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究量子精密测量获重要进展

我国科学家研究量子精密测量获重要进展
2020年10月19日 16:42 新华网

  高质量的光子源是量子技术的关键器件,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在同时具备高纯度、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器件上观察到强度压缩,为实现基于单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测量奠定了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当代量子应用研究主要分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单光子源不仅可以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研究,也是实现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资源。

  中科大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高品质的单光子源,他们首创了脉冲共振荧光方法,利用微腔耦合提高单光子提取效率,通过双色激发和极化腔方案解决了单光子由于极化损耗而至少损失50%的科学难题。

  近期,他们发展了高品质的单光子源,通过对共振荧光的直接测量,证明了0.59分贝的强度压缩,在第一物镜处的压缩量达到3.29分贝。这是自2000年实现量子点单光子源后,国际学界通过20年的努力,首次在该体系直接观测到强度压缩。

  陆朝阳说,通过这项研究获得了一个高品质的单光子源,它的强度被压缩,可以作为一个更加精密的度量工具。

  据悉,他们的这一突破,为基于单光子源的无条件超越经典极限的精密测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量子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