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中报业绩预警也应讲求时效性

2001年07月11日 08:3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蒋秀娟

  7月6日,吉林化纤因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发布了2001年度中期预警公告,成为继深沪两个交易所发布关于做好2001年中期报告的通知后,深沪两市第一家发布业绩预警的公司。随后,7月10日中国武夷也因2001年将减少建设福泉高速公路菅宏段项目投资收益,从而直接影响公司2001年中期利润而发布重大事项公告。

  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都会受到来自各方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的调整、行业经营环境的改变、天灾人祸等,这些都可能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有鉴于此,深沪交易所在部署今年中报年披露工作时,第一次要求上市公司如果预计赢利水平出现大幅下降,应当在7月31日前及时刊登业绩预警公告。从预亏到预警,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监管力度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越来越规范了。

  其实,业绩预警的始作俑者当属科龙电器。早在去年7月,科龙电器就因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销量下降,预计集团2000年上半年盈利将大幅下滑发布了预警公告。我们姑且不论这些公司的业绩如何,单就其及时披露了公司经营方面的重大信息来讲,其做法就非常值得称赞,因为它们较好地遵守了信息披露应该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然而,在额手称庆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业绩预警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从及时性方面来看,预警公告也存在时效性的问题。目前还只是对中报有预警要求,然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并不是一、两个月的事,它可能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能够在明年将要实行的季报披露制度中也加上业绩预警的要求,那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而且,对于那些政策性的、行业整体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影响,上市公司更应及时披露,以维护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在这些方面,有些公司就做得比较好,如西南油气田从6月1日起调高了大小化肥天然气净化费标准,赤天化泸天化川化股份等上市公司随即就公司业绩可能受到的影响发布了公告。相比之下,另一些公司的做法就不尽如人意,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今年4月就发布了《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新的消费税征收办法从2001年5月1日起已开始执行,而直到6月底,相关上市公司才就业绩受影响的情况发布公告,个别公司到7月上旬才公告,信息披露明显滞后。

  此外,按照通知要求,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大幅下降就应发布预警公告,然而,这个“大幅”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呢,有没有一个可以确定的范围呢?比如,去年因成长性好、业绩优良,其股票曾被多家基金重仓持有的某高科技公司,今年却惨遭基金减持,股价也一路下滑。熟悉该公司行业背景的人都清楚,由于全球半导体行业不景气,作为配套生产厂家,该公司今年的业绩将大受影响。像这种情况,公司应不应该及时发布预警公告?普通投资者并不像基金那样拥有专门的行业分析师,并且随时能与公司保持联系,如果公司不预警,他们又如何得知公司的基本面已发生了变化?公司到目前为止仍然一言不发,这是否符合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过去,中国证券市场上绩优股突然“变脸”的情况屡见不鲜,每每让中小投资者措手不及,蒙受不应有的损失。有关部门只有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使上市公司及时披露相关的信息,才能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再度发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