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高温限电下的川渝电动车主:充电桩成新型社交货币

2022-08-26 19:39:4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略大参考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略大

  来源/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这应该是川渝人民经历过的最热夏天。

  近一个月的高温、无雨、限电,将1.15亿川渝人民,送进Hard模式。一冰难求、风扇自由,成为川渝地区人畜皆宜的现实和渴望。

  对于上述地区的电动车主而言,时不时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又为炎炎夏日增加了一丝丝疲累。

  相比于东北电动车主,在低温寒冷天气下,立即掉电的一站式“趴窝”模式,高温下少电的电动车主,将“缺电”的整个过程,控制的缓慢而慎重:关掉空调、关掉音响、关掉通风,关掉一切耗电且无助于前进的功能。以极低的车速,缓缓的驶向最近的充电桩“续命”。

  然后,发现要排队,还是好几个小时的排队。因为限电,许多充电站暂时关闭。那些继续经营的,就成了点缀在沙漠里的绿洲。

  自家有充电桩的车主,理解不了“绿洲”的宝贵,而对于没装充电桩的电动车主而言,寻找充电桩,成为他们在这炎热夏天中留下的故事切片。

  另外,为了充电5分钟,还得social几小时。

  电量3%,深夜冲进邻居家车库

  至少在川渝地区,“我有家充”变成了社交产品,一周前,阿北进入了这个社交圈。

  8月19日晚上,阿北在小区的业主群里发了一条询问:大家知道周围哪里有充电桩吗?

  很快,有人回复:我刚去隔壁小区用完家充,我帮你联系下对方。

  半个小时后,阿北一边和对方打着微信电话,一边在指引下将车驶进了对方的车位上,当时电量余额3%,寻找充电桩用时1小时。

  阿北今年29岁,5月,他喜提人生中第一辆车:比亚迪元p,成为成都今年上半年,新增的7.17万辆电动车的一份子。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住在老小区,暂时没办法安装家用充电桩。不过这没有冲淡阿贝提车的喜悦,毕竟2022年的成都,大部分商圈已经配套了充电桩。

  在阿北的规划中,和别人聊业务的空隙里,车已经在楼下充好电了。作为建设单位的员工,阿北大半的工作都在拜访合作方,而充电也确实如阿北所想,在商圈里充满电,再开车回家。

  但自从成都进入限电,工程停了,但阿北更忙了——为了能在恢复供电后赶工期,阿北需要在这段时间和不同的供应商提前做好原料确认和项目规划。8月19日当天,阿北拜访了三个合作方,从居住的成华区出发、前往天府新区、再到锦江区,最后回到成华区。

  回家路上,电表开始告急,阿北开着车寻找了近一个小时,没有找到可以正常使用的充电桩。后来他知道到那是成华区全天24小时,关闭三分之二充电桩的第一天。而在未来,类似的情况还会持续几天。

  电量仅剩不到10%,充电桩在不可预知的地方,家则在半小时的车程外。当晚成都的温度30度,开着车的阿北有点分不清自己是因为高温流汗还是因为着急留下了冷汗。

  他关闭了空调和音响,向家的方向驶去,试探性地在群里发了求助信息后,阿北做好了打车跑业务的准备——在高温下等车,那是当晚另一件让他头疼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在隔壁小区找到了拥有家充的热心人。当晚,他将车停在了对方车库里,第二天早晨7点再步行去取车,并付给对方100元的报酬,尽管对方表示用不了这么多钱,但阿北还是坚持转账。

  除了真心感谢,阿北也想着,在之后的几天,自己很有可能会再次上门打扰。至于新能源车,阿北觉得买车的前提是,先住进能安家充的小区里。

  40度不敢开空调

  周一是网约车的传统高峰期,在成都的滴滴司机老仁早上七点就准时出车,准备好好跑一天,多赚点钱。

  老仁的运气不错,上午连续接了几个远单,刚到两点,老仁的账户就进账了220块钱,远超平时100多元的收入。

  心情不错的他准备吃个午饭,休息一会。对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大多司机都会压缩午饭时间,没准就能多接两个单,多挣几十块钱。

  不过自从开上了新能源车后,老仁的午饭时间便省不下来了:“我十分钟就能吃完,但车得‘吃’半个小时。”

  在郊区的一家饭馆酒足饭饱后,老仁开始给自己的车找“饭馆”,也开启了自己一天的不幸。

  尽管已经提前知道了限电情况,但老仁还是没想到充电竟然如此艰难:“我在附近连续找了五家充电站,但只有一家能充,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老仁找了仅1个小时,车的电量也从60公里下降到了40公里,越找电越少,越找心越慌。

  为了赚钱,司机可以一天不吃饭,或者进入“百公里一个馒头”的低能耗模式,但车不行。预感不对的老仁当机立断,踩上油门直奔充电资源更丰富的市区寻找充电桩。那几天成都的最高温度超过了40度,但电量让老仁不敢开空调,一路上汗流浃背的继续寻找充电桩。

  坚持了两个半小时,电量已经见底,衣服也被汗水浸透,老仁才终于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充电站。这里的队伍排到了两条街之外。不过比起刚才望不到头的长队,这里的排队人数已经算宽松,前面不断开走的车也让老仁看到了希望。在经过70分钟的等待后,老仁的车终于充上了电,不过电充完,晚高峰也快结束了。

  充电枪插上的一瞬间,老仁立马开启了空调,不同于往常有优惠电价的深夜和中午,在经过漫长的找电过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晚高峰。400公里的续航花了老仁60块钱电费,是平时的一倍,算上少跑的时间,老仁至少白干了半天。

  他吐槽道:“这一天过的,少跑了一个下午,还充了高价电。”

  不过仅仅是耽误挣钱已经算是幸运了,老仁的另一位同乡老五的车干脆成了废铁。

  老五是一名普通的新能源车主,他所在的社区的排队景象更为壮观,密密麻麻的车队,仿佛一个巨型的露天停车场。

  老五从下午六点开始排队,直到凌晨两点也没充,眼看着排队遥遥无期,车即将抛锚,被逼无奈,老五只能请拖车,把车拖回了距离成都40公里以外的老家,用家里的慢充给车回血。老五感慨,偌大的成都,却没有一个给他充电的地方。

  老五的保险里享有拖车服务,但开车小心的他从来未用过这项服务,他从未想到第一次拖车竟然是因为充不上电。电量原因的拖车不算事故,并不会影响老五的保费,但他为了拖车专门请了事假,充完电还要把车从40公里以外的老家开回来,也是费时费力费钱。

  在生活里,老五是个键盘侠,作为一名狂热的电车信徒,他曾多次和油车爱好者展开网络对线,不过拖车的经历让他有了一丝反思。

  老五又想起了蔚来CEO李斌说过的一段话:“说实话我就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大家还买油车。除了能闻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

  老五还想起了一件事,支援四川的充电车,都是烧油的。

  手机晒到自我保护

  开出租车的老俞喜欢在重庆江北嘴一代晃悠,国金中心、江北金融城,都是上客的好地点,娱乐购物和深夜加班的人群,构成了他前半夜的主要客源。

  这些深夜坐车的乘客,往往不爱讲话,老俞也可以安静的开车。金融城工作的人,通常住在附近。国金中心的乘客,家远的基本上坐轻轨,能打车的乘客,有时候转场去建设路,观音桥,一般也不超过10公里。

  送完乘客,然后沿建新东路北上到茶园充电,老俞最常去的充电站,晚23点到早7点,电价5毛4一度电,充一次电也就15块钱,而且2小时以内不收停车费。有时候平台派单远,只要能坚持老俞还是愿意开到茶园充电、便宜,他最低的一次纪录,加上平台补贴,充24度电,只花了8快左右。

  但最近这种想何时充电就何时充电的自在,变少了。

  重庆超一个月没下雨, 顶着40多度的高温天气,出门走两步,就是一身汗。老俞近期生意挺好的,烈日高温,人们依靠步行走不了太远,或者说根本不想尝试步行。

  本周疫情之后,重庆的轻轨,部分站点停止运营。打车出行的需求顺带多了一些。一天下来,扣掉各项费用,高峰期能赚到500块钱。不过跟洪崖洞外的黑车司机相比,老俞觉得自己“日薪”不高。

  高温天挣的钱,带着酸酸咸咸的体味。老俞在车里,即便开着空调,后腰的位置也总是有汗,潮乎乎的。架在支架上的手机,会收到“设备温度高,开启高温保护”的通知,手机反应变慢,导航功能、接单功能反应都不够迅速,手机也充不上电(至少老俞这么认为)。后来,老俞把手机支架,夹在空调通风口处,情况好了一些。但是下午强光时刻,他还是有些担心。

  高温也改变了他的作息习惯,或者说是重庆人民的作息。以往老俞晚上收车之后,会去充电,再回家。但最近他回家的时间可由不得自己。收车后,排队充电的时间变长了,排队两小时,充电两小时,都算好的。他常去的茶园充电站,晚上排队充电的电动车主很多。最夸张一次,他看到北城天街的二车道被排队等候充电的电动车主占满了,一直排到转弯处。

  去何处充电成为营运车主,每日出车的变数。老俞收车之后的充电地点,越来越偏向城北,过了渝北区,但也不敢开太远,有疫情。他不想因为充电,变成橙码。

  夜晚开车,街道两侧只剩路灯投射下的光亮。老俞近期看到最亮眼的招牌是“松山医院”,不过,医院一楼的门诊部是没有光亮的,只有四层的几间屋子有亮光。整个医院最醒目的就是那块儿招牌,红色、刺目,在暗色的夜景中,诡异的突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