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上风生水起,投资中几经沉浮,与现实的博弈,化作笔尖的锋芒,写出了《人民的名义》巨作。当文学撞上资本,当知名作家遭遇顶级财经人,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细听关于投资致富风雷交汇的声音。
“市场存在先天缺陷,认为机构理性,散户非理性。其实不是,最后导致市场风险的,都用别人的钱弄事的。”
“商业地产风险很大,或许铺子本身就是开发失败的,开发商卖给你砸在你手里,卖不出去砸在他自己手里。”
在金丰投资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周梅森曾怒写三封公开信,成为股改以来公开叫板上市公司股改方案第一人。
股市的野蛮生长还在持续,常常二十多个涨停板仍未结束,好的股票还有第二波,可能超过新高,甚至翻倍,很多人就愿意来赌。
无论是热情参与生活的周梅森,还是冷静洞察资本的水皮,或是老骥伏枥的矫健、风头正劲的李路。他们都曾在资本市场里摸爬滚打,虽然有不一样的起伏与波折,但在整个国家狂飙突进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让自己在参与中读懂行进中的国家,在财经现象与社会问题的呐喊、甚至批评中,向人们发出更有价值的声音。
矫健陷入产权商铺困局,水皮指出做地产的人,本身也讲会盖住房的,不算什么,小学生。会盖商业地产的,会忽悠商业地产的,那才是研究生。
文学都是源于生活,《人民的名义》中的蔡成功没能还上山水集团的过桥贷款,赔上股权的故事,实际上源自于周梅森自己的投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