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从代工厂到“宁王”:宁德时代“踩点”二十三年

2022-07-26 15:13:4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壹DU财经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晓加

  来源: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钠离子电池,宣称要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在2023年实现全面量产。这也预示着,假如进展顺利,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高昂售价现状或将回归到一个正常值,这对行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熊树生曾表示:地壳中钠储量达2.36%,而锂储量仅有0.002%。钠电池可以通过采用相对廉价的铝替代铜作集流体来降低制造成本,成本约为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行业人士普通认为,钠电池的选择可以看作是宁德时代面对市场发展和需求不断储备下一代产品、为未来增长做准备的体现。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用了23年。这在中国商业历史中并不算快,甚至有点“慢”。

  但慢有一个好处,就是“出细活”,并且,“根”扎得足够深,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01

  是“宁王”也是“踩点王”

  时针拨回1999年,时年31岁的曾毓群与梁少康、陈棠华筹集了250万美元,在香港创办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主营消费类电池。

  2004年,ATL进入苹果iPod供应链,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最赚钱的电池公司。并且,在几年时间里,ATL相继拿下了多个知名厂商的订单。很快,随着国内手机行业的大爆发,ATL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在手机市场上打下了一片天。

  2007年,ATL董事会决定——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将生产与研发基地由东莞拓展到外地,这也被内部称为“二次创业”。

  彼时,包括山东、江苏、贵州等纷纷抛出橄榄枝。但最终,ATL选择了GDP只有470亿元、被外界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的福建宁德。

  这与曾毓群的乡土情节有关。曾毓群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是家乡领导的诚意、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软环境的创设,最终打动了公司的高层。”

  但当时宁德的情况并不好。建市第7年,经济处于福建省的最末位,在极其有限的经济总量中,第二产业的占比仅为38.1%。

  回到家乡的曾毓群决定建设锂电池生产项目。2008年,ATL将一部分产能迁到宁德。管理人员也从一个月来一次,过渡到了一个月来两次,最后干脆就留下来了。

  此时的曾毓群敏锐地觉察到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机会,很快将动力电池部门从ATL独立出来,成立了宁德时代。随后的故事,就是宁德时代与宁德这座小城的起飞史。

  在壹DU财经看来,从手机电池到新能源电池,宁德时代踩准了时代的节奏。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为仅为1.28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4万辆。经过8年的发展,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36.6万辆和136.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110.5万辆和111.5万辆。

  同时,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2030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如果说从消费电池到新能源电池,宁德时代踩中了电池的技术路线快速成长,那么赶上政策红利则让其快速“称王”。

  2015年,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发布了符合条件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录。进入目录,搭载其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企才能获得补贴,反之则不能。当时,市场上的LG化学、松下等知名外资电池企业都不在目录里,无法在国内大展拳脚。这给了宁德时代绝佳的抢占市场的机会。

  第二年,我国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纳入补贴政策考核中。

  彼时国内唯一从事三元锂电池研发制造的宁德时代,便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宁德时代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锂电池销量分别为2.21GWh、6.81GWh、11.85GWh,其中2016年锂电池销量暴增208%。

  2017年,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迎来了企业的风云时代;2018年6月,宁德时代上市,股价一路上涨。三年后的2021年6月,宁德时代进入“万亿俱乐部”。

  02

  “极限制造”的核心资产

  宁德时代的新大楼,外观像极了一块巨大的锂电池,这在锂电小镇里非常显眼。

  扎根宁德的宁德时代,创造了惊人的宁德速度:平均1.7秒,就有一个电芯在宁德时代下线;平均2.5分钟,就会产出一个电池包。

  到了2020年,全球每销售4辆电动车就有1辆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

  本月4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5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达33.7 GWh,同比增长58.4%,连续23个月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宁德时代以33.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速有所放缓的大环境下,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依旧保持着逾100%的增速。

  宁德时代是如何造电池的?答案是“极限制造”。

  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魏奕民表示,宁德造电池需要“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将其拆分成各要素进行解构分析,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办法。”

  例如行业里一般会通过添加剂来改进电池的性能,但添加剂的选择就比较有讲究了。少则2种,多则将近10种,这就需要厂商在诸多组合中找到最优解。“这是宁德时代的核心机密,掌握全部配方查询权利的人并不多。”魏奕民认为,对锂离子电池而言,正极和电解液是非常核心的技术,尤其是电解配方,这是公司最高机密等级,也是各家公司的“秘籍”。

  对于外界极为关注的电池着火隐患,宁德时代的选择是不断改进材料和电芯。魏奕民介绍,如果电芯内部产生了大量气体或热量,或通过安全阀门迅速把热量释放出来,或自动阻断充电过程,把失控过程冷却下来。

  但光做到“停下来”还远远不够。宁德时代的前瞻性还在于针对系统中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热扩散风险,单独研发的“消防”措施——一旦发生了热失控,系统可以自动扑灭这些危险的“苗头”。相当于说,即便单个电芯发生了热失控,也可以将影响控制在一个小范围,整个模组不至于一起发生热失控。

  “其实大家不要只看到电池厂商的感性投入多少,虽然这个很重要,但最影响生存的还是制造安全。”魏奕民认为,宁德时代力求将产品缺陷率从ppm(百万分之一)级别优化到ppb(十亿分之一)级别。

  “好的技术需要好的制造”,近乎严苛的“极限制造”理念,带来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宁德时代稳坐新能源电池“销冠”的重要原因。

  如今,宁德时代已经拥有福建宁德、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广东肇庆以及青海西宁在内的五大国内生产基地以及一个位于德国图林根的海外生产基地。

  这六大生产基地使得宁德在2025年前具备了389.5GWh的自有总产能。如果算上与五大车企分别建立的合资工厂,宁德时代在2025年前的总产能将达到486.8GWh。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宁德时代的“发家史”,正好赶上了国内动力电池的需求大势,在产品和产能上都形成了依靠于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曾毓群和他所带领下的宁德时代,无疑是观察当下中国汽车业的重要窗口。

  当下,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升级的大势已十分明朗,或许宁德时代的看头并不在前23年,而是未来的20年到30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