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恐难再挤入平台业务

2015年03月13日 11:34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一万亿地方债置换的影响仍在不断发酵。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表示,国务院批准了一万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额度,允许企业在契约精神下借新还旧进行置换。

  毋庸置疑,以借新还旧的方式置换高息贷款有助于降低银行杠杆率,能有效降低银行坏账的风险。这也成为昨日银行股集体大涨的重要原因。但对信托机构而言,此事的影响略显复杂。

  “如果从短期来看,1万亿元的地方债额度对信托机构的直接影响并不大。有一点与银行类似,以借新还旧的方式置换高息贷款也降低了信托公司大量存续项目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中存在的低息贷款将限制信托公司基础设施类项目的开展,尤其对通道类业务将造成较大冲击。”南方某信托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他还表示,长期看,地方债置换对化解地方债风险将达到怎样的效果仍有待观察。如今各级政府也在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如通过公司合作(PPP)等手段,信托公司在其中能否找到合适时机介入尚未可知。

  实际上,2014年10月份国务院出台43号文等相关政策,明确把政府信用从地方基建项目和融资平台公司信用中剥离。

  后财政部又出台351号文,对于地方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的债务以及截止时点进行规定。受此影响,以基建项目为主的政信类产品发行情况在2014年12月31号之前出现了井喷的现象,后又逐步转冷。

  据用益信托数据统计,2014年10~12月,以基建项目为主的政信类产品平均每月发行164只,平均每月发行规模311.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和44.4%。而今年1~2月平均每月发行73只,平均发行规模117.3亿,分别比去年10~12月下降55.5%和62.4%。

  去年10~12月,已发行的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产品达1646只,发行规模共计2776.5亿元。而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68家信托公仅发行132只此类产品,其规模也降至215亿元。

  北京某中型信托公司业务人员称,一万亿地方债置对不同的信托公司影响不同,有些信托公司从事的平台业务较少,有些则对此比较热衷。“但政府慢慢将信托等高息借贷挤出市场,也意味着这块市场信托往后更难介入。”该信托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2011年~2013年三年中,国元信托、爱建信托、英大信托、北方信托、方正信托、中信信托、华澳信托、华宸信托、天津信托等公司连续三年超越行业水平,显示出对基础产业信托产品很强的偏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元信托,2013年该公司基础产业投向的产品发行数量占其发行总数的62.07%,远超过行业14.68%的平均水平。2010年及2011年,国元信托的基础产业产品占比也远超行业水平,明显偏好基础产业的产品品类。

文章关键词: 信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总决赛-辽宁大胜北京1-1 哈德森41分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楼市时隔6年再遇窗口期:迎第4轮刺激政策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宁波在校生现30多例艾滋 8成为男男传播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
  • 刘杉:地方债置换是种“庞氏骗局”
  • 向小田:地方债务置换不是中国式QE
  • 许一力:存款保险后金融市场翻天覆地
  • 水皮:首富李河君抄底光伏豪赌上位
  • 钮文新:中国版“缩短放长”的麻烦事
  • 叶檀:延迟退休是必然之选
  • 水皮:蓝思很可能成创业板的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