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08:48 《财富管理》 

  文/王翠翠

  随着改革的深化,依靠制度红利获得高额利润的趋势必然被打破。信托牌照隐含的制度红利正在被稀释。那么,新常态下信托公司究竟该做些什么?

  没有房地产的支持,政府收入也将大幅减少。所以,当前房地产已经绑架了国民经济,呈现“大而不能倒”之势。

  近一年来,“新常态”一词在中国被高频使用。早在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在APEC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随后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的讲话中详释了经济“新常态”,提出“新常态”9大特征。

  新常态经济的重大挑战

  从总书记对新常态的一系列阐述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解读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常态基本包括四个维度的内涵:首先是速度,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其次是结构,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再次是动力,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最后是挑战,即新常态往往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实际上一些潜在风险正渐渐浮出水面。

  这四个维度之间的时间循序是:增速下降→风险显现→动力转换→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基本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特别是前期的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从目前的形势看,经济增速的确已经下降,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能否到7%,还很难下结论。从各方面对经济的判断来看,实体经济一片惨淡。房地产价格基本已经回到一年前的水平,围绕房地产上下游的产业普遍萧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图表可以说明现在的房地产形势:

  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下跌,房子无处可销,开发商可以跑路,但银行、信托以及其他渠道融来的资金就基本打了水漂。没有房地产的支持,政府收入也将大幅减少。所以,当前房地产已经绑架了国民经济,呈现“大而不能倒”之势。但房地产告别暴利也可以预见,也许会像发达国家那样,成为利润率低于10%的普通行业。

  再看政府融资平台,目前正在进行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甄别分类,区分政府直接承担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以及政府不承担还款责任的债务4种类型,下一步还会出台一万亿的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对缓解政府还款压力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现在银行担心自己的贷款被纳入第4类,导致债权被悬置,而且一万亿的贷款被替换后,有稳健的投资方向吗?这也是一个问题。

  从风险看,房地产、平台、产能过剩等行业风险初步暴露,风险已经从实体经济向金融行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不良双升、利润下降。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4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5万亿元,增速较2013年下降4.8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7.59%,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

  金融行业风险的风险上升和利润下滑基本是同步出现的,不良贷款出现后本息收不回来,会导致利润减少,核销不良贷款也会侵蚀利润。在整个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周期,金融业想要独善其身基本不可能。可以预见的是,不良上升将是2015年金融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但现在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途径有限,基本就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新批设的十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就实际效果看,新批设的十家地方公司不论是资本实力还是处置经验都和四大资管公司相距甚远,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还是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控制的买方市场。这里面也蕴含着巨大商机,下面将具体提到。

  信托优势渐息路在何方?

  自2007年以来,信托行业迎来众所周知的快速发展阶段。对于这个行业,社会各界认知有限,主要是我国信托仅限于商事领域,民事信托几乎没有开展;再加上过去经历的五次整顿,信托一直没有摆脱“坏孩子”的烙印。在快速发展后,“影子银行”的帽子就扣到信托行业头上,影响宏观调控、暴利行业等标签随之而来。加之最近一段时间信托行业风险上升,于是信托风险即将爆发的报道遍布财经类媒体。究其原因,就是信托行业负面形象大于正面形象,社会价值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信托依旧只是利用制度红利赚钱。

  自2013年以来,信托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2014年增速更是明显下降。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增幅明显回落,较2013年回落了17.91个百分点。信托业增速下降的因素很多,实体经济的因素、资管市场放开的因素、自身因素等等。下一步,随着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不断深化,未来银行很有可能会被允许经营信托业务。随着改革的深化,依靠制度红利获得高额利润的趋势必然被打破。信托牌照隐含的制度红利正在被稀释,未来信托牌照的价值将会逐步下降。

  目前,信托业托管资产总额为14万亿,单一占60%以上,这里面绝大部分是所谓的通道业务,集合也会有一部分通道,估计通道业务会占到信托资产的70%。经济上行周期,虽然通道业务收费低,但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大家纷纷去做没什么风险的通道业务;下行周期下,通道类业务已然是鸡肋,通道费用在券商、基金的竞争下,已然是万几的水平,在融资风险上升,而且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下,通道业务收益已经低于风险。

  举个简单例子:10亿的通道项目,信托拿100万通道费(行业较高水平),按照0.5%的不良率(2014年底信托行业不良率在0.5%到0.6%之间),做200个项目就会有1个不良率产生,200个项目收了2个亿通道费,却要负担10个亿的兑付压力,即使银行和信托各打50大板(监管部门通常会这么处理),那信托公司也得拿出5亿。常在河边走,来回几十趟鞋就湿了,估计等不到200个项目就会出风险,届时损失更大。再加上保障基金要求资金信托按新发行金额的1%认购,通道类业务更是无利可图。

  通道业务味同嚼蜡,那么,新常态下信托公司究竟该做些什么?作为一个合规人员,从经手的业务感受,到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以下几个业务方向值得探索,虽然不会马上成为可复制的模式,但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未必没有惊喜。

  信托新型模式探索

  发展伞形私募股权信托。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鼓励全民创业,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了充分的就业,社会就有稳定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创业者,既可以实现自己就业,又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为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既是响应中央号召,也可以探索出一条未来的业务方向。

  一个信托项下对应多个创业项目的伞形结构。由于创业投资失败较多,而一旦成功则回报较大。如果一一对应的话,投资者承担损失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创业初期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因此对于创业初期的创业项目,可以发行创业专项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投向几十个创业项目,单个项目根据需求提供几十到几百万的融资支持,具体项目选择是个关键问题。一个信托项目要考察几十个创业项目,显然很难亲自去做,这个问题在下一部分“开展新形式的银信、政信合作”重点探讨。

  创业项目融资有一个重要前提,在合同里要明确今后企业规模要做大、上市、资产证券化等,要与投融资的信托公司进行合作,或者同等条件下选择该信托公司。一个信托计划项下的项目有一半可以成功的话,其收益基本就可以覆盖成本和投资者收益,因为我们做的是股权,要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这个在第三部分予以讨论。

  对于培育成功的项目,如果发展势头良好,可以发行专项私募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培育期上市做大。这样就行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培育→发展→上市→退出,既支持了创业又赢得了收益,做到一条鱼从头吃到尾,达到效益最大化。

  开展新形式的银信、政信合作。这个部分解决怎么选择创业项目的问题。如此之多的创业项目,信托公司没有这么多人力和精力去选择,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与银行和政府合作,开展新形式的银信、政信合作。

  一种模式可以委托银行在其授信客户或向其申请贷款的客户中,选择符合创业条件的介绍给信托公司,银行将其掌握的客户情况提供给信托公司,甚至可以委托银行尽调,银行还可以作为资金监管方收取中间业务费用。这种模式下,充分利用银行的客户资源,由信托公司募集资金,银行只是起辅助左右,信托公司起主导作用。

  另一种模式是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对于一个地区情况最熟悉的莫过去当地政府,而且保就业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由地方政府把本区域内有创业需求和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来提供资金支持,想必政府也是十分乐意的。

  采取股权形式。为什么要采取股权的形式,因为如果采取债权的形式,势必会给创业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而股权的形式既可以在创业期间不增加企业压力,又能去分享企业创业成功的超额收益。股权形式也是信托的制度优势,商业银行就是因为不能采取股权的形式而不能参与进来。

  开始阶段可以采取保本的方式。为了使投资者接受这种方式,可以考虑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即将投资者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安全性较高的标的,确保到期本金可以收回,多出的收益部分用于创业投资,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投资者风险比较小、容易接受,问题是收益产生慢,而且收益总体较少。在这种模式下或许可以考虑投资者和创业项目一对一,信托项目收益直接用于投资一个创业项目,关系比较明确。

  把握资产收购机遇

  经济下行周期蕴含的机遇不比上行周期小,随着资产价格的下行给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股市,也适用于投资领域。在当前适当收购一些优质资产,不论是固有资金还是信托资金,都是增值的良机。

  此外,当前银行面临不良贷款上升的巨大压力,由于四大资管管理公司目前仍处于买方市场,他们在收购不良资产的时候往往将价格压得很低,但作为资产出让方的上市银行,过多的不良率势必影响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这样打消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积极性,为了优化资产负债表、降低不良率,银行迫切需要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外的不良贷款批量处置途径。

  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自2009年被叫停之后一直没有重启,但随着经济继续下行,银行风险持续暴露,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可能会到来。五矿信托前期已经向监管部门申请了资产证券化资格,拿到资格后,应该将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纳入研究领域,如果放开后,能迅速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先机。

  家族财富

  家族财富业务已经被很多人提起,具体业务模式就不再赘述。个人认为开展家族财富业务的关键不在结构设计,而在信任和品牌。

  首先,信托行业能否取得社会的认可。这个取决于行业的整体努力,以及监管部门和协会的推动。信托计划不得公开宣传推介,但不妨碍信托公司、信托行业展示自己的形象,无论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还是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稳定回报投资者,这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提升。

  其次,信托公司能否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对于一个信托公司来讲,发展潜在客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现有客户提升对我们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成分做好受托人责任,提升产品的粘合性,使投资者从购买产品到把财富委托打理,只要能迈出这一步,将开辟一片巨大的蓝海。但这不会是一个顺利的过程,需要信托从业者从上到下有清晰的认识,有执行到底的决心。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10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