的表现,只有少部分是为了缓解市场影响而进行的兜底行为。

  除去枷锁才能健康发展

  虽然信托业刚兑的“潜规则”至今尚未打破,表面上信托公司维持了形象和声誉,但对危机的买单方式有时会令信托公司吃不消。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以自付资金等“拆东墙补西墙”的腾挪方式,并未将风险真正消除或分散,同时信托公司还因此承压。

  相比资金上的损失,投资者对信托公司的信任出现危机甚至破裂,恐怕是信托公司更不愿看到和难以承受的。今年以来,就发生多起投资者因产品未及时兑付而上书银监会、拉横幅游行等事件。王德怡表示,在刚性兑付的情形下,投资者难以树立风险自担的观念,缺少风险识别意识,一旦出现纠纷就将责任推给信托公司或组团向政府部门讨说法,甚至导致群体事件。

  从政策来看,《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信托业风险处置应按照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防范道德风险。“在维稳至上观念的指导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没有被贯彻。信托业必须刚兑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不利于信托业的长远和健康发展。”王德怡说道。

  刚性兑付成为了捆绑信托业的枷锁,投资者对风险的意识也难以提升。王燕娱表示,投资者教育这个问题其实说了好多年了,投资有风险的道理都明白,但是在实际投资中,总是会被利益冲昏头脑。实际上,信托是一种高端理财产品,主要针对高净值投资者,要求合格的投资者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识别能力。同时,配置信托的资金只占它们全部资产的一小部分。而当前,很多投资者并不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刚性兑付和投资者盲目投资信托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王燕娱表示,正是因为怕造成社会恐慌,才屡屡刚性兑付,也正是因为一直刚性兑付,投资者才无视风险盲目投资,认为刚性兑付永远不会打破。

  政策落地从源头把控风险

  信托业该如何挣脱刚兑的枷锁?王德怡认为,从长远看,信托业的市场风险最终要由市场来解决,政府不宜过度干预。政府要做的是制度建设,引导信托业建立行业自律,自我防范和化解风险。

  好消息是,有望释放风险的政策条例已在日前面世。上周,中国信托业协会正式推出信托公司评级体系,将依据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四大方面对信托公司进行ABC三等评级。其中资本实力占28分,风险管理能力占36分,增值能力占26分,社会责任占10分。

  将风险比重分放在首位,显然可以看出监管层的重视。王燕娱表示,该政策体现了监管层非常重视信托业在实际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希望从产品发行源头把控住风险,来降低信托到期违约的问题。

  事实上,风险的频发与近年来信托业的疯狂扩张不无关系。在政策颁布前,信托业已意识到这一点,放缓了发展的脚步。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5.62万亿元,环比增速从二季度的10.1%快速下降至-1.6%,这是信托业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王燕娱表示,除了当前经济整体疲软、二级市场波动等影响,信托公司严控风险,主动缩减业务,也是结束此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政策的推出,也将进一步收住信托业疯长的脚步。王燕娱认为,评级体系强制信托公司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无疑是让信托公司放慢脚步,不要以利益为先去扩张从而忽略风险、不断积累风险。预计信托公司发展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同时,信托业务运营将会更加严谨和审慎。

  今年初,银监会建议尽快启动信托法修订工作。银监会认为,信托法配套的信托登记、信托税收和公益信托等制度缺位,营业信托规则和信托法司法解释也相对滞后,制约了信托财产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功能发挥。此建议已经获得人大财经委员会同意,预计2016年新修订的《信托法》将成形,信托行业期待政策利好将促进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北京商报记者 刘泽先 程维妙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