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秦朔朋友圈
“正是因为我们不像国企,才在化妆品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保存了一家国企。”2008年12月27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上海家化创立110周年庆典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葛文耀先生面对一大批听众,包括很多老领导,抛出了这样一个悖论。
作为一家国企掌门人,葛文耀奋斗了28年,全心以赴,苦心经营,把一个只有400万元固定资产的小厂发展成一家几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把一个到处堆满破破烂烂的坛坛罐罐的日用化学品工厂打造成一家现代化、国际化、精致优雅的时尚企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国企,不同于民企,不同于外企,但却兼具外企的规范度、民企的灵活度和国企的温情度的“第四条道路”。
就是在那次庆典上,葛文耀真诚地说,他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上海,离不开历任政府领导的宽容、鼓励和支持。
但是,正如王安石形容古松的诗句“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所描述的,葛文耀的成就和贡献更主要地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百折不挠的追求。
他认同德鲁克关于“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的论断,强调做企业就是要“讨好顾客(消费者)”。
“消费者第一”,消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这样的理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头脑。
其次,他有着全面的担当精神。
他较早在国有化妆品企业推进市场化,成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和品牌建设,毫不畏惧与跨国公司展开正面竞争,率先在行业内以品牌方式走出去(佰草集出海),率先推动国企改制。
第三,他有着卓越的创新能力。
中国化妆品市场上的诸多品类,比如香水、洗发水、摩丝、防晒霜等等,都是在他的推动下首次引进中国的,而他推动的依托中草药和中国化进行品牌定位的策略,则不仅走出了一条少有人走的差异化道路(a road less travelled by),而且引领了当今的“国潮”崛起趋势。
第四,他有着一流的管理智慧。
在他的领导下,上海家化拥有内外互动、上下沟通的战略管理流程,实施多元一体、既放权又控制的公司联邦主义制度,推行民主集中、灵活变通的业务决策机制,坚守三权分立、通力协作的采购制衡机制,打造删繁就简、标本兼治的务实企业文化。
一直以来,他对一本国外的管理学教材念念不忘,那本书的副标题一语道破了他对管理的看法:系统性和随机性的结合。后来该书再版时取消了这个副标题,还让他一时唏嘘不已。
最后,他有着非凡的逆商指数。
他是一个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经营者,在多年经营过程中,多次被要求顾全大局(如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并入上海实业、兼并日化公司等),多次遭遇困境,但屡屡化危为机,不辱使命。
非常有幸的是,我在1990年10月就认识葛文耀先生了,当时我在上海家用化学品厂(上海家化前身)实习,那时人们都称他“葛厂长”。伤心的是,2013年9月17日,作为上海家化总经理的我含泪目送作为上海家化董事长的葛文耀“退休”。
从1990年至今30年,让我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他,一言以蔽之,我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将民族情怀与世界眼光、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民主作风与集中能力平衡得很好的企业家”。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有部小说叫《理智与情感》,认识一个人(包括企业家)确实需要两个方面都包括。以上关于葛文耀的介绍多属理智部分,接下来我想从情感(“爱”和“恨”)的角度梳理一下这么多年我对他的了解。
先说说他爱什么吧。
首先,爱生活,爱工作。
马云曾在阿里年会上的演讲中说,要认真生活、快乐工作。其实,大部分阿里人都是做不到的,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也是做不到的。葛文耀是我见到过的既能认真生活又能快乐工作的少数企业家之一。他对生活讲究而不将就,浪漫而不怠慢。
上山下乡的那段经历让他觉得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国人不该过得那么苦,但是一流生活的前提是一流工作。他向来反对“狼性文化”,也反对“996”,但是他自身对工作的投入(“全心以赴”)则足以当得起“工作狂”或“事业狂”的名声。
其次,爱读书,爱思考。
在同学中、同辈企业家中、同龄人中,他都算得上是爱读书的人。下乡返城后他坚持读夜大学、正规大学,直至读完硕士研究生。在家化人当中,他也算得上是嗜书如命的一个,每次搬家,别的东西都舍得扔,唯有书不舍得扔。
1993、1994年,一次在上海、一次在广州,他约我一起逛书展,当得知我把公司发的年终奖都用来买书了,他对我说,回去后他会让人事部给所有员工增加一项福利——书报费。
这项当时很可观的特别费用令后来入职家化的所有员工都惊喜不已。他读书的面很宽,从经济、政治、哲学、历史、文学到艺术都有,他还会经常推荐图书给中高层管理者看,有时还在公司内部组织读书会,让大家一起读。
他不仅爱读书,还特别爱思考。他总是说,一件事情来了,我总是要从正面想想,反面想想,快速地想几个来回,形成一个结论。他崇尚并擅长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在家化,他最爱自己先反思总结,再推动大家反思总结。每年年中、年底他都会召集中高层管理者开会对业务进行反思,一起认知市场变化,对照自我,寻找问题和差距,从而寻找对策。
他总是说,不要怕问题,(找到)问题就是机会,怕的是找不出问题(在哪里)。
第三,爱时尚,爱艺术。
他与化妆品产业是相互成就的。他对时尚高度热爱、极度敏感,对时尚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则颇有先见之明,早在2007年他就来找我,说我们要写一份关于中国发展时尚产业的建议报告,给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希望引起他们重视。
在家化内部,他也颇有远见地全面布局佰草集、佰草集汉方SPA、双妹等时尚品牌。2012年,上海市政府推出了新版的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灵感之城》。该片以写意的方式来礼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却用了8个镜头来展示家化的品牌形象和时尚产业成果——从美加净到六神,从佰草集到佰草集汉方SPA,从双妹产品到双妹旗舰店,还有家化的天潼路空中酒吧和Jahwa号游艇。
一位领导说,上海家化是最能够代表上海文化和精神、植根上海的知名企业,体现了上海城市形象的风貌和精神。这是对家化的肯定,更是对葛文耀推进时尚产业的认同。
葛文耀的时尚感知力跟他热爱各门艺术是分不开的。他与上海诸多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有着广泛的交往,他在家化时,家化一直是上海文学家、艺术家最喜欢光顾的活动基地,因为家化有上海最高级的影音室和音影设备,有一览两江(苏州河和黄浦江)无敌江景的空中咖啡厅(这些设施平时也都对员工开放)。
2013年离开家化后,他也一直没有离开时尚产业,一直担任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会长,为会员企业和中国时尚产业发展作出了更多更大贡献。
第四,爱消费者,爱品牌。
在他心目中,消费者第一,消费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当有人叫他“葛老板”时,他总是说我不是老板,消费者才是老板,我们都要做“讨好消费者”的工作。
为了真切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他当年就非常喜欢去站柜台,一站就是一整天,把一手收集上来的信息转化成指导创新、营销、质量工作的具体意见。
他是中国最早认识到品牌价值、最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就在上海家化设立品牌经理岗位(本人就是第一批品牌经理之一),建立独立的品牌管理部门,开展专业的品牌管理工作。
他对我们联手打造的诸多品牌——美加净、六神、佰草集、高夫、双妹、玉泽、启初、家安等——充满了感情,至今念念不忘。
第五,爱员工,爱人才。
他多次谈到他对领导者的“情商”的理解,总结说情商主要分为两点:一是领导者要有自知之明;二是领导者关心他人要比关心自己更重。这第二条要求,与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作为中国伦理社会核心精神的“以对方为重”是完全一致的。
他在家化一直以这种态度和精神对待员工,这不仅体现在给在职员工的工资待遇和股权激励上,更体现在他对那些离职的员工的态度上。他总是说,任何一个员工的离职其实都是在对我们管理层投反对票,我们要反思工作做得不足的地方;对于离职的员工,他会恳切地告诉对方说,你在家化时家化比你重要,你决定离开家化你就比家化重要,希望你能发展得好,也希望你以后回来。
葛文耀惜才如命,求贤若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派很多科研人员到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先进企业接受培训,这些人员回国后都成了家化的创新先锋。
1994年,靳羽西为感谢他帮助自己成功进入化妆品行业,想送一个大大的礼物给他,他说:“我什么都不要,听说您先生在美国是开营销公司的,你就请他帮我培养两个营销方面的人吧。”
本人就是去美国接受营销培训的两个人之一,那次出国给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爱才的他在家化所建立的人才梯队在家化辉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第六,爱上海,爱先进文化。
“我是上海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城市。”这是他内心的声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太多的东西,黄浦江水和上海精神滋养着他,使他成为海派企业家的代表,对世界上的各种先进文化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和开放性,也激励着他打造一个又一个体现上海文化、代表中国形象的时尚名牌。
梳理了他的“六个爱”,我再来说说他有哪些“恨”。
首先,恨官僚作风。
职业生涯中,他多次回绝让他当官的提议,主要是怕自己染上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浮夸潦草的习气。这种“恨”使他有时候显得“不听话”,使他与官场和官商社交圈保持距离,也使他从自身做起,在企业内部抵制官僚作风,杜绝“假大空”,确保管理层不脱离员工,公司不脱离顾客、不脱离市场、不脱离时代。
其次,恨形式主义。
他一生痛恨表面功夫,他重内容不重形式,重行不重言,开会、做事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抓本质,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再次,恨自轻自贱。
他是一个特别有志气的人,上个世纪80年代他出国看到外国人的生活水平比中国人高出很多,就发愤带领家化人致富,希望大家也能过上甚至超过外国人的生活。
上个世纪90年代(甚至到现在),外国品牌占据了中国高端化妆品领域,甚至很多家化员工也公开说中国企业永远做不出高端品牌,他听了很痛心。
1995年一个法国化妆品巨头的高管亲自跟他说,你们公司的产品缺乏特色、在国际上不会有什么竞争力。自那以后,他暗下决心,矢志打造高端品牌,这才有了佰草集1998年的诞生、2008年的出海和双妹2010年的复兴。
最后,恨粗鄙傲慢。
1994年,他安排我担任公司CI(企业形象)工作小组组长,在我提供给他的上百个企业口号当中,他独具慧眼选择了“精致优雅,全心以赴”,这句口号体现了他对粗糙粗鄙的厌恶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精致优雅”体现的是专业,“全心以赴”体现的是敬业——专业+敬业=工匠精神。
另外,“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他多年一直保持谦逊谨慎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他不能接受他人的傲慢,也时常提醒自己要戒骄戒躁,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幅字——“如履薄冰”——而且一挂就是20多年。
葛文耀之所爱,可以概括为非常“六合一”——“六爱合一爱”,这“一爱”就是“对家化之爱”,这也正是他一辈子割舍不下的爱。而他之所恨——官僚作风、形式主义、自轻自贱和粗鄙傲慢——则正是阻碍企业发展的要因。
爱憎分明的葛文耀作为一个企业家,当然谈不上是一个完人,他自己也从不讳言自身所存在的类似爱面子、心肠软、耳根软等缺点,但是,正如鲁迅的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天下不能没有战士,战士是为天下战斗的……”内心真诚而又真实的葛文耀称得上是一名战士——一名为上海家化,为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化妆品产业,为中国消费品品牌建设,为中国国企改革“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士。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