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韩希言 张旋 洛重阳 编辑/呦呦
来源:铅笔道(ID:pencilnews)
4个月3次爆出裁员,知乎视频的2022开局不利。
最近一次是4月19日被爆视频运营团队裁撤60%,视频总负责人离职,整个部门不再是一级业务部门。
尽管知乎对传言的态度是一贯的否认或者打太极,但是众多被裁员工的媒体上的爆料,却让人不得不相信:知乎视频,可能真的出事了。
从2017年知乎允许用户上传视频至今,知乎视频已经走过了近5年的时间。尽然有平台花大钱力推,短视频对于当前的互联网传播来说也是大势所趋,但知乎视频却似乎一直与自己的用户和平台水土不服。在知乎问答上,甚至专门有一个热门回答叫做,“如何屏蔽知乎视频?”
学完抖音学B站,学完B站学小红书……如何让知乎的核心价值与商业化步伐结合起来,如何提高社区氛围的满意度?系列问题摆在知乎面前。
-01 -
对视频“爱得深沉”
2022年才过去4个月,知乎视频已经3次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首页。
第一次是今年2月,有知乎前员工爆料知乎正在裁员,主要针对的就是发展不理想的视频部门,“几乎裁员一半。”知乎当时的回复是,“视频是知乎内容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2022年将持续发力视频领域。”
第二次是3月,又有市场传闻说,知乎要整体放弃视频赛道。这一次知乎的回应是,“知乎不存在裁员动作,知乎视频相关核心业务的招聘一直在进行。”
第三次来到了4月19日,又有爆料称,知乎视频总负责人蔡林已离职,部门裁员人数约为40人,占视频运营团队的60%,视频部门也不再是一级部门。
“公司的特色一直是高层战略失败,全部是下面的人背,知乎视频失败了,裁掉了很多试用期都没过的员工。”一位刚刚离职的知乎员工在脉脉平台上表示,知乎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计划裁员,通知裁员的第二天就已经对员工进行通知离职,且离职人员的补偿金全部都是N+1。
对于裁员真相,铅笔道试图联系知乎进行确认,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与此同时,4月19日,有知乎相关人士对财经媒体表示,“视频是知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2021年,知乎通过视频回答,联合创作和多场景的视频内容推荐,推动了知乎的媒介升级。而2022年,知乎也将继续在视频领域发力,不断改进。目前没有裁员的计划,而且欢迎视频行业的优秀人才加入,特别是产品,运营等岗位。”
尽管知乎对外的态度是一贯的否认或者打太极,但是众多被裁员工的媒体上的爆料,却让人不得不相信:知乎视频,可能真的出事了。
优质的图文内容,一直是知乎的护城河。然而,2017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席卷了互联网行业,各个平台也都在向短视频这一热门领域靠近。一直高冷的知乎也不能免俗,也是在这一年,知乎开始支持用户上传短视频。
但对于当时的知乎来说,短视频只是知乎这个平台新增的一个功能,并不起眼。随着短视频的热度和普及度越来越高,自2018年起,知乎开始不断的在短视频上“下功夫”。
视频的地位在知乎越来越高。这一年,知乎对自己的App页面进行了改版,在原有“关注”“热榜”“推荐”的结构上,新增了“视频”专区专门用来展示精选视频内容。但是最初的短视频改版,也只是官方推送,如果用户不点击,就不会刷到短视频。
为了改变这一模式,知乎继续将视频产品与功能进一步升级。2019年,知乎在APP中加入了“视频回答”入口,在相关的问题下会有相关的短视频流,这样的改版,让用户在知乎的主界面上也可以频繁看到短视频的出现。
仅仅是让用户看到短视频是不够的,短视频制作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用户的点击率和流量。2020年5月,知乎为了招募更多的优质视频创作者,推出了创作者招募计划,提供了50亿曝光流量,亿级涨粉资源等扶持计划。不仅仅如此,知乎还鼓励用户自己创作短视频,在同年10月,知乎推出了视频专区,上线了图文转视频等视频创作工具。
2021年,知乎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项目能力,在10月份推出了图文与视频内容的联合创作模式,并对平台的版本继续进行了改版,在改版后的平台里,“视频”与“推荐”“热榜”一同成为了App三大一级栏目。
这些年,知乎对短视频情有独钟,把短视频从一个不起眼的功能变成了推荐栏的主角。直到现在,只要打开知乎,无论是网页版还是App,也都不可避免的会刷到短视频。
- 02 -
两头不讨好
知乎大力推视频,奇迹却没有发生,因为数据会说话。
在知乎最新的财报中显示,知乎视频月度平均视频上传量同比上涨211%,视频创作者人数同比上涨33%,视频消费用户在DAU(日均活跃用户数)中的渗透率超过45%。
“但一直没有公布视频的绝对数量,只强调增长幅度。”有媒体发出这样的质疑。
除了数据讳莫如深,知乎视频上线的这几年,不管是在用户端,还是创作者端,表示反感的声音都越来越强。
在“如何看待知乎推荐越来越多的视频?”的问题下,有270条回答,“不适合”是多数回答的中心思想。在多数用户看来,知乎做视频,与其“高质量文字问答平台”的定位不符。
脉脉上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更是直言:“知乎根本不懂核心人群的画像,来你知乎就是看文字型内容的,段子、故事、硬核还有建政。结果你硬是要推广视频,我们要看视频的话,去B站抖音不香么?你知乎有什么内容资源优势?”
知乎答主林大路也有类似看法:“知乎的优点完全在文字上,可以辅以长视频对苍白的文字做解读,用大量资源来鼓励创作者。而不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除了与平台早期积累的用户心智不符之外,视频内容本身的低质、低俗,也是知乎用户反感的主要原因。
比如,知乎平台推荐的许多视频内容,给人的感觉只是为了做视频而做视频,本质上并没太多增量价值,反而增加了用户信息获取的成本。一位用户吐槽道:“明明可以直接上文案的,为什么一定要视频!!?文字,我可以先走马观花一遍确认内容是否感兴趣。现在,我根本来不及看完整段视频!”甚至有用户喊话:“警告各位我关注的大V,你们再发视频,我就取关你们,谢谢!”
大量低俗视频被频繁推送至首页,则进一步拉低了平台的调性。一位知乎用户称:“你要做视频就做,大势所趋也可以理解。但能不能坚持高质量的定位,把流量集中在干货视频内容上?不要满首页推荐那些露大腿跳舞、搞笑、出乖露丑的视频?”
与此同时,在知乎2020年开始大举扶持视频创作者的同时,许多图文内容创作者的权益却被“误伤”。网络作家“流浪的蛤蟆”曾在2021年发布回答来控诉知乎:“文字版回答被降权重,至少几百人跟我说,看不到文字版回答,我尝试转文字为视频,用视频给文字引流,今天被扣了搬运冒用的帽子,封杀了视频权限。”
另有知乎答主也叫屈:“从前的科普答主们查资料、码干货,费心费力,给知乎创造的流量,现在全被用来扶持视频up主了,传统的图文答主拿到的流量少得可怜。而一位视频up主,主页一条回答都没有,3篇文文章,12条视频,居然有60多万粉丝。而那些各话题下最活跃、最受欢迎的优秀答主,穷年累月,贡献了数百上千条回答、几百万字的图文内容,也没几个能到60万粉丝的吧?”
曾经,“985聚集地”“知识精英圣地”“年薪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等是知乎的标签。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曾表示看来,知乎最大的护城河就是定位较高的用户群体。而近几年,知乎的社区生态逐渐变了味儿,尤其是跟风猛推视频业务,更是在用户端和创作者端落得一个“两头不讨好”的局面。知乎苦心经营积累多年的壁垒,似乎也在开始崩塌。
- 03 -
知乎如何“慢下来”?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周源曾说:“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质量。”
但是在四年后再看看,知乎的做法似乎与其背道而驰,知乎不仅为了商业化开始以质量换流量,也渐渐地丢失了自己独特的立足之本。
一位投资人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评论知乎,“知乎内部对视频报以过高的期待,认为这会是其商业化的重要基石。”
目前,知乎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付费会员,而前两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硬广与软广”。拓宽收入渠道、减少对广告的依赖,拥抱视频,便是知乎的选择。
虽然在知乎的最新财报中显示,视频类内容已经占据知乎用户消费的半壁江山。但用户的口碑也跟着急转直下,这无疑损伤了知乎的根基。
一位知乎自身用户对铅笔道表示,知乎刚开始上线视频内容的时候,自己极度不适应,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觉得知乎在不务正业,“知乎都可以改名叫做‘小蓝书’了。”“这不就是个低配的抖音或者B站么?”
“想法,答案,文章三大动力,才是知乎的核心价值,别学这学那儿,你学不会,知乎这点老底,别人也学不来。”50万粉丝的站内大V“楠爷”曾如此点评道。
有业内人士提到,如何增加解决用户在知乎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的能力,可能才是真正让知乎商业模式鲜活且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要解答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复盘一下知乎的发展史,为什么它现在在中文互联网上能有一席之地?这得益于其一开始的低门槛图文创作与问答模式。所以在用户、答主这两端看来,适合知乎的只有问答、想法和文章这三款以文字为核心的产品。用户不需要复制品,尤其是二流复制品,用户需要差异化的商品。
近些年来,知乎都在于社区氛围与商业化之间摇摆不定,社区的商业化一直都是个老大难问题。不论知乎还是小红书、B站均是如此,都处在破局与探索的过程中。关键的是,过快的商业化现在让知乎逐渐内忧外患。
知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最近,周源在电话会议上表示2022年的战略重点是“生态第一”和“减亏”,他提到,2022年知乎将在用户的数字增长和收入增长背后,关注社区氛围满意度、创作者体验等指标。
好在就目前的知乎而言,它并不差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知乎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74亿元。此外,不久后,知乎即将在港股双重上市,会更有利于知乎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
如今,知乎是时候放慢脚步了。有时候,做一家“慢公司”或是“小而美的公司”,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