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7天同读一本书第一期:发掘你的逆向管理思维 | 书友会

2021-06-14 08:00:0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来源:吴晓波频道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身边那些热爱阅读的伙伴们,除了学识渊博、出口成章外,还有一个“小毛病”。

比如在搬家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再也不买书了;因为封面好看或书名有趣而买的那本书,读过几页,就被他们遗落在书架上积灰了;想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读一本书,但总是无法静下心来;啃完厚厚的一本书,回味一番后,发现汲取的知识点总是有些稀碎,在这点上,他们总是很焦虑。

这些痛,爱阅读的人,都懂。那这些痛,怎么解决呢?

在多个以书会友的城市空间里,恰好汇聚着一群喜欢阅读的人。为了帮助他们减轻上述提及的痛,我们发起了“7天同读一本书”的线上活动。

在这个活动里,我们联合了蓝狮子图书一起帮你选书。每次活动开始前,各地的班委会组建临时群,以这样一个共读营的形式跟大家见面。感兴趣的书友们只需要按时联系当地班委报名即可。

每月一期的共读营里,我们会邀请频道知名老师领读,书友们彼此之间可以随时交流新观点。

第一期给大家带来的是奇点金服CEO姜海舟领读的《反常识管理》

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书中总结了很多反常识的管理能力,并用典型的案例加以佐证。这些都是姜老师在与诸多商业领域的佼佼者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后的经验之谈。

接下来,小巴选择了两个角度跟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属性认知:人是成本or人是资源

降低人力成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说法,那时的员工一般都会选择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侧重于提升员工的性价比。渐渐地,人被定义为成本。

同样的人员管理策略,在当前企业中却无法奏效。因为现在的人在工作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还是把人当做成本,不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很容易造成人员流失。

更适应当下环境的管理思路,是当做可以合作的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需要深切思考怎样高效地利用这个资源库。

状态认知:舒适区、挑战区or恐慌区

我们常说舒适区,其实与之对应的还有挑战区和恐慌区。

事实上,能否打破舒适区和挑战区的边界取决于能力。挑战区里,个人能力不足以应对工作需求,于是用外力努力提升自己。能力得到提升后,很多工作都变得游刃有余,无形中扩大了舒适区的面积。所以在不经意间,很多人已经回到舒适区了。

作为一名管理者,长时间保持最佳状态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处于恐慌区并学会与它相处。因为恐慌区与挑战区相比,显著的区别是它会带来认知上的进阶。

比如一个紧急项目已经临近截止时间了,此时大家都会被一种内在的紧迫感推动,这是恐慌区里衍生的一种情绪,与它相处的一个办法是做好规划,去跑赢时间,具体做法是预估每件事要用的时间,压缩时间密度,评估事项表中的优先级,提升时间质量。

当然姜海舟老师在共读营里还针对洞察自己、洞察团队、洞察商业做了很多的反常识剖析

无论你是很久没有迭代管理思维的人、渴望突破管理瓶颈的人、想要靠管理成功的人,还是不知如何管理年轻人的管理者,都可以通过此次共读营活动,来帮助自己加强对管理的理解和认知。

《反常识管理7天共读营》

解锁高效的反常识管理能力

点击按钮▼立即加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