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余凯决定不当CEO

2022-03-29 14:02:4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智能车参考   
△ 余凯在电动汽车百人会演讲△ 余凯在电动汽车百人会演讲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贾浩楠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国产自主车规AI芯片一哥——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不是CEO了?

  刚看到这个画面,我还以为是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闹了乌龙…

  结果万万没想到,余凯现在还真不当CEO了。

  这是啥信号?

  余凯新头衔

  商业公司的CEO变动,向来不是小事。

  要么是主动为之,比如比尔盖茨,主动当“首席架构师”,或者谷歌创始人,不想被公司运营所累。

  更多是被动不得已,乔布斯,当年就是被赶走的。

  地平线属于哪种?

  具体还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被动的那种。

  而且从地平线内部风声来看,“不当CEO当首席科学家”还是余凯主动提的。

  为什么?

  有一个说法是因为业务进展顺利,芯片商业落地的阶段性任务卓有成效,战略领先地位也很明确,创始人在“首席执行”上的优先级,没有那么高了。

  据说在地平线2022的年会上,余凯强调最多的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醒全员技术立业,技术公司的壁垒必须是技术。

  这……多少有点凡尔赛。

  毕竟AI造芯也好、自动驾驶芯片公司也好,挑战首先是把芯片造出来、其次是卖出去……这是生存问题。

  但按照余凯表露的重心,地平线在思考的已经是发展问题。

  总之,虽然是title的变化,但背后依然不简单。

  可问题是——

  余凯能当好这个“首席科学家”吗?

  放2016年,这不是啥问题。

  但在过去6年的地平线创业进程里,CEO余凯出镜太多、行业大小活动上讲了又讲,技术性一面都快被忘光了。

  余凯做首席科学家,不是问题,甚至可以直接说在回归本职——地平线不就是一家科学家创业的公司么?

  余凯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创办地平线之前,余凯一直被当做世界级AI大牛认知。

  先说几项硬指标。

  余凯在深度学习,特征学习,贝叶斯学习,高斯过程,推荐系统,图像识别,图像检索等领域多有建树,在著名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高质量论文,被引用达20000次以上。

  另外,他还是众多计算机顶级会议(如NIPS, ICML,SIGIR, KDD, IJCAI等)程序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杂志(如JMLR, TPAMI, MLJ, TNN, TKDE等)和美国国家自然基金NSF的专家评委。

  而他在学界的经历,“首次”和“开创性”这样的标签更多。

  美国NEC研究院时期,余凯领导的团队是全世界5个最早开展深度网络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其余的4个团队负责人,都是如雷贯耳的AI泰斗:Bengio、LeCan、Hinton、吴恩达。

  图灵奖得主、AI三巨头之一的Bengio在个人网站上,也把余凯作为深度学习重要人物列出。以及据说吴恩达加盟百度,就是余凯牵的线搭的桥。

  产业界,余凯有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等等公司的经历,主要职责也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文本挖掘,多媒体检索、视频监控,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产品技术研发。

  2012年,余凯加入百度,负责百度在语音,图像,音频等领域面向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技术研发。百度如今众多AI应用,包括人脸识别、OCR、语音检索等等,最早都是在余凯领导下立项研究的。

  而他在百度最重要的成果,是作为常务副院长(李彦宏亲任院长),从0到1推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 IDL)。

  IDL既是百度,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研究机构,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如今国产AI框架平台飞桨、中国自动驾驶的领头羊Apollo,最初都是IDL下的一个项目组。

  而从IDL中,更是走出了日后无数活跃在AI、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者和Leader…

  余凯的职业生涯,一路都和技术科研密不可分,还是世界范围内AI领军人物。

  首席科学家,余凯很合适。

  地平线业务日常,谁来管?

  余凯不做CEO,地平线业务怎么推进。

  目前来看,这似乎不成问题。

  早期外界对地平线做芯片的实力有过不少质疑。

  不过现在,地平线的自动驾驶芯片J3已经出货超过100万片,获得40多个车型的前装定点。

  最新的J5芯片发布时,更是吸引了国内多家主要车企签约合作。

  另外6个月前,原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博士加入地平线,并任职总裁。

  陈黎明在博世工作26年,曾任博世集团高级副总裁,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推进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各项在华事务。履历和能力,都放在那里。

  而余凯老师这波“后撤步”,还多少有点唯才是举的胸襟和气度。一家公司或一个组织对人才最大的礼遇,不就是没有“天花板”限制吗?

  当然,在地平线之前,也并非没有这样的案例。

  但更多的公司创始人,都是到了IPO上市前后才执行这样的安排的。

  一方面是业务稳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超然看待公司的机遇和未来了。

  地平线这波,有点意思~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