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头条:皮山姑娘上了BBC,就被西方媒体这样扭曲了

欧洲头条:皮山姑娘上了BBC,就被西方媒体这样扭曲了
2021年03月04日 05:33 央视

原标题:欧洲头条:皮山姑娘上了BBC,就被西方媒体这样扭曲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频道在中国内地被禁后,其涉华报道的造假手段也变得愈加荒诞,这次它盯上了前往安徽务工的新疆皮山姑娘。

3月2日,BBC推出了一篇所谓“重磅调查”,公然扭曲总台报道,编造假新闻,在涉疆问题上变本加厉地抹黑中国。

实际上,BBC所谓的独家证据,是央视新闻频道2017年播出的走基层报道《皮山姑娘要远行:命运是“上天注定”还是自己选择》。

这条长达14分钟半的特写报道,讲述的是2017年对口援助皮山的安徽省援疆指挥部及安徽、新疆两地政府启动的“千人赴皖务工计划”。

总台的记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记录了这一过程,也感受着村民的变化。

这位姑娘叫布再娜普,那年19岁,刚刚高中毕业。走基层的记者通过报道,详细地记录下她从得知消息,到最终作出决定后,微妙的心理变化。

毕竟,这是村里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到新疆之外的地方务工。

然而BBC驻华记者沙磊却在报道中断章取义,妄称“中国政府以减贫计划为幌子,强迫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参与劳动”。原本积极向上的走基层报道,在BBC蓄意剪辑嫁接后,却成了抹黑中国的最新“例证”。

让BBC没有想到的是,总台记者用了两年的时间,记录了布再娜普离开新疆后的务工生活,让这条“假新闻”彻底露了馅儿。

2017年7月20日,新闻频道再次播出了走基层报道《皮山姑娘要远行:走出这一步 世界在眼前》。

镜头对准了正在华孚色纺车间里的皮山姑娘们,通过布再娜普的切身感受,展现了维族务工人员在淮北的幸福生活。

从农村到工厂,从农民到工人。原来那个不爱说话,总是低着头的布再娜普,现在腼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工作中形成的威信。

布再娜普和伙伴们感受着与家乡不同的生活,也感受着社会发展的节奏。

△英国广播公司(BBC)驻华记者沙磊△英国广播公司(BBC)驻华记者沙磊

而在BBC的报道中,记者沙磊则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通过另一家工厂外的出镜,强化外界对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联想。

当然,BBC抹黑中国新疆的报道一定少不了郑国恩,这位供职于美情报机构操纵基金会的所谓“中国问题专家”。

郑国恩和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四处炮制涉疆谎言,而他正是BBC涉华报道中的常客。

两年后,布再娜普再次出现在新春走基层报道《一年灯火盼人归 皮山姑娘回家路 一路同行思乡情 》中。

2019年2月,总台记者跟随这位皮山姑娘回到新疆过春节。邻里乡亲、援疆干部闻讯而来,宰鸡,切菜,洗米,家的味道一下子蔓延开来。

让布再娜普的爸爸高兴的是,家里用布再娜普务工寄回家的钱买了羊和驴。她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很遗憾,这些画面在BBC是无法看到的。

显而易见,BBC关于新疆皮山姑娘的报道,不仅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更充斥严重的双重标准和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在涉华新闻造假上没有了“底线”。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

当天,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发表了一篇《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文章引发热议。吴若兰表示,外国媒体在中国正在被“歪曲报道”,但不久就被BBC这移花接木的报道打了脸。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回应的,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

至于个别英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没有秉持公正立场、以意识形态划线、编造假新闻,事实是十分清楚的。(总台记者 王超英)

(编辑 杜军帅)

BBC欧洲新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