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华求职非法打工增多 每年查处2万(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9:37 瞭望东方周刊 | |||||||||
朗盛集团全球人力资源总监刘峥嵘先生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公司在招人时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应聘者本人的经历和能力,其次是应聘者的要求是否和公司的需求相匹配。如果这两个方面符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没有区分,都可以。我们关键是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的。”“公司有很多外籍员工,因为我们公司比较看重外籍员工的海外经验,他们会有一些本地员工所没有的经验。但这个东西会因企业的要求而有差异,还要看岗位的具体要求。”菲利普中国投资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经理萧鸿告诉记者。不过,也有人表示,随着外企本土化战略的推进,今后公司招聘外籍员工的人数会越来越少,重点培养本地员工为主。这方面,突出感到竞争压力的一方反倒是洋打工。与洋打工构成最直接竞争关系的是“海归”。《中国大陆百富榜》创制者英国人胡润告诉《嘹望东方周刊》:“以前英国人要在中国找个好工作可没现在这么难。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海外留学,他们归国后在一些高端岗位的工作很多都比外国人来得优秀,因为他们熟悉本土环境。”在报酬方面,外籍员工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都是高薪。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薪酬顾问透露,企业聘用外籍员工,要看实际情形而定。如果是国外总公司派到中国分部来的外籍员工,比如美国公司总部过来的员工,其薪酬要按美国国内企业的标准来制定,还要加上派驻中国的津贴等,但如果是在中国招募的,薪酬标准则和中国国内的标准一致,报酬和中国员工相差不大。据北京外企太和顾问公司对部分在华日资企业的调查表明,如果不计津贴,一般日籍管理人员平均年薪7万至9万元人民币,中级管理人员1l万至16万元人民币,高级管理人员19万至22万元人民币。这和外企里的中方管理入员工资相差不多。为保护中国人就业把好关在不少外国人来华寻求就业机会的同时,中国国内的就业压力却在日益增加。仅每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完成就业率超过70%。如果大量外国就业者来中国“淘金”,会不会抢了国内就业者的饭碗呢?中国就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机构对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影响、现状等进行研究。不过,他个人认为,和中国本土几亿人的就业大军相比,“老外”求职者在人数上不构成太大威胁。 据姚裕群介绍,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的就业规范:任何国家在雇佣外籍人士方面,一般对一些有优势地位的专家和紧缺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在相对缺乏的底层工作方面,对外籍求职者都有“默许”。例如,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留学生在日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就不怎么干预。但是,对本国人数较集中的一些行业,很多国家都对外国求职者保持警惕。一般而言,都是首先考虑本国劳动者的利益,不会全部开放本国就业市场给外国求职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