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PT水仙股票自即日起终止上市。从此这家已在股市的风风雨雨中摔打8年的上市公司,以连续4年亏损、资不抵债、重组一再失败的悲惨结局退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行列。消息传出,各界一片叫好之声。多数投资者在平静中接受了这一事实。
水仙退出了,但是水仙何以沦落到这一步?退市是不是就等于破产?中小股东所受到
的伤害谁来补偿?将来还会有其他公司退市吗?这一系列问号还不时盘旋在人们的脑海里,激发着人们的思索。水仙也有过辉煌
人们或许以为,退市公司一定是从头到尾都不好。其实错了。PT水仙原称为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上海电器业的骄傲。1992年该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所发行的A股和B股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然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重大投资失误、应收款和负债居高不下等原因,从1995年起水仙电器的效益就出现大幅下降。1997年首次发生亏损6000多万元,而后经营每况愈下,被戴上了“ST”的帽子实行股票特别处理, 1999年更是达到亏损19700万元的惊人地步,被戴上PT帽子,只能在每周五实行股票特别转让。1998年以来,水仙电器进行了多次资产重组尝试,都因债务太重、要价不合理而告吹。
今年4月18日,水仙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下,又出现了14571万元的亏损金额,负债达47361万元。每股收益为负0.62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为负0.86元,净资产总额为负5996万元。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此之前,即4月17日,PT水仙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关于申请延长上市期限的报告》,并于次日起暂停“特别转让”服务。4月20日,上海证交所驳回了PT水仙的宽限申请。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关于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通知》,水仙电器不得不走上退市之路。迈出革命性的一步
平心而论,在众多的ST、PT公司中间,水仙电器并非恶名昭著,臭不可闻,其首先退出证券市场让人感到的悲剧色彩或许更浓一些。但是就中国经济改革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而言,水仙的退市,则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中国证券市场能迈出这一步绝非一帆风顺。
1990年月12月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走过了从争论“姓社姓资”到“允许看”、“坚决试”、“加快发展”,强调“法制、规范、自律、监管”的曲折道路。股市退出机制也经历了提出、反对、迁就;再提出、保壳、变通;酝酿、缓冲、提醒、实施等反反复复。由于中国股市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诞生的,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多的特殊性。如要求上市公司国有股占控股地位,且不允许上市流通;再如股市除具有证券市场的筹资和优化配置功能外,还被赋予为国企改革脱困服务的功能。在一些地方,上市公司就是“圈钱”机器,是地方经济繁荣的希望。有时为了获得上市额度,地方政府首脑甚至带队进京拉关系、要指标。中国证监会原办公地保利大厦一度门庭若市,为了便于联系和打探消息,好多地方或企业办事处长期驻扎在大厦。为换取上市资格筹得资金,许多企业常常不择手段弄虚作假。不少企业在上市后忽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管理漏洞频出,资金投向多变,公司业绩屡屡“变脸”。重筹资轻转制必然结出恶果:近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亏损队伍逐渐扩大。2000年中报显示,亏损上市公司达118家,占披露中报上市公司总数的11%强。虽然1994年开始实施的《公司法》对企业退市就有所涉及,1997年退市问题又被明确提了出来,但是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诱惑力太大了,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太金贵了,获得上市资格太不易了,无论是亏损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不愿放弃这座金矿,纷纷采取资产重组等应对措施。因此股市每每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当一家公司宣告亏损之后,投资者不是避之惟恐不及,而是趋之若骛,纷纷买进,生怕跟不上趟。他们相信,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当地政府是会出面相救的。果不其然,亏损的天桥商场被北大青鸟相中,经过一番资产置换,摆身一变成为高科技的绩优公司,股价从几元钱涨到二三十元,购买者大赚一把。然而,人们走进北京这家著名的商场,看到的依然是管理混乱、人心涣散的景象。诸如此类“丑小鸭”变“白天鹅 ”的示范效应,股市上弥蔓着视亏损为利好的投机气氛,亏损股票价格节节升高,备受追捧,绩优公司乏人问津,严重扭曲了股市的优化配置资源功能。为了提示风险,证券管理层对亏损公司冠以ST帽子,实行特别处理,每日交易涨跌停限制在5%,对连续三年的暂停上市,实行特别转让,只允许每周五交易。由于亏损公司总是能在地方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企业经营者丝毫没有改善业绩的动力和压力。有的公司通过报表重组实现盈利没多久又陷入了亏损泥潭。对于这种极不规范的现状,经济学界早有批评,有关建立退市机制的讨论不时见诸报端,去年底以来随着郑百文、猴王事件的揭露,退市呼声再次升高。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终于痛下决心,发出《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及有关通知,退市利箭高悬。即使如此,一些投资者还是不相信管理层会来真的。猴王股份在被原大股东洗劫一空沦为ST、又遭债权人提起破产申请后股价不跌反涨。就在4月初,PT水仙发布预亏公告之后,仍有一些投资者大笔买进该股票。4月中旬沪深证券交易所对6家PT公司发出退市黄牌,又有4家PT股票报收涨停。专家指出,退市本来是证券交易所的一项正常职能和正常工作,现在需要由中国证监会运用行政机制予以实施,反映了在中国股市中上市公司退市的艰难。
PT水仙退出,并不表示优胜劣汰机制就建立起来了,但它至少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如同15年前沈阳防爆器材厂破产结束了企业只生不死的神话一样,PT水仙的退市打破了证券市场只进不出的僵局,预示着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发生作用,是我国证券市场从残缺走向成熟,从病态走向规范的标志。其二、提示股市风险,校正人们的投资理念。其三、健全市场法制和规则,净化市场环境,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人的利益。退市,并非大功告成
4月23日,在宣布终止PT水仙上市的同时,中国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公司退市不等于破产、解散。并说公司退市后如果没有破产,经公司与特定的证券公司协商并准备成熟后,可为其提供合法的股份转让服务。这意味水仙电器在被判处死刑后尚有一线生机,经过一段时间,股票还能在一定范围内依法转让。但若不能及时防止亏损扩大,继续资不抵债,退市还有可能演变成破产,那时股东就真的血本无归了。因为按照破产清偿程序,债权人优先于股东。水仙下市后不可气馁,也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人们注意到,在PT水仙被终止上市后,沪市的PT农商社、PT网点、PT红光、PT双鹿相继获得6个月的终止上市宽限期。尽管上海证券所强调,如若在宽限期内仍不能实现盈利,将会被终止上市,但是一些钟情“T”族的投资者还是欣喜若狂,4月27日又有一两只PT封在涨停。这种状况再次提醒我们,PT水仙的退出,仅仅是一个开始,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远非将一两只股票摘牌就大功告成。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退市在中国只是一项惩罚性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昭示其他上市公司,促使它们规范运作,提高业绩,重视股东权益,努力提高营运效绩。随着法规的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市场投资环境的好转,退市应成为一种机制,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谁丧失投资价值,谁就退出。因此,在PT水仙退市之后,还应注意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退市态度既要坚决,措施又要稳妥。该摘牌就摘牌,同时注意尽量挽救。第二,理清财务关系和资产关系。要对一些当地政府部门或集团公司挪用大量募股资金,一些公司高管人员以权谋私或胡乱决策,一些股东和高管人员进行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等,导致公司资产严重损失的行为予以追究清查,对以关联交易为名行以权谋私、内幕交易甚至欺诈之实的案件应予以法办。第三,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维护投资者获得全面信息的知情权,努力缩小信息不对称的差距,提高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上市公司和股市运行的约束力度。第四,加紧研究并设立场外交易市场,疏通股市退出渠道。第五,严肃执法,并加紧研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让侵权者、违法者倾家荡产。而这在目前的法律和实践中都是一个空白。 (人民网记者 施明慎)
所属专题:首家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