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王小川走过互联网群星闪耀的年代,把搜索的梦留给了腾讯

2021-10-21 17:30:24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商业与生活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朱晓培

  来源:商业与生活(ID:xiaopeizhu8)

  “告别过去,告白未来。山海远阔,向新而行。”

  2021年10月15日,是搜狗正式并入腾讯的日子,也是王小川正式卸任搜狗CEO的日子。他在给搜狗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自己与搜狗正式告别,将“去追寻一份迟到的爱情”。

  这封信看起来云淡风轻,但却难掩落寞。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曾经的搜狗对王小川的重要性。而他自己更公开表示过,“搜狗就是我老婆。”

  可以说,过去18年,王小川将所有的感情和精力都放在了搜狗上,甚至不惜为了搜狗去对抗自己的老板张朝阳。然而,奋斗了18年后,搜狗最终成为了腾讯看点下的一个分中心,而王小川也只保留了一个腾讯集团顾问的头衔。

  没有人会轻易选择“离婚”,除非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王小川告别搜狗,究其原因,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狗没有讲出新故事。

  王小川失去了搜狗。他在内部信中说,“往后二十年,希望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尽一份力。”委婉的暗示了自己也彻底了告别了互联网创业。

  按照收购价,张朝阳与搜狐合计套现约13.68亿美元,王小川套现1.94亿美元,合计12.6亿元人民币。如果从财富回报上看,卖掉搜狗的王小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毕竟,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就是,“学成文武艺,卖给BAT。”

  但是,对于一家努力做到了上市的公司而言,卖身却算不上一件值光荣的结局。

  就像他的第一个的老板陈一舟一样,王小川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大繁荣。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过程,曾经闪耀的明星没能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了互联网领域里一名匆匆的过客。

  01

  群星闪耀

  “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999年的上半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三的学生王小川,喜欢睡午觉。作为一个新型领域,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稍显平静——腾讯、搜狐成立不到一年,要到当年9月才会出现一个叫做阿里巴巴的公司,至于百度李彦宏还没有启程回国。

  但是,从麻省理工学成归来的陈一舟,见过了大世面。他找到了武汉大学的同班同学、当时在金山工作的雷军。在雷军的捷达汽车里,陈一舟说自己想要做中国的第一个实名社交网站ChinaRen,吸引年轻人来里面聊天,做个人主页,然后自己可以向这些人买手机。

  陈一舟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然而,雷军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的这种想法,和我们1996年做CFido的想法一模一样。我那个时候出钱买服务器,付电话费,网友们在我这里玩得也很高兴,但他们觉得来我这里就是在给我面子,我赚不到钱”。

  不久后,雷军做了卓越网,而陈一舟则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找了一帮学生搭建起了ChinaRen。

  陈一舟闯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宿舍的时候,王小川正在睡觉。他原本对陈一舟说的兼职网站的事情不感兴趣。但是,一听对方说一个月可以给8000元的工资,立刻翻身起来就要去机房干活。

  和王小川一起兼职干活的,还有后来的网易副总裁、有道CEO周枫,和人人网高级副总裁、点点网创始人许朝军等。王小川负责内容编辑系统、周枫负责写邮箱,就这样,几名清华学生搭建起了ChinaRen(人人网的前身)。很快,这个网站的日流量就突破了4000万,成为当时除三大门户外(网易、新浪、搜狐)的中国第四大网站。

  那是陈一舟意气风发的日子,也是王小川第二任老板张朝阳春风得意的时刻。2000年7月12日,成立刚刚两年,经过四次融资后,搜狐公司就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两个月后,张朝阳就动用了搜狐市的400万股票,以当时近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hinaRen,陈一舟赚了个盘满钵盈。王小川也一战成名,成为清华计算机系学生里的创业偶像。

  ChinaRen被收购后,技术出众的王小川也进入了张朝阳的视线中。张视其为必须要笼络到手的人才,并亲自拍板为他保留兼职的位置,薪水待遇包括股权和职位都可以等他研究生毕业之后再兑现。据说张朝阳当时还留下一个承诺:“你上学多久我可以等你,学费零花钱你要多少钱我通通给你开。”

  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ChinaRen创业三人组先后离开搜狐并开始了各自的重新创业。周云帆和自己多年的好友杨宁一起创办了空中网,并拉来了同是清华电子工程系同学、有红色背景在军队大院出生长大的王雷雷。空中网成立几个月之后,就获得了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同时获得全国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执照,成为中国移动首批16家GPRS WAP内容提供商之一。

  2004年7月9日,空中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前后只用了29个月,也创下了一家公司从成立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最短时间纪录。

  02

  野心时代

  2003年7月,王小川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毕业时,正赶上了中国互联网的大破大立。

  这一年5月,马云被关在家里,门口挂着大锁,由社区、防疫站、公安的三位人员严密看守,防止他逃出家门。并不是马云犯了什么事,而是因为,阿里的一名员工在参加广交会时感染了非典,导致全公司五百多人被在家隔离。

  “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指向阿里巴巴将面临一场灾难的结局:错过业务发展的高峰是一场灾难,因为员工出现问题业务流程被迫中断也是灾难,出现大规模员工抱怨造成的人心涣散同样也是灾难,包括他们的领袖马云……”像当时的财经作家郑作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创立4年的阿里,会因为这次隔离,错过业务的发展,而沦落成籍籍无名之辈。

  然而,当时很多人在家里看电视,都发现了央视上有很多阿里巴巴的广告。后来,马云在接受 《财富人生》节目访谈时表示:“那时候不是因为SARS而投广告, 是我们预感伊拉克战争要爆发了,估计很多人会看新闻,所以那时我们就投入了广告。没想到战争推后了,但是SARS爆发了! 所以是阴差阳错。……SARS期间,中国企业不能出口、不能参展,海外企业也不能到中国来。那时我觉得,哪怕花再多的钱,也要帮助我的客户把产品卖出去。”

  此前,阿里的业务主要是to B,没有面向个人的零售。非典发生后,马云敏锐地觉察到,网络零售将成为人们的刚需,阿里有必要推出零售业务。5月10日,阿里上线了淘宝。打开页面,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由于被隔离,马云等都没法到现场去主持上线仪式。他在自己家中,举起酒杯遥遥祝福:“保佑淘宝一路顺风。”

  这一年,受非典影响的公司,还有很多。梁建章的携程,因为机票和酒店订单急剧下降,公司到了破产边缘;俞敏洪的新东方,不但没有了学生报名,原来的培训班全都停办,现金流完全断裂;而陈天桥的盛大游戏,也因为去网吧的用户骤然减少而一落千丈。当然,也有刘强东,因为卖场没有了生意,而转战网上商城,成就了今天的京东帝国。

  电商的萌芽刚刚破土,聚光灯下照耀的还是门户。百度和胡润联手发布的《2003年中国大陆百富人气榜》上,网易的丁磊因为在2003年被搜索91722次而蝉联人气榜榜首,而搜狐的张朝阳紧随其后。

  而在王小川看来,搜索引擎才是能够改变人们互动方式的、更有前途的产品。

  就在王小川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前一年,成立5年的谷歌的年收入就达到了2.4亿美元。雅虎更是向佩奇和布林提出了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佩奇和布林拒绝了这个提议,并说他们不会以低于5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是谷歌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也坚定了王小川做搜索的决心。

  2003年,毕业加入搜狐时,百度与3721激战正酣。在如日中天的搜狐看来,刚刚成立3年的百度微不足道。张朝阳对王小川说,“给你六个人,咱们干掉百度。”

  然而,在当时号称要做成第一大门户网站的搜狐,王小川甚至找不出会写C语言的人。他开着捷达车去了清华,就像当年陈一舟做的那样,挨个宿舍敲门。他让团队自降一半的薪水,把6个正式员工换成了12个清华大学生兼职,11个月后,他们就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搜索引擎。2004年8月3日,搜狐推出了全球首个第三代互动式中文搜索引擎,域名为www.sogou.com。

  王小川想继续开发搜狗浏览器,但此时百度上市的消息已经传来,张朝阳已经失去了对搜索引擎的兴趣,便强行切断了这个业务,甚至解除了他管理搜索业务的职能。

  李彦宏、丁磊、周鸿祎等很多老板相继向王小川伸出过橄榄枝。那会儿,在公司,他只是擦擦桌子,就会被同事们误认为要离职。可他一直没走,跟张朝阳打起了游击战,一边做着公司需要的视频P2P项目,一边从各个项目拉人做浏览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搜狗浏览器一推出,搜索量就暴涨。

  到2011年7月19日,时任搜狗首席执行官的王小川启动了搜狗高速浏览器3.0 预览版,建立起“输入法+浏览器+搜索引擎”“三级火箭“的方法论。

  03

  搜狗之困

  还是2008年的一天,在五道口搜狐大厦的办公室里,王小川正琢磨着如何说服老板张朝阳做浏览器。办公室门突然开了,一位王小川推荐进公司的人进来对他说,“老张亲口跟我说,搜索以后你不用管了,由我负责”。

  脉脉创始人林凡从2003年起和王小川一起做搜狗。他一直觉得搜狗就像他们自己的孩子,但等到张朝阳调走王小川时,他突然强烈感觉到:“公司和团队不是自己的,还是老板的。”

  此时的张朝阳,因为搜狐拿下了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资格,旗下的畅游也处于辉煌时期,一时风光无两。而搜狐的业绩和股价也首次超越新浪,成为中国第一大“门户”网站。

  在张朝阳看来,浏览器与搜狐的门户战略格格不入。他想要的是在内容上与新浪一争高下,并于2009年发力做搜狐微博,并表示要上不封顶。

  更重要的是,他不相信王小川做出浏览器就能做好搜狗搜索引擎。他对王小川说,微软的IE浏览器有60%的市场份额,但搜索引擎Bing不是一样没能成功。

  张朝阳的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早期的互联网的竞争中,往往是一家独大。不论是电商,社交,团购,具体到各领域,最终都是721格局——第一名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名20%左右,其他的加起来不到10%。

  而在当时,中国的搜索市场上不但有了已经上市的百度,还有国际巨头谷歌,两者占据了行业近75%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的新入局者,搜狗胜出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周鸿祎也开始做浏览器了,这更降低了搜狗的胜率。

  刘慈欣在《三体》里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座黑暗的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森林中带枪的猎人。猎人以打猎为生,但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猎人视彼此为永恒的威胁,消灭对方,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安全。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猎人们必须寻找机会先下手为强。一个猎人一旦发现了其他猎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打死。

  “黑暗森林”理论被互联网界广泛的认可。初创公司都在潜伏寻找机会,并伺机“开枪”打倒竞争对手。因此,360浏览器一样想干掉搜狗浏览器。

  后来搜狗和360过招很多,总体看都是吃亏,再加上张朝阳是周鸿祎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让竞争格局更为微妙。

  到了2013年,环境发生了变化。此时,谷歌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而搜狐微博失败后,张朝阳急需到一个新的增量。王小川一直遮遮掩掩的搜狗浏览器,于是被推向了前台。

  看起来,搜狗浏览器的地位得到了张朝阳的认可。但本质上,王小川和张朝阳的分歧并没有解决。王小川希望通过浏览器做大搜索引擎,奇袭百度。张朝阳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儿。

  2012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张朝阳强调和360的竞争实质不是关于搜索本身,“而是关于浏览器,如果你有一个强大的浏览器,你就有了强大的入口。”

  从这段回答上可以看出,张朝阳并不真心关心搜索,他只是想要一个流量入口。

  张朝阳不想要的,周鸿祎却牵肠挂肚。为了挑战百度,他先后两次找上张朝阳。第一次是在2010年。他对张朝阳说,浏览器一定能成,搜狗需要由王小川牵头独立出来,此外,应该把搜狗浏览器业务转给360,两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做搜索。

  张朝阳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浏览器谁做都可以,只要有量就行。但听到消息的王小川意识到,如果没了浏览器,也就失去了对流量的控制能力,最终也会丧失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于是一人赴杭州找到了马云,引进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搜狗也分拆出来独立发展。

  后来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小川回忆起那段往事,感慨:“如果没有查尔斯(张朝阳)的坚持,就根本没有搜狗;如果没有周鸿祎获得搜狗技术的欲望,就没有搜狗的分拆;而如果没有马云的果断加入,就没有新搜狗的降生。”

  不过两年后,搜狗就回购了阿里巴巴所持有10%的股份。2013年3月,周鸿祎第二次向张朝阳提出并购想法,王小川故技重施,找到了腾讯。同年9月,腾讯以4.48亿美元入股搜狗,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

  没有人知道,如果王小川当年接受了周鸿祎的橄榄枝,两人一心一意干搜索,搜狗+360的组合能否颠覆百度的地位。但可以确定的是,是王小川自己为今日的完全收购,埋下了草蛇灰线。

  04

  做不好的移动搜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值得每一个领域重做一遍。包括电商、社交、生活服务等很多领域的大公司都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新的移动应用,并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毫不客气的说,在移动搜索这个领域,还没有一家称得上是成功。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大年,也是移动搜索颇为热闹的一年。神马、搜狗、360都宣称要利用独门秘笈挑战百度的霸主地位。但这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一年。年底的各方报告数据显示,搜狗、360、神马三个玩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不到7%,而百度则维持在79%左右。

  这一年的4月28日,UC正式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发布旗下移动搜索引擎品牌——神马搜索。5月初,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俞永福喊话,“神马要让巨头颤抖。”

  俞永福的核心逻辑很简单。我有40%的手机浏览器市场份额,就能拿下40%的移动搜索份额。但这却是他一厢情愿的逻辑。CNNIC发布的《2014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手机端综合搜索引擎品牌渗透率中,神马搜索占比1.5%。显然,UC错误评估了手机浏览器对移动搜索的价值。

  到了2014年6月,腾讯与搜狗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将微信公众号数据交给搜狗。王小川信心满满,“第一次能够做到明显的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情。”然而,数据显示,微信搜索推出半年之后,用户并没有对此产生多大的兴趣。第一象限发布《2014年8月搜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新搜狗搜索在手机搜索市场中的份额仅占2.5%,和搜狗年初的份额相比基本无变化。

  阿里、腾讯想要在移动搜索上围剿百度时,周鸿祎也在做着美梦。他放言要拿下移动搜索30%的市场份额,并表示:“今年公司在无线搜索的目标会比较激进,也会投入比较大的成本。”但可惜的是,360也没有成功。

  搜索成立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奇怪的市场。一方面,用户的搜索习惯从PC向移动设备延伸,带来了大量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用户又不喜欢移动搜索产品,大部分人觉得,在手机上搜索的体验比在PC上差很多。

  于是,虽然多方势力都在趁着统互联网没落,想要在移动搜索上弯道超车百度,但却没有走出一个真正被移动互联网用户广泛接纳的产品。而搜索巨头百度,虽然保住了市场份额,在体验上却一样被用户吐槽。用户之所以还在用是因为不得不用。

  这其实也与移动互联网的特殊生态有关。在手机上,众多内容隐藏在一个个的独立的app里。想要做应用内搜索,需要有几个环节:第一需要知道内容在哪里,因为内容都是在一个一个应用信息孤岛里面,需要想办法把内容从信息孤岛里面拉出来。第二,需要知道怎么打开,怎么处理应用里面的内容。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应用开发者来说,都不想开放自己的内容,都想把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里。于是,你会发现在App Store里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同时,移动搜索不管是在体验还是对应用内搜索的支持度上都没有相应地跟上。

  传统互联网发明了hyperlink(超链接)以后才开始变得宽广起来,但是移动互联网最早基于的是应用,信息的流动不是一开始考虑的重点。随着内容也转移到手机上,内容的流动和容易被发现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信息孤岛限制了信息的自然流动。

  05

  王小川梦断搜索

  2017年,搜狗提交IPO招股书时,王小川相信,在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搜狗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在当时的内部信中写道,“搜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搜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回眼望去,已经有不少搜索公司退出了赛场。搜狗是仅存的能在PC和无线领域同时攻城略地的挑战者。已经没有人会怀疑搜狗的生存问题了,唯一的悬念是搜狗是否能在搜索领域实现颠覆,是否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重大的创新。我曾说过,行业的质疑将会变成我们的功勋章,我们已经阶段性兑现了这个承诺。”

  搜狗一直积极布局,在以语言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IOT领域努力追赶。王小川相信,只要继续加大投入,接下来的几年,搜狗就会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并推出颠覆性的产品。

  然而,四年下来,搜狗并没有讲出一个令人激动的,带有移动互联网色彩的新故事。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搜狗的资源太少。不论是搜索,还是人工智能,都是需要持久的重投入的领域。

  曾在谷歌工作过的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一直关注着搜索市场。在他看来,眼下的各个搜索产品体验都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要做一个新搜索产品出来,却又是另一件难事。

  基于市场上各种搜索产品的体验痛点,新做一款搜索产品,在初期很容易很快的就获得一定的用户。事实也是如此,搜狗,神马等都是在退出初期就拥有了一批拥趸。但是,之后市场份额的每一个点的提升,都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和资金投入。这也是为什么在2012年的搜狐财报发布会上,王小川失落的表示,经过一个季度的努力,搜索量只比上个季度增长了1%。

  虽然在外界看来,搜狗是搜狐近年来少有的优质资产。搜狗输入法日活用户4.84亿,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中排名第二。这次搜卖给腾讯,12亿美元的价格也超过了母公司搜狐8.6亿美元的总市值。

  但是,眼下的搜狐自也在艰难求生中,根本无法担负继续给搜狗继续输血的责任。张朝阳心里想的,是如何减亏。他在2020年12月的搜狐World大会上曾说:“2020年搜狐公司如果不算搜狗的话是盈利的一年,真的非常不容易”。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张朝阳才是那个看得最透彻的人。

  06

  腾讯续梦

  移动搜索技术门槛有多高,行外人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看看在场的玩家状态就知道了。就连腾讯,也是一个反反复复、进进出出的玩家。

  2013年,腾讯入股搜狗的同时,将搜搜一起“嫁给”搜狗,并用4.48亿美元购买搜狗36.5%的股份作为陪嫁。

  搜搜作为腾讯的搜索业务,早在2006年正式发布就被寄予厚望,但搜搜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即使背靠腾讯这棵大树,依旧未能进入主流搜索阵营。这一次合作,一定程度上也宣布了腾讯自己发展搜索业务的策略失败,转而寻求新的方式和思路。

  马化腾表示,愿意合作,除了看重搜狗的团队,还看重搜狗的规模和流量,合作后可以把腾讯的资源用于搜狗。 

  入股一年多后,在2015年两会期间,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腾讯这一两年战略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把搜索、电商都卖掉之后更聚焦核心,就是以通信和社交为核心平台,以微信和QQ为平台作为连接器,我们希望搭建一个最简单的连接,连接所有的人和资讯、服务。第二个事就是内容产业,就这么简单,一个是连接器,一个是做内容产业。”

  腾讯两大超级社交平台,微信和QQ都拥有近10亿用户,可以说已经很好的做到了连接“人”。但要链接人和各种服务,还是离不开搜索。这也是张小龙的微信后来面对的问题。

  腾讯庞大的帝国中能够产生内容的平台其实有很多,微信下的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企鹅媒体平台下的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以及QQ浏览器、QQ阅读等一系列产品,如何将这些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是一个问题。

  像今日头条、快手一样,通过推荐引擎将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本质上其实就是移动端搜索的另一种形态。

  于是,2017年4月24日,微信悄悄在内部宣布了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那就是成立搜索应用部,周颢担任微信事业群搜索应用部负责人,直接向张小龙汇报。

  巧合的是,在微信宣布内部架构调整之时,刚好搜狗发布了2017财年第一季财报。财报显示,搜狗整体搜索流量较一年前增长26%,移动搜索流量增长50%以上,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独家检索千万微信公众号产生的内容。

  但张小龙并不是单纯想做个简单的搜索引擎,那样的话只用搜狗就可以了。他更希望通过搜索将人、内容和服务连接起来,然后进行线下服务的分发,这不仅仅是一个场景需求,更是一种战略布局的需要。

  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群,微信搜一搜的用户增也走上了快车道。根据微信官方给出的数据,在今年年初,微信搜一搜月活用户已达5亿。而百度的财报显示,其月活用户在今年第二季度才突破6亿。

  随着微信搜索的发力,搜狗在移动端的优势可能将会消失。在失去微信之后,搜狗的市场份额想要继续增长变得困难。而失去了“腾讯系唯一搜索引擎”这个想象空间后,对资本市场的吸引能力也随之消失。

  或许,从张小龙决定微信自己做搜索的时候,就决定了王小川日后的离开。

  而此次,搜狗完全并入微信,根据腾讯内部的发文,在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下成立“信息平台与服务线”,由腾讯副总裁殷宇牵头,负责QQ浏览器、看点、搜索、免费小说、文件等业务,提供信息搜索、浏览消费、编辑存储、信息服务等平台与服务。搜狗业务交接中,搜索与浏览器等信息类产品即并入该业务线。

  殷宇在内部信中表示,新成立的“信息平台与服务线”未来主战略方向,是创造互联网未来30年获取信息与服务的工具,努力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超级窗口。

  至此,腾讯微信事业群和PCG也都拥有了各自的搜索产品。未来,两者是否会通过内部赛马竞争,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搜索的市场,又起风了。

  07

  山雨欲来风满楼

  移动搜索难做,但它的想象空间也足够大。

  近日,谷歌就表示,该公司正在移动设备上的搜索中推出连续滚动功能。这项功能对开放式问题很有用,因为人们可能在寻找灵感而不是具体的答案。

  而搜索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仍旧是用户获取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用户在搜索的同时,于无形中也把自己的需求告诉搜索引擎,让他们可以精确地推送自己内容和广告,提高了商业转化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在刷抖音、快手的时候,会越刷越能觉得这个平台越了解自己。

  目前,因此,一个平台上的内容越多,往往越需要搜索的支持。

  极光发布《2021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字节等巨头杀入搜索赛道,搜索行业用户规模有望迎来二次增长。

  去年6月,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成立了智能搜索业务部门,在搜索领域加码。

  字节跳动对搜索的布局也从未停止,2017年开始建团队,2018年加大技术团队投入,2019年收购互动百科。2020年字节跳动上线头条搜索APP后,也不断优化,上线全网搜索,上线网页版。

  为了强化搜索功能,头条对移动端进行改版,主界面的搜索栏从顶部边框移至主页面,占据了首屏约三分之一的位置,推荐页展现也从纯feed流变为搜索框加feed流的组合形式。搜索框被调整至页面的核心位置,获得了强入口。到了7月,头条又改版了pc端的搜索。移动端、网页前后脚改版背后,可见头条对搜索引擎的重视。试图将用户导流到搜索功能上。

  在今年奥运会期间,用户在字节旗下巨量引擎搜索奥运相关内容达到27亿次。而在今年春节期间,抖音视频搜索月活用户已超过5.5亿。

  而上半年,快手搜索还发布了一个品牌Slogan:“用生活回答每一种生活”。根据快手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八月,用户日均搜索次数超3亿次,正养成在站内搜索的习惯。

  随着各大平台内容专业性的不断提高,各个巨头都想要重新划分搜索的势力。搜索市场仿佛又回到了2014年,只是换了一批选手。抖音,快手,代替了曾经的360,腾讯阿里重整旗鼓,而唯一没变的还是被挑战者百度。

  一直以来,移动搜索没做好的原因,在于各个移动应用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框住了内容。而最近,有传言称,工信部正考虑让腾讯、抖音向百度等搜索引擎开放内容生态,让微信上的海量文章和抖音里的短视频进入百度搜索系统。这一传言,也给移动搜索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不过,这一切都跟王小川没有关系了。他走过互联网群星耀的年代,参与了,见证了,最后带着近2亿美元的资产,要奔赴人生的新阶段。就像他曾在一档节目上说的,“挺感谢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让自己成为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