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信托陷兑付漩涡 正菱集团涉嫌非法集资遭调查

2014年05月30日 23:49  华夏时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与日渐火热的高温天气伴随而来的,是近期信托行业频出的橙色危机。

  在华澳国际信托、新华信托接连遭遇项目方资金链断裂之痛后,华融信托一款名为华融·柳州正菱集团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因正菱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陷入兑付漩涡。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面对过去两年信托业野蛮式的增长,过于注重资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现在兑付高峰来了,产品出问题在所难免。目前,必要的应对措施是处理的关键所在。

  深陷非法集资危机

  5月28日,广西柳州公安局发布公告称,发现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正菱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经初步调查,2014年4月依法对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立案侦查。根据案件侦查工作需要,现特发布通知,请与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含下属子公司、公司高管)有集资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通知规定期限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

  正菱集团官网显示,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2年,已形成了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稳步发展的经营格局:包括机械制造行业、建筑建材房地产行业、非银行金融服务、酒店、商贸物流等。

  随着正菱集团东窗事发,与该集团有过往来的贷款公司,一一走入人们的视野。一款名为华融·柳州正菱集团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柳州正菱集团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两期,规模共计为2.7亿元,预期年化收益为7%-11%,分为A/B/C/D四个等级,最大期限为24个月。所募集资金用于向柳州正菱集团发放信托贷款。

  其中,一期产品中的A、B类已经到期;C类信托受益权:期限为18个月,即将在今年三季度到期,规模1350万元;D类将在2015年3月到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正菱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资金链已经出现断裂,华融信托的产品兑付风险不小。

  能否按期兑付悬疑

  “纵观正菱集团,其业务覆盖机械制造行业、建筑建材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一位信托业资深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一般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都是一些债权人因没还上欠款去公安部门举报,随后才会被调查,不难看出正菱集团已经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5月29日,《华夏时报》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正菱集团,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用益信托研究员闵青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个案件目前的情况看,由于项目方涉嫌非法集资,正菱集团可能已处于破产状态,项目方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如果项目方资金链断裂,相关项目能否按期兑付还很难确定。

  在闵青华看来,就华融信托本身来说,由于项目本身金额不算太大,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一般情况下,对风险项目信托公司采取的化解方式有多种,比如外部机构接盘、抵押物处置、垫付给受益人、授权展期等。

  据悉,该款产品的担保措施主要包括抵押物为“位于柳州市人民广场西南侧一宗土地面积为9338.4平方米的商服地块土地使用权”、“正菱集团实际控制的柳州正菱鹿寨水泥有限公司的50%股权”、“柳州正菱集团实际控制人廖荣纳夫妇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等。

  闵青华指出,信托公司应该会有相关的处置措施,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一下信托公司官网的公告和一些最新动态。

  对此,一位接近华融信托的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华融信托该产品前期的到期部分已经顺利兑付,不存在任何违约情况。因产品的抵押物较为充足,剩下的2.5亿元的兑付规模不存在任何压力。

  风险提前防范

  仓石研究中心总监庄正则强调,对于项目出现的危机,诸如华融信托项目陷入的贷款方被调查的情况,投资者包括信托公司都不会知道。但是,在购买之时,对于选择信托产品,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将风险提前防范。

  “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的说明,更要看详尽的尽调报告。对于信托产品的资金用途应特别注意,是投向水泥基建行业,还是煤炭等。”庄正如是说。

  闵青华则认为,比起风险相对较高的矿产和一些房地产信托项目,基建类信托相对安全,可以重点关注。

  事实上,近期的监管趋严和进入信托兑付高峰期,使得各方对信托的预期愈发谨慎,信托行业的发行成立规模已经在下降。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在5月19日至5月25日的一周中,共20家信托公司参与成立了38款产品,成立规模约为49.18亿元。较此前一周相比,参与公司数量继续减少,成立产品数量下降,同时融资规模再度回落,环比跌幅达39.83%,产品平均规模由上周的1.54亿元回落至1.29亿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我国已明确呼喊派等14个邪教组织(名单)
  • 体育德23人名单:仅1前锋 倒数10天:736将一览
  • 娱乐曝彭顺小三父亲即港枪击案凶手 吞枪自杀
  • 财经专家批多地救楼市:决策失误应受惩罚
  • 科技苹果开发者大会:新系统成主角 专题
  • 博客丹麦女神为何迅速征服中国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清组图:揭秘全国首支高校女子仪仗队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央行要市场化就市场化到底
  • 许一力:中国大妈背后的大国博弈
  • 方泉:房地产不好股市一定不好
  • 陈思进:楼市拐点来临的随想
  • 张化桥:发行银行优先股是个坏主意
  • 清议:降准不是印钞
  • 王海滨:核心地带的房地产有多坚挺?
  • 融冰之旅: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
  • 陶冬:欧洲再放水 日本收入仍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