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东大吼一声:别急着将权利变现

2001年06月13日 07: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金 烨

  六月的上海股东大会密集,被业内人士称为“股民的节日”,而节日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中小股东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行使自己作为公司股东的各项权利;二是某些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合理合法地捞些“外快”。

  本报昨日披露了上海科技某些股东因上市公司不给交通费便阻挠股东大会召开,而日前召开的飞乐股份股东大会上,上市公司倒是慷慨解囊,只是相当部分领了“出场费”(价值50元的交通IC卡)的股东颇不给上市公司面子,还没等到大会召开就已经“人间蒸发”了。该公司股东大会登记日登记出席大会的股东约8400多人,而当天到场登记的约3065人,最后进场开会的仅1500人左右。在场的一位小股东对记者说:“开会送什么IC卡,还是某某公司好,每人100元现金,多实惠。”沪上另一家刚开完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飞乐音响的有关负责人倒是道出股东大会“隐情”。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出现不少持股不超过100股的“零股股东”,他们常常游弋于数个股东大会之间赚取“出场费”,多的每天可以赶四、五个场子,一天赚的“出场费”比工资还多。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声称该中心是今年飞乐股份、电真空、豫园股份、陆家嘴等公司股东大会的开会场所,他强调体操中心的主席台与观众席中间隔着一大片比赛场地,因此“能够比较好地保证公司领导的安全”。至于体操中心4千人的容量是否能承受飞乐股份号称8400多人的股东大会规模,他表示,按照他的“经验”,进入会场的人数肯定大大少于股东大会登记人数,到场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完东西就走了。

  股东大会作为上市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似乎不应该成为某些人的“渔利”场所。然而这些年股东大会上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已经将人们刺激得“见怪不怪”了。某些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要求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多来些关联交易,制造“题材”;更有甚者要求公司联合庄家炒作自己的股票,还美其名曰资本运作;至于开会的礼品自然必不可少,因上市公司不给交通费造成股东围攻董事长、总经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这些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知上往往写着“食宿自理”。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一股独大”造成的恶果。在目前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的投票根本无法对公司决策产生任何影响,在很多中小股东眼中股东大会“作秀”的成分更大,而股价的走势又与上市公司业绩往往不成正比,与其在那里呆坐“看戏”,不如趁此机会贴补贴补自己,这也是实现了自己作为“股东”的一点子权利。

  当“车马费”成为与会中小股东唯一值得关注的内容,这样的股东大会是否会开得比较“变态”?当把自己的“权利”急着变成现钞成为部分中小散户的共同心态,是否还能要求他们凭良心“用手”或者“用脚”投票?当中国股市中这样的股民越来越多,又如何去通过所谓“外部人”的监督解决“内部人控制”?中国股市在呼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是否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一下广大股民的素质?毕竟,中小股民也是中国股市的一分子 ,作为弱势群体,在受“保护”的同时是否也该受受教育。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