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市场渐被外资蚕食 国内零部件面临灭顶之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5:26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被开发的程度不断深入,处于其产业链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跟着其原有的供应渠道,流进了中国市场。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已有70%来华开展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仅占20%-25%,

  国内零部件产业面临灭顶之灾。

  银联信分析:

  一、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伴随着整车的进口、维修、保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体系,因此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早于整车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却一直落后于整车的发展。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中国整车业对外合资合作的深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才再获新的动力。

  自2005年4月《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陡然高涨。据统计,新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外资零部件企业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其中不乏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等零部件跨国巨头,其占据的高额市场分额,以及外资对核心技术的牢牢掌控,已成为行业不断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零部件产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需要紧迫应对和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市场变化需求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还处于较低层次,重复分散、集中度低、配套单一。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只为一个整车厂配套,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不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太少,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领域,规模偏小,产品种类较多,专业化水平较低,致使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2、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研发能力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达到销售收入的6%—7%,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研发体系。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2%,研发能力仅仅停留在适应性水平上,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机械零部件方面;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零部件,我国目前仅能仿制,许多零部件企业根本无力与整车厂同步开发。

  3、企业经营观念落后,难以进入全球采购体系

  近年来,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国际跨国汽车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但我国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观念落后,满足于内部配套,没有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准备。目前国际上对进入全球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求必须获得TSl6949质量体系认证,而目前,国内通过这一认证的企业非常少,没有获得认证,我国零部件企业便失去了与跨国巨头同台竞争的资格。

  4、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德尔福、法雷奥、博世等汽车零部件巨头均已进入中国,给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近几年钢材等原材料一直处于高价位,使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保持利润,汽车整车厂将成本转嫁到零部件企业身上。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受原材料涨价和整车厂压缩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效益普遍堪忧。

  三、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亟待注重三大策略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全面提升竞争力,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跨越式发展,不能再走单纯靠投资拉动增量,靠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和整车企业的发展道路。要抓住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和国际汽车产业转移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满足整车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要。

  1、竞争策略。从影响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基地转移的有关因素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还受到近邻日本、韩国高度发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威胁。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策略应该是扬长避短,形成区位比较优势。而形成区位比较优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行业联合,尽可能实现市场和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同时,行业内部合理分工,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的纵向多层次有机整体,支撑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

  2、技术策略。具有汽车零部件的关键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之一,因此,要把在关键领域获得自主开发能力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要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品开发应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

  3、市场策略。要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必须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战略。从行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可以依托国内市场发展制造能力,再通过国际合作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国际合作所获得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的支撑,进入国际合作伙伴的配套体系和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为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需力争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获取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通行证。

  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也亟需政策支持。要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必须要有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建立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由企业投入为主,产业共性技术由政府、企业联合投入的新型科技经费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开发。

  四、信贷风险提示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为今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拥有许多发展的机遇。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未来的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策略。

  1、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宏观政策及整车市场的推动下,各大跨国公司近年来都加大了在中国的采购力度,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出口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因此,具有技术优势且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的大企业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

  2、小型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引导零部件排头兵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行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国内零部件产业的激烈竞争将使得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零部件企业退出市场或被兼并,以推进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