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类信托产品热卖 寿险保费复苏在途中

2013年05月24日 23:41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具有“类信托”特点的保险理财产品正在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限额10亿,目前已经卖了大部分,很快就没了”4月25日晚上,一家太平人寿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如此答复客户。

  这天也是太平人寿“稳赢一号”理财产品的上市日。太平人寿保险代理人透露,4月25日上市当天公司共卖出21.7亿,分配额度一抢而空,5月3日分配最后额度10个亿之后,该产品已经停售。

  无独有偶,新华保险(601336.SH)推出的“尊贵一生。精选财富计划”4月18日试销当日,销售额过十亿元。其中,在银行柜台销售的为“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在个人渠道销售的为“附加精选二号”两全保险(万能型)。

  上述保险理财产品都有“挂钩资产”与“高收益率”的共同特点,这可能使得它们相较银行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似乎银行、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趋弱之际,得益于银保渠道的“调剂器”作用,保险产品的锋芒逐渐显露。

  不过,“投保人需要清楚,诸如5%左右的收益率是否写进了保险合同,利率结算的基数是否扣除了初始费用。”5月23日,一位人身险公司产品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否则很容易造成销售误导。”

  那么,此类的保险产品会成为寿险复苏途中的拐点还是未来的一个潜在隐患?

  销售变阵

  推出新的“挂钩资产”保险产品也许是目前现状下保险公司权衡“规模与价值”之后的一种“冲现金流”之选择。

  近期,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寿险公司陆续在银保渠道推出较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虽然按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万能险并不计入保费,但至少能给险企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销售变阵已经开始。“我们需要在规模与价值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把握好两者的尺度。”一位接近新华保险高层人士说。

  的确,业务转型叠加行业低谷,新华保险的保费增长无疑面临较大压力。根据《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要求,新华保险2013年前四个月保费收入379亿元,同比下滑9.02%,四月单月实现保费63亿元,单月同比下滑4.51%。扣除4月保费,新华保险201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下滑9.87%。这主要是因为其个险增长乏力和银保渠道收入大幅下滑。

  在此背景下,新华保险4月份在银行渠道推出一款资产导向型产品,即“精选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当月结算利率为5.25%。将不低于90%的资金投资于特定创新金融产品项目,项目每年预期收益率不低于5%。

  据上述接近新华保险高管人士透露,截止目前“精选一号”销售额为21亿。这款产品的“噱头”是兼顾百姓对养老、理财、保障的需求;另外,该产品也是被保险研究人士视为险企在资产管理领域开疆辟土的标志。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太平人寿、生命人寿等险企推出了与特定资产挂钩的产品,但大型保险公司基本处于观察状态。

  对照太平人寿的“稳赢一号”理财产品,新华保险上述产品的销售规模与太平人寿“稳赢一号”上市日的销售额21.7亿相近。“今天晚上还能买上,明天就说不准了。”4月25日晚上,一位太平人寿销售员工这样告诉客户。关键是,该产品在上市之日就宣布于5月25日退市,疯狂销售仅仅一个月。此款产品亮点是,3年交首年末现金价值达到保费的87%,第二年93.3%,第三年96.2%;保单贷款可达95%。

  不过,太平人寿的“激进”并非一朝一夕。其于去年9月上市的“南水一号”附加万能险,成立半年以来月度年化结算利率均为5%,可能是所有寿险公司中的最高水平

  而无论是太平人寿的先行一步,还是新华保险的随后跟进,两家公司无疑都意识到“类信托”保险理财产品在银保渠道的“火力”,并愿意尝试变革。

  银保发力之忧

  其实,“类信托”保险理财产品指的是保险公司发行的与诸如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具体资产项目挂钩的产品。但是不同之处是,保险理财产品至少有2.5%或1.87%的保底收益率。

  一位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证实,该公司银保渠道的万能险产品收入中,就投资了一部分信托产品。“但是投资占比不大,一是不能超过30%的监管规定,二是如果投资成本过高的话,也不敢介入。”这位精算师说,“成本费用率超过8%的信托产品,我们一般会放弃。”

  数据显示,2013 年前四个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微博]、太保人寿、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356 亿元、652.77 亿元、369 亿元和379.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5%、14.7%、-2.6%和-9%。明显好于前三个月的增速。

  保险同业交流的数据显示,在4月份银保新单(含期缴)方面,中国人寿最高78亿元,生命人寿41亿元,人保寿险28亿元。“二季度保费预期企稳回升,寿险保费复苏在途中。”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认为。他分析,4月寿险保费增速得以改善主要在于银保渠道销售改善:如银监会8号文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对银保渠道压力减轻;此外,资产挂钩产品销售,容易拉动保费;而一季度保费收入低预期之后,保险公司在第二季度加大了推动力度,最后则是基于对公司现金流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退保和满期给付压力下,保险公司需要保持保费规模维持现金流。”上述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说。这可以解释,除个别大公司之外,一些保险公司为何改变销售策略——重回或维系银保渠道,推出资产导向型保险理财产品。

  申银万国[微博]分析师孙婷认为,作为资产导向型产品的新华保险“精选一号”,将不低于90%的资金投资于特定创新金融产品项目,项目每年预期收益率不低于5%。但因万能型产品不能计作保费收入,因此对总保费无显著提升作用,公司旨在维系银行渠道和获取客户资源以作二次开发。

  根据对市场上寿险产品的追踪,兴业证券分析师张颖预计4月份寿险总保费的相对稳定,其增长主要来源是银保渠道,银保产品易于达成规模,但对价值贡献有限。

  而“经历3、4 连续两月的增长之后,后续月份行业的增长态势仍待进一步确认。”张颖认为。

  另外的担忧是,银保渠道类似产品的“含金量”较低,险企销售成本高,有时甚至需要赔钱挣吆喝。这会极大消耗险企的资本金,恐怕伤害其内在价值,且对中小保险的风险控制能力形成考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不雅视频案赵红霞或被诉为从犯
  • 体育国米官方宣布解雇斯帅 新帅上任签约2年
  • 娱乐张歆艺杨树鹏幸福贴面晒结婚证(图)
  • 财经国务院明确年内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
  • 科技iPhone新操作系统或转向“平面化”
  • 博客年薪超过20万家庭在北京算不上中产
  • 读书匪我思存演绎豪门虐恋:裂锦(全本)
  • 教育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 育儿月嫂喂产妇罂粟称婴儿吃母乳后睡得多
  • 姚树洁:货币超发加剧贫富分化现象
  • 苏鑫:40岁以后创业如何起步
  • 谢百三:目前中国股市比经济要强
  • 张明: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八大迷思
  • 罗天昊:中国要学会做带头大哥
  • 姚树洁:在中国难成中产阶级的原因
  • 林起: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再宽松
  • 叶檀:短命建筑折射有GDP无财富
  • 徐一睿:核电站成本低是个骗局
  • 李光斗:第一季度广告数据透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