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半佛仙人
来源:半佛仙人(ID:banfoSB)
1
最近的新闻都有点儿劲爆。
前天晚上,腾讯公布了自己二季度财报,还顺道掏了500亿出来,说是要投向“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钱主要花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
算上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拿出来的500亿,腾讯总共出了1000亿。
1000亿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鹅厂去年利润1227.42亿,相当于利润的80%都分出去了。
很多人问我怎么看。
我还能怎么看,很多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评价这种事一向是论迹不论心的原则。
有企业愿意做好事,我就愿意吹,最好大家做这种好事能你追我赶、卷起来才好。
毕竟互联网行业已经野蛮生长二十年了,也是时候该反哺实体了。
公益,才是真正的格局。
2
从纯粹的用户角度,得承认,互联网本身是便捷的,是改善效率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快捷的。
但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是什么呢,一开始,大家想要改变世界,但后面发现,是新房东。
大多数互联网生意是把网民的关注度汇集起来,然后变现。
互联网生意的基础建立在全民的关注和使用上。
坦率地说,大家是互相成就。
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只需要单一的国内市场就可以将市值做到全球前列,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口红利:不仅依赖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依赖于国内的工程师红利。
这个生意,说到底,本身就是取之于民,是靠着大众和国家哺育出来的。
国家在通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让上网资费变得越来越便宜,让网速变得快和稳。
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让电商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所以应该用之于民。
反哺,是因为本来就是被哺育出来的。
当然,在商言商,做企业就是要赚钱的,这个没问题。
商业公司能跑出来,能创造出来好产品,能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有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价值。
但要知道的是,这种超额的红利,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基建的加成。
自从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代企业早已经过了那个只关注自己盈利的阶段,而是不断在强调企业应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这种社会责任成立的依据是:如果企业要做到基业长青和永续经营,不能只顾着往前跑,不看路。
跑的时候把路破坏了,即使现在能跑得快,但跑不久。
古典的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把精力更多关注于社区、环境保护,因为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有负外部性,盈利是建立在对环境的影响上。
而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点要集中在“人”上,因为理论上所有注册用户都是会被互联网企业影响到的。
互联网企业想要跑得久一些,就需要做回馈和反哺,要回馈到“人”身上,反哺到实体产业里。
回馈和反哺,是为了让企业经营得更长久一些。
冲得快,不如跑得久。
3
互联网大厂们反哺社会,不但能活得久,可能还会活得爽一点儿。
可能不准确,不是爽一点儿,而是爽很多。
互联网行业这几年,不但面临着政策的收紧,也面临着流量见顶的压力。
在流量趋于见顶的几年里,互联网的各位大玩家彼此斗法,重复造轮子,很多钱烧得没啥必要,该搞的用户都搞完了,用户时长也都拉满了。
换句话说,哪怕没有监管的压力,流量都已经见顶了,你要怎么去寻找保持高增长的答案。
卷来卷去,提高彼此的获客成本,互相进入各自的阵地,倒不如向外求解。
那些现在看起来不赚钱的、将来也不可能赚钱的东西,从企业的角度算账肯定是不划算的,但从社会的大账算来看,肯定是赚的。
把钱和技术投入到非盈利的项目上,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价值的创造上来,整体的社会财富是会增加的。
民生领域这些老大难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消费者口袋里有了更多的钱,还是会流入优质企业的腰包的。
公益做好了,也是一种投资。
当然,前提是“做好了”。
格局要打开。
4
我之前写过好几次,做公益是个技术活。
这是因为把钱和物资给出去简单,钱给了谁,东西是不是接受方需要的,是不是给到了该给的人,能不能让这个事可持续发展,都是挺考验功力的事儿。
互联网公司由于自身的行业特性,在运用数据、搜集信息、统筹资源方面是有自己的优势。
作为掌握了数据的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去做“公平分配”这道题,是自带buff的,相对其他行业来说,确实是要更会做的。
国民级企业,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这三个身份,决定了互联网大厂确实应该更加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战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参与到【公平分配】这个议题上来。
互联网企业的社会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岗位和纳税。
作为科技企业,他们确实可以做的更多。
比如河南水灾的时候,京东物流的救援物资是第一批送达的。
争分夺秒的背后是京东物流多年不断完善的调度系统,确实很顶,没话说。
而河南籍大学生创建的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腾讯文档,也在网络中快速流传,它将河南特大水灾中求救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信息在线不断整理、核实和更新。
后来这份文档被“自发”更新了近300版,访问量超过650多万次,成为互联网产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自发共建救助”行动。
这事情大家应该印象都很深刻,就发生在最近。
还有腾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公益寻人链”,把多个寻人平台的数据链接,让各大公益平台实现实时的信息共享。
还有华为,在去年疫情最肆虐的时候,三天时间争分夺秒帮助武汉通讯运营商开通了火神山医院的5G网络,以帮助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至于华为在芯片上的努力就更不用说了。
互联网是中性的,科技是中性的,是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
重要的,是愿不愿意。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企业用代码和算法创造了很多便利性的线上工具、数字化产品,这些工具和产品为社会提升了效率,也让互联网企业从这些效率之中赚到了超额的财富。
这是时代红利,也是科技的力量,是数字化的力量。
科技能回答“效率”这道大题,科技也就能做好“公平”这道大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社会的议题从效率转换成了公平。
这个时候,互联网工具同样可以成为提升公平的工具。
而这个时候,互联网企业,就应该去换挡了。
因为时代变了。
技术、算法和工程能力放在不应该“卷”却卷到死的地方,就只能诞生大数据杀熟这样荒谬的产品。
但技术、算法和工程能力,放在该卷的地方,甚至只是用来跟踪这1000亿专项资金的使用,就能对这个社会产生正外部性,产生真正的社会财富。
大家都是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时候在这个事儿上也卷起来了。
而且,这事儿,越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