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余承东统领车BU冲刺量产,华为汽车业务迎来组织架构大调整

2021-09-06 15:09:5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汽车之心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华为IASBU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华为IAS 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念航

  来源:汽车之心(ID:Auto-Bit)

  9 月 2 日,一则关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人事任命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任命通知显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 Business Unit,以下简称「IAS BU」)多位高管职务出现调整,这则通知由华为掌舵人任正非亲自签发。

  其中:

  余承东继续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王军转任 BU COO,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同时,因管理需要,撤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岗位;

  卞红林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TO,主管技术和研发,同时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研发管理部部长。

  随后,汽车之心向知情人士求证了这一任命消息内容属实。

  这意味着,继今年早些,华为消费者 BG CEO 余承东被正式任命为 IAS BU CEO 之后,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继续迎来组织架构深化调整。

  汽车之心获悉,除了王军等高管职位变动,IAS BU 内部也在整合研发、销售、产品规划等多项职能。

  其目的是拉通整个 BU 底层的关键职能,使研发、销售与产品之间紧密协作,为接下来密集的量产任务以及客户拓展做好准备。

  1

  华为 IAS BU 全新的组织架构

  此次调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王军不再任职 IAS BU 总裁,而转任 IAS BU COO 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华为称本次撤销总裁岗位,是因为管理的需要。

  汽车之心则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王军从总裁变为 COO,实际上是一种降职。

  这样的调整让 IAS BU 顶层的汇报线更加清晰明确:

  来自华为消费者 BG 的余承东是整个 IAS BU 的 CEO,COO 王军和 CTO 卞红林都向其汇报。

  而原来王军任职的 IAS BU 总裁与 IAS BU CEO 看似是一种平级。

  王军被调整为 BU COO 的同时,接管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这一动作也值得注意。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IAS BU 原本按照产品方向下设有多个产品部和 1 个产品线,这 1 个产品线就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

  实际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由 3 个产品部构成,分别是智能驾驶 ADS 产品部、MDC 产品部和融合感知产品部。

  今年 4 月,华为曾经公布 IAS BU 有超过 5000 人,其中近 2000 人都在做自动驾驶也就是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任职,这一产品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 7 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还发生过一次重磅人事变动,原负责人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被免职,这一产品线短暂由华为消费者 BG 硬件工程与产品开发管理部总裁兼消费者 BG CTO 卞红林代管。

  现在智能驾驶产品线又重新交回到了王军手中。

  卞红林是苏箐被免职后才对外公开出现在 IAS BU 的新面孔,他是华为老兵,此前在余承东下辖的华为消费者 BG 担任 CTO。

  随着今年上半年余承东正式出任 IAS BU CEO,卞红林也参与到了 IAS BU 当中。

  余承东、卞红林两人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重新聚首,也足以看出对内部而言,智能汽车就是下一个最重要的消费终端。

图右为华为IASBUCTO、研发管理部部长卞红林图右为华为IAS BU CTO、研发管理部部长卞红林  

  最后,对卞红林的任职,也意味着原 IAS BU CTO、架构设计与集成验证部部长蔡建永被调离。

  卞红林出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TO,主管技术和研发,同时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研发管理部部长。

  研发管理部也是 IAS BU 在此次调整中新增设的部门,原本在 IAS BU 下各个产品部和产品线都设有研发部,未来 IAS BU 的研发管理部将成为大中台,支撑各个产品线(包括 ADS、MDC、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的底层研发工作。

  这个统一的「研发管理部」,能够整合华为的底层技术和资源,打破部门墙,希望为 IAS BU 的整体研发效率提升带来帮助。

  关于研发管理部的左右,也有知情人士向汽车之心举例,比如在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 ADS 内部,曾经研发了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平台 ADCSC,ADCSC 实际上是基于 MDC 产品部推出的计算平台进行了定制化开发。

  之后,研发管理部可能会统筹类似的具有一定重合度但又各自独立的研发工作。

  除了新增「研发管理部」,华为 IAS BU 下还增加了一个大的「解决方案部」,这个解决方案部将逐步统一销售、营销以及产品规划等功能,IAS BU 下原有的「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将被并入到这一新部门。

  这样,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汽车之心梳理了华为 IAS BU 最新的组织架构大致如下:

  IAS BU 从 2019 年 5 月正式成立,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后,终于逐步形成了以余承东为核心的班子,并梳理了研发、销售以及产品三大核心部门,在架构上比过去更加紧凑,并希望以此提高协作效率。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 IAS BU 更大范围的调整目前还在进行中,外部对这些调整可能不会非常明显的感知。

  整体的调整方向是矩阵式结构,一方面是公共的支持部门,比如市场、研发、营销部等等,另一方面是形成有力的产品阵列。

  矩阵式结构,能够支持横向(多个产品)与纵向(垂直专业领域)两个维度。

  2

  华为 IAS BU 走向成熟

  在这一次的秘密调整之前,华为 IAS BU 已经经历了多轮变阵和换帅,这既反映了这个成立 2 年多的新业务单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其实也是华为 IAS BU 急于拓展业务的表现。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也就这 2-3 年,华为 IAS BU 成立的使命就是成为华为新的造血机器,因为其在智能手机业务已遭受重挫。

  目前,华为 IAS BU 已经拿到了一批量产项目,为加速推进量产进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华为必须提升团队内部的效率,所以必须不断针对组织架构进行调优,打通各个关节。

  一部分外界人士认为,华为 IAS BU 频繁变阵是因为自己内部乱了阵脚。但也有内部人士向我们表示,因为华为一直强调的是组织能力,而非个人才华,所以优化组织结构,才是打胜仗的关键。

  2 年半前的 2019 年 5 月,华为 IAS BU 正式成立,该部门最初隶属 ICT 管理委员会,总裁为王军,最高负责人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2020 年 11 月,华为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从 ICT 业务管理委员会划归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管辖。

  同时重组消费者 BG IRB(投资评审委员会)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 IRB,余承东出任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 IRB 主任。

  这其实是余承东直接参与到华为 IAS BU 的决策过程的标志,也是余承东直接参与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开始。

  关于此次两大业务部门的合并,华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集团内部的执行和运营效率。

  举个例子,此前,华为智能座舱业务在智能汽车部门之下,而华为 HiCar、车载 5G 通讯等业务又属于消费者事业群。

  这两个需要深度与频繁配合的业务却在不同的大部队下,对于华为来说其实合并是迟早的事。

  在今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上,华为 IAS BU 正式推出了智能汽车整体解决方案 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简称「HI」品牌,也有人称 Huawei Inside)。

  车展上,搭载 HI 方案的首款车型极狐阿尔法 S 也进行了亮相。

  华为目前正与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大车企基于 HI 方案进行合作。

  除了 HI 打包方案,华为还能为车企伙伴提供 MDC 计算平台、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等方案,这些产品都可以单独售卖,建立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在 HI 方案和其他智能汽车零部件之外,余承东又为在汽车业务上找到了一套新的模式,那就是通过华为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和影响力为车企卖车,并从中分成,也就是华为智选的汽车业务。

  华为智选的首家车企合作伙伴是金康赛力斯,据官方披露,在与华为智选合作后,金康赛力斯 SF5 已经获得了数千张订单。

  现在的华为 IAS BU,在余承东的带领下,左手做智能汽车供应商,右手为合作车企卖车,两条商业化路径并驾齐驱。

  3

  为量产冲刺

  进入 9 月,整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以及智能驾驶产品线都处于交付的冲刺阶段。

  按计划,今年 10 月 - 11 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与北汽极狐深度合作量产的首款车,极狐阿尔法 S HI 版将迎来交付。

  根据北汽极狐方面的消息,8 月 31 日 100 台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产线验证车正式下线,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

  新车将于第四季度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极狐曾披露,阿尔法 S HI 版订单已经远超千台,内部 KPI 是今年要争取交付 1000 台。

  根据极狐公布的规划:

  2022 年,极狐还将在阿尔法 T 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与华为合作的 HI 版车型,轴距 2 米 9 多,定位在 B+ 和 C 这个级别上。

  到 2023 年,极狐会推出两款全新的车型,定位在 A+ 级细分市场,会有一款 A+ 级的 SUV 和一款 A+ 级轿车。在 2023 年底之前,极狐会形成一个覆盖从 A+ 到 B 的 4 大产品谱系,在这个谱系上,都会有与华为合作的 HI 版车型。

  除了北汽极狐之外,华为还有 2 家合作紧密的车企伙伴,广汽埃安品牌以及长安阿维塔科技。

  长安阿维塔科技的首款车 E11 也已经在 8 月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部分外观),现在就等年底的正式发布以及 2022 年的交付。

  华为与广汽的合作车型,2023 年底量产的 AH8 车型,定位中大型智能纯电 SUV,项目总投资为 7.88 亿元。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华为还将与豪华品牌奥迪合作,在国内市场,华为还新签下了排名靠前的新势力品牌哪吒汽车。

  显然,接下来的 2-3 年,对亟需在新业务上崭露头角的华为 IAS BU 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则是 IAS BU 接下来能否打赢战役的关键。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