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应该再给电竞假赛选手一次机会吗?

2021-07-26 13:55:54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毒眸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刘南豆 编/张友发

  来源:毒眸(ID:DomoreDumou)

  “写再多也是假赛狗,0容忍,滚吧”

  这是英雄联盟俱乐部FPX老板李淳最新一条微博下的最高赞评论。两年前这支战队夺得S9冠军时,李淳的庆祝微博下评论和转发人数都没有这条微博来得多。

  这条微博核心想表达的是,希望大家再给FPX的一名曾经打过假赛的选手一次机会,FPX要“承担社会责任”。

  整件事情得从五个月前说起。今年2月22日,FPX俱乐部新引入的选手周杨博(ID:Bo)向俱乐部自首,曾在英雄联盟次级联赛LDL参与假赛。而在升入LPL之后,曾经的庄家再度找上门“裹挟”他继续假赛,于是Bo选择向俱乐部坦白。

  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16日,英雄联盟赛事宣布LDL停赛整顿,并对LPL、LDL全体共43支俱乐部的全体选手、教练、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假赛彻查。

  一个月之后,赛事官方公布了彻查结果,共处罚40人,其中13名人员被处以终身禁赛。而反观事件的发源者Bo,只是被处以禁赛四个自然月和罚款。

  这样的轻罚轻判引发了网友的严重不满,加之近期俱乐部老板李淳的微博发言,不免有为Bo的复出预热之嫌。尽管Bo禁赛期满之后尚未正式登场,但在近期每一场FPX的比赛中,仍有不少不友善的弹幕刷屏。

弹幕中不乏“赌王大战菠菜队”、“假赛队”的指责弹幕中不乏“赌王大战菠菜队”、“假赛队”的指责

  在毒眸看来,“对假赛零容忍”的普遍舆论,实质上是在用传统体育的道德评判标准去要求电竞比赛,背后体现的是国内电竞爱好者对“电竞就是体育”的一种价值共识。但事实上,在产业业态方面,二者之间仍有鸿沟,这也是电竞假赛频发的原因所在。

  假赛事件不失为电竞这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下,一个珍贵的反思时间点。它在告诫我们,或许我们的认知是领先于实际的,或许电竞的下一步“破圈”,需要的不再是布道者而是实干家。

  电竞少年:“单纯得像张白纸”

  在解释为什么不放弃Bo这名选手的时候,李淳微博中的原话是“俱乐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他们的监护人角色”。抛开公关的角度来说,这话本身有一定的道理,若与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手相比,电竞少年们的成长路径确有不同。

  一位电竞选手是怎么沾染上假赛的呢?在B站up主电竞考古协会对假赛组织者的一则采访中,我们能大致看出其脉络。

电竞考古协会B站视频封面电竞考古协会B站视频封面

  首先,假赛团伙会去寻找一批中间人,这些中间人专门去结识游戏内的年轻高分路人玩家。他们出手阔绰,只为与这些未经世事的年轻孩子们打好关系,甚至有意培养他们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

  等到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人成功进入职业体系,中间人便会在假赛团伙的指示下,试探性地让他们“帮一些小忙”,并许诺以高出他们薪资许多倍的报酬。一旦选手参与过一次,假赛团伙便会利用第一次的证据,不断要挟选手变本加厉地进行假赛,于是有了“裹挟”一说。

  据电竞商业Meta的报道,有曾参与假赛的选手表示,在被裹挟打假赛时最关心的甚至不是金钱,而是自己的人身安全。

  不难看出,对大部分电竞选手来说,从玩家到职业选手的身份转换,实际上是乍然达成的,缺乏类似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往深一步说,这是中国电竞发展在赛事方面的优先级过高,而基础人才培养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让整个电竞缺乏扎实的青训体系。

  能成为职业选手的大多是年纪较小,花费在游戏的时间较长,导致社会经验、学识水平较浅的群体。去年获得S10亚军的SN战队选手Bin就曾在纪录片里说,“我要是一直打比赛的话,很难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应该一直都是一个开心的小孩。”

  而在传统体育领域,运动员们的成长路径要完整且成熟许多。

  以我国为例,运动员的培养来自各级体校。在体校的成长过程中,教练是亦师亦父的角色。并且在如今体教结合的趋势下,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了。比如获得奥运首金的杨倩,同时还是清华学子,这样的“学霸型运动员”,未来会越来越多。

  在美国NBA中,运动员的选拔来自高校联赛、高中生联赛等,这些赛事已经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导致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路径几与平常学生无异。有些球员在进入职业联盟之前,甚至已经是名校的本科毕业生了。

著名NBA球星蒂姆·邓肯坚持读完大四再进入联盟著名NBA球星蒂姆·邓肯坚持读完大四再进入联盟

  从这些比较中不难看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电竞,实际上在把这些未经世事的孩子推进“名利场”,而电竞的培养体系还没有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和“电竞”,是比较断裂的两个概念。学生不会像在学校操场上打篮球一样,在校园当中进行电竞活动。目前的高校电竞联赛也尚处于起步阶段,既难以提供通往职业的上升通道,也没有被赋予更多的校园文化意义。

  对不少高校而言,一年一度的体育赛事,甚至是一种保持校友之间联络的方式,与校庆等活动具有类似的功能。这是由体育项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决定的,对于电竞而言,这一社会意义目前还远远无法想象。

白岩松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传媒大学参加广院杯足球赛白岩松几乎每年都会来中国传媒大学参加广院杯足球赛

  因此,作为一项市场化赛事,电竞俱乐部的确是诸多主体当中最应该承担起“监护人”职责的角色,为选手培养正确的竞赛精神和人际交往理念,在遇到“裹挟”时伸出援手。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做到这一点的俱乐部并不多,这也就引出了联盟对待此次集中爆发的假赛事件的重要倾向——“坦白从宽”。

  在《关于联盟反假赛赌赛调查结果与整顿方向》的补充说明中提到,“联盟之前的处罚非常严厉,这也让一些被胁迫的选手有心但不敢主动坦白,从而让问题难以暴露,处罚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动申报政策仅在本次有效,有违规的选手会比较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坦白,能帮助联盟更长远地解决问题。”

  这样的解决问题思路或许在个体公平上难以保证,但体现了联盟对这群少年所处困境的体察,同时也是撬动顽固的假赛利益共同体的支点。

  当然,“坦白从宽”终究只能是事后补救,想要做好假赛的事前预防,必须理解假赛行为的根本利益逻辑。

  商业化是真正命门

  哪两种选手最容易打假赛?一是收入较低,二是前途黯淡。实际上,前途黯淡指向的也是未来潜在收入较低。

  这也是为什么LDL的假赛事件远比LPL更为频繁。自从联盟取消升降级制度之后,LDL联赛的商业价值便大打折扣。俱乐部收入来源有限,选手工资也随之缩水,对其中一部分未来无望进入LPL赛事的选手而言,假赛之后哪怕被发现并禁赛,其带来的收益也大于正常打比赛之后退役。

  而BO的选择也在这项理性经济人假设中得以成立:因为升入了更高一级的联赛,考虑到自己未来潜在的发展空间,假赛不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于是选择及时止损。

  不止英雄联盟,久负“盛”名的假赛重灾区DOTA2也是这个逻辑。由于DOTA2一直以来缺乏联盟化运作,导致商业收入渠道较少,俱乐部们每年都依靠TI大赛的高额奖金作为收入。那些缺乏争冠实力的队伍收入来源就成了大问题,并且在2020年因疫情TI停办的阴霾下,这一致命伤甚至蔓延到了所有的队伍身上。

  曾经的世界冠军战队NewBee因假赛被永久禁赛,游戏内的高分路人光明正大地顶着博彩网站的ID,连版权方对此甚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DOTA2知名主播Zard前段时间就曾发布微博,直指DOTA2的国内运营商不作为,放纵博彩公司游戏内宣传,该微博一度冲至热搜前五。

  在商业的逻辑下,受关注度越低的赛事,越容易因收入问题而产生假赛。但在体育领域,大量的第三方赛事和地区性赛事,强化了中腰部项目的生存能力。

  比如近日刷屏的举重、射击等项目,运动员竞技的目的是为国家、为省份争荣誉,而非纯粹的商业牟利。而以奥运为契机,这些运动员和项目也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和商业价值。

  而电竞作为纯市场化的产业,在第三方赛事因难以获得版权而逐渐销声匿迹之后,中腰部的电竞项目几无出头之日。

  收入之外,天秤的另一端是违规成本。一旦体育运动员参与假赛,将涉嫌违法违纪,其风险是显著高于其收益的。而在电竞产业中,假赛类事件影响恶劣但却只能依赖联赛自治,缺乏上位惩罚,不免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

  在韩国,电子竞技协会KeSpa作为有官方背景的行业协会,一直规范着韩国电子竞技市场的发展。2010年4月,韩国星际争霸选手马在允被曝出假赛,当即被KeSpa永久除名,并被法院裁决18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两年执行。

马在允马在允

  在行业协会甚至司法机关的介入下,选手假赛的成本将大大上升,不再是简单的利益考量。不过,以我国电竞产业发展现状,想要达到韩国的严苛程度不太现实。

  一是目前行业协会林立,并没有哪一家具有绝对的管辖权;二是目前法律对电竞假赛行为尚无明确界定,哪怕是在《体育法》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性质也是被界定为“违反纪律和体育规则”的,只是按协会章程处罚。

  但目前公安机关也关注到了电竞领域的假赛状况。据玩加电竞采访表示,其已与全国多地公安机关合作制定电竞反假赛解决方案,借助AI技术训练选手模型,并以此在比赛中对选手进行异常特征识别,来捕捉选手的作弊行为。

  这些方案有助于及时发现假赛,但如果要从根本上进行预防,还是得一边解决收入,一边抬高违规成本。

  听听观众的声音

  除了对选手成长考虑,对俱乐部收益考虑之外,一个商业赛事品牌,最应该考虑的还是自己的观众。如果赛事运营的思路违背了观众的意志,只是组织者的自嗨,那么对于一支联赛的品牌效应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仍以美国NBA为例,在20世纪初,NBA球员盛行嘻哈风格的着装,令许多国际观众对NBA印象不佳。为了推动NBA国际化,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2005年颁布着装令,严格规范场边着装,违者可能面临禁赛。还有诸如对“奥本山斗殴事件”的严惩和频繁的吸毒检测等等,都是为了树立赛事品牌的举措。

“艾弗森规则”即NBA“着装令”“艾弗森规则”即NBA“着装令”

  而对于LPL联赛来说,相比起“拯救失足少年”的品牌策略,显然是“对假赛零容忍”更符合目前国内观众的舆论趋势。

  不过,不同地区的受众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事件就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李淳的微博被搬运到国外论坛Reddit之后,国外网友的留言中不乏支持Bo重新上场的声音:他们认为中国网友对待假赛的态度“过于严苛”,许多CS:GO假赛选手在Valorant比赛中又再度复出。

Reddit论坛截图Reddit论坛截图

  而前文提到的韩国星际争霸选手马在允,在假赛事件的7年之后,在直播间当众下跪乞求原谅,却仍然不能让韩国观众买账。原因在于当时韩国正处在讨论电竞选手免兵役的节骨眼上,而假赛事件让这一讨论就此终结,这相当于累及了整个韩国电竞产业的利益,自是骂声如潮。

  类比到国内,去年电子竞技正式入亚,许多地方政府正不断推出扶持电竞产业的相关政策,中国的电子竞技正在逐渐规范化并融入城市文化。在这个转折点上,不但出现了大规模假赛事件,部分假赛选手甚至还有重新上场的机会,这对于电竞形象的转型无异是一次巨大伤害。

  因此,假赛惩戒的严重与否,实则要因时因地制宜。并非要因为某种无上的道德准则将人一棒子打死,而更多的是从利益权衡的角度来决定惩罚轻重。

  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势来看,继续坚持“好家长”的人设,并不像是一个好的品牌策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