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低成本扩张之路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加速变革

2001年07月03日 11:11  证券日报 

  毛祖宏

  编者按:国家经贸委日前发布了13个行业的十五规划,确定了国有经济在不同行业中的战略调整原则,这必然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方向。为了进一步理解"十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本报与西南证券研发中心联合推出"十五规划与行业前景系列谈",敬请读者关注。

  日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的冶金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十五规划,该规划的公布必然对相关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定位产生一定影响。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中调整

  有色金属行业十五规划总的来说是发展、控制、调整。随着我国信息产业、交通、能源、建筑等有色金属下游行业的发展,我国有色金属的主要有色金属品种铜、铅、锌、铝等消费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根据十五规划,其目标可归纳为"总量控制,优化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规模化"。根据目标,有色金属行业在十五期间发展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第一、产品结构的调整;第二、组织结构调整。

  对铝工业的影响:十五规划明确指出,国家鼓励铝工艺技术装备的升级和改造,同时限制电解铝的总量增长。目前深沪两市的6家铝上市公司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其中焦作万方已淘汰"60A电解槽",2000年底"280A电解铝槽"已投入生产,关铝股份的的"170A电解槽"也于2000年投入生产,预计产量将达到10万吨。规模较小的铝行业公司必然面临大公司的压力和行业政策的不利影响。

  对铜行业的影响:十五规划提出优先发展矿产原料,目前在国内上市的两家铜业公司铜都铜业云南铜业均拥有自己的矿山,其中云南铜业2000年实施的配股资金项目主要就是用于"云南大红山铜矿"的开发。 对铅锌行业影响:根据十五规划,国家将大力支持"采选冶一体化"的企业,目前国内铅锌类上市公司只有锌业股份中金岭南,而铅锌采选冶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只有中金岭南,其拥有国内最大的铅锌矿山--凡口铅锌矿。 对稀有金属、稀土行业的影响:总量控制必然对我国钨、稀土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产生长期影响。我国拥有世界上80%的稀土资源,加强稀土资源的控制,必然有利于保护国家资源,控制稀土产品价格。 钢铁行业

  立足国内 走向世界

  我国的钢铁市场广大,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钢材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是西部开发,为我国钢铁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市场。基于市场的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制定了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根据十五规划,在今后五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目标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形成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为首的钢铁企业龙头,其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其技术领先,其产品占有国际市场较大份额。第二个层次:国内一批400万吨规模以上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战略联合等各种方式,形成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并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在国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如唐钢、攀钢等公司。十五规划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提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重点。

  发展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包括长线产品的压缩,如小型材、线材等;同时增加冷轧薄板、不锈钢等产品的生产。二是对特钢、铁合金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方向。

  2000年钢铁行业给九五计划划了一个句号,而十五规划所制定的钢铁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必然对国内冶金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如宝钢股份首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新轧等公司的定位将是国际企业,但是根据2000年国际钢铁工业排名,世界前五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都在2100万吨以上,而国内产量最高的宝钢集团产量只有1772.3万吨,因此参与国际竞争,占据国际市场份额将是任重道远;对于400万吨以上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在国内的策略将是战略重组和低成本,如唐钢股份新钢钒钢联股份等;对于400万吨以下的钢铁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地进行存量资产的调整,扩张企业规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市场空间,才会在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对于不锈钢、特钢行业要结合组织结构调整,根据专业化分工原则,按照国际水平实施生产,进行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配套完善,逐步形成特色产品,山西的太钢不锈、辽宁的抚顺特钢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