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冷”是什么“冷”?南北冷感错位是真的?

你说的“冷”是什么“冷”?南北冷感错位是真的?
2020年11月26日 15:42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志伟

  “有一种等待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

  在难得的深秋“小阳春”后,长江中下游于11月21日左右步入了冬季之旅,已现初冬景象,冷感正咄咄逼人。

  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请他在与寒冷打交道上,给还在“露天工厂”作业的农民朋友说说“冷感”的理儿,以便加以防范。

江汉平原已现个别“荷尽已无擎雨盖”的初冬萧瑟景象。黄智敏 摄江汉平原已现个别“荷尽已无擎雨盖”的初冬萧瑟景象。黄智敏 摄

  黄智敏说,要分析“冷感”的理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湿冷要比干冷冷。

  假如用长江中游的武汉与纬度比之高上十度的北京做一番比较,元月份北京平均气温本来比武汉低7.5℃左右,但感受没有武汉冷。究其原因是,武汉的绝对湿度(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水汽质量)与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都比北京大(高)的多,在人的面部、手等体表的水分,因导热率较空气大好多倍(水为4.18,空气为0.002508),加之蒸发需要消耗热量,当然就只能向人体要热,体温就降的快。同时,武汉冬季的日照时数比北京要少得多,使人体对阴湿天气的感受,也比不上太阳的辐射热,仿佛武汉比北京的气温还低,其实不然。

  二是化雪要比下雪冷。

  在同一地方,一般在下雪的时候,正处于冷暖空气相互对峙,通常风速较小,人体表面水分蒸发慢,耗热少;同时天空云层密布,地面虽然也要辐射冷却,但却又被云层的“逆辐射”将部分热量反馈;同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时,还会释放出潜热,使地面或近地层空气获得部分热量。可是在下雪后天气转晴的夜间,上空转为低气压槽后高压脊前干燥的西北气流控制,往往一碧无云,地面与近地层空气辐射冷却强烈,使气温比下雪时降得更低,在次日初晴雪融化时,又会消耗热量,还残存的冷平流也有一定的风力,使人体水分蒸发快,因蒸发耗热致使体温下降。这样在感受上就比下雪冷。

  三是骤冷要比缓冷冷。

  如果天气由晴转阴,再缓慢下降雨雪,温度降幅较小,在生理与心理上容易适应;反之,天气迅速转雨,骤然降温,体表相对湿度陡升,人体受风吹急剧蒸腾耗热,这样在生理与心理的感受上就更冷。

  四是乡村要比城市冷。

  城市内楼房林立,风小散热慢,加之工厂、居民集中生活等排热,气温比乡村高;相反乡村空旷,空气流畅,风速较大,加之一些绿色植物蒸腾或水面蒸发耗热较多,气温便相对较低,人的体表水分蒸发也快,体内耗热降温也多,感受自然要冷。

  黄智敏说,人体的冷感与空气水分、风速、蒸发等有关,这是导致冷(热)感的关键因子。水的变态及其各种气象要素,紧密地掺和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大家要多动动脑筋,巧妙利用水的“相变”,为自己保暖,为作物保温,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在霜冻出现前,通过灌水,因水的导热率、热容量增加,白天有利于热量向深层下传,夜间降温有利于热量上传,从而减轻冻害。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岳靓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冷感南北差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