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先有是非观,后有价值观。
文/佘宗明
来源/数字力场(ID:shuzilichang)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相信绝大多数阿里内部员工,都为之蒙羞。
说这是阿里的「至暗时刻」,不至于。
蚂蚁IPO折戟跟巨额反垄断罚单才是。
但从舆情层面讲,阿里确实迎来了又一个晦暗时刻。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敏感时刻,任何黑天鹅都可能掀起巨浪。
01
上司德不配位,下属必有灾殃。
这是职场常见的情形。德不配位的形式包括很多,如PUA、潜规则、拉偏架等。
但只要不是大Boss或话事人,人们通常会认为,那就是个人品行问题。
人渣嘛,哪都有,只是分布概率有别而已。
互联网大厂就算「人均柳下惠」,也避免不了人渣的存在。
关键看,企业怎么对待人渣。
员工怎么渣,可能是员工的问题;企业怎么对待员工的渣,就是企业的问题了。
该怎么对待?
标准流程总得走走:停职,调查,回应,问责。
「零容忍」「深入反思」,该是PR话语中的高频词。
表露「不护犊子,不捂盖子」的决心,很重要。
这事上,人渣是狼,公司不能当狈。
这事上,有铁面,才有体面。
这也算是「负面影响止损秘诀」。
02
但这次,阿里的淘鲜达业务条线多个负责人,显然缺了根弦。
就连抚慰性的「高度重视」姿态都没有。
愣是把本来可以平息的事情,变成了几何级传播的舆情。
拜托,这不是瓜情,而是警情,不是轶闻,而是丑闻,好不好?
「家丑不外扬」当然是前现代观念。
可不把丑事当丑闻,逼着当事人不得不「外扬」,以至于「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还得是CEO指示才解决,这让人说什么好?
阿里的PR经费,也不是这么让你们祸祸的——这「擦屁股」的成本太高了。
有朋友说,舆论是根据女员工单方说法发酵,淘鲜达负责人应该是根据双方说辞做处理。加上男上司被放回来了,企业层面判断难免受影响。
这解释说得通。
但拉女下属陪酒、对女员工劝酒,加上四次进其房间,仅是这些,就已经「犯规」了。
这事目前至少可以总结出几点:
事态严重性评估不足+潜在舆情敏感度不够+PR或CSR部门业务指导不及。
希望后续的反应是:吃一堑,长一百智。
不长心,现实就会逼着人长记性。
03
阿里走到今天不容易。
它的牛掰,已不需要多说。
如果说,企业都有「人设」,那价值观无疑是阿里人设的支点。
都知道,价值观考核在阿里「新六脉神剑」考核表里,有着很高的权重。
阿里月饼门,就是一次鉴证。
但这次,涉事负责人显然没守住该有的那根线。
对任何企业而言,价值观千万条,有人性该是第一条。
价值观是高维的,是非观是低维的。
是非观都没摆对,谈价值观也就显得有些超脱了。
04
循着对事不对人的逻辑,阿里某条业务线,代表不了整个阿里。
即便是价值共同体,也没法将1000人的集体归为一个人的1000次复制。
这次事件发生后,很多阿里内部员工也很不满。
所以事件前后,呈现出了两个「阿里」:
一个是为「越轨」的男上司间接做了庇护的业务线负责人代表的阿里。
一个是在内网表达义愤、要求问责和在外部平台上为之「震惊、气愤、羞愧」的阿里员工代表的阿里。
你说前者不能代表阿里吧,可那些负责人的处理,不可避免地带有「公司立场」。
都说「一粒老鼠屎回了一锅粥」,出现老鼠屎未必是掌勺者的问题,可对老鼠屎该捡出不捡出,就是问题了。
你说后者才是阿里,这类不耻者确实是占据了大多数。
说阿里价值观被击碎了一地,可他们「心有所持」的东西还在。
所以,我只能秉持「两个舆论场」与「复杂中国」的论调说——
这是两个「阿里」。
一个在把阿里价值观向下拽,一个在将阿里价值观往上拉。
05
两个「阿里」,一个阿里在锤另一个阿里。
前者可以代表李鬼,后者可以看作李逵。
被锤打的,就是那套价值观体系。
但另一个阿里回过神来,必定会击打这一个阿里,宣告那套价值观的「正统」。
就看问责之棒落得多重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