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经济半小时》:三百六十行 瘦了农工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4月27日 11:23 CCTV《经济半小时》

  

  今天,PT农商社发布了一则公告,承诺在6个月的宽限期内,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将继续履行法律、法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公司股票自2001年4月27日至2001年5月26日暂停特别转让服务。农商社曾经被认为是首家退市的最热门候选,因为在所有的PT公司中,它的资产质量是最差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水仙抢先出局,农商社则获得了半年期限的缓刑。对于岌岌可危的农商社来说,这下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那么,农商社现在的状况到底怎么样呢?它有希望借此机会爬起来吗?在PT农商社公布年报
的那一天,本栏目的记者来到了上海。

  我们的记者到达PT农商社的时候,正赶上它发布年报的日子,在它的办公大楼里,我们没有遇到任何人的阻拦,但是同样也没有任何人出面接受记者的采访。

  在公司董事会的办公室里,记者等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间里,我们的记者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在这个期间,办公室里一直没有人接听电话,于是我们的记者只好充当了接线员的角色。

  投资者打进电话来询问公司年报的是事,特别是问题集中在询问公司年报里为什么没有披露高达8个多亿的借款的投资去向的问题,另外在公司的办公桌上记者还发现一张农商社下属子公司的目录清单,记者数了一下,发现农商社下属的子公司居然多达66家,在当天下午,我们就按照这张通讯录提供的地址寻访了其中的八家,

  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在这八家公司当中,竟然只有两家目前还在开门营业,而其余六家当中,有五家公司的牌子还在,但是早已经是人去楼空,甚至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住宅,

  另外一家公司干脆连牌子都找不到了,记者通过各种办法终于和农商社的总经理沈百康通上了电话,沈百康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在目前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他实在没有更多的信息能够向媒体披露,但是他表示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使企业活下去。

  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出特别警示的6家PT公司中,上海占了4家,而PT农商社作为一支连续5年亏损的老牌PT股票,被列在警示名录的第一位。那么农商社是如何一步一步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呢?

  屡破纪录农商社

  PT农商社的全称是上海市农垦农工商综合商社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原上海市农垦局。支柱产业是商业贸易,其他主营业务有食品、百货、土特产、建材等10多项,1993年发行股票,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募集资金6130万元,并从银行贷款4亿元,投资66个子公司。用知情人士的话说,就是当初农垦商社要做一个无所不有的大卖场。

  农垦商社上市当年赢利2124万元,1995年公司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分红,方案是10派3。1996年公司大规模举债的危机终于浮出水面,当年亏损2588万元,自此,农垦商社再也没有咸鱼翻身,1997、1998两年连续亏损2.2亿元,1998年公司更是资不抵债,净资产居然是 —1.01亿元,那一年负责审计农垦商社的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据悉,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份这样的审计报告,也是审计报告中情况比较严重的一种。那一年农垦商社被特别处理,股票变成ST农商社。

  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戴定毅告诉记者,他们对它拒绝发表意见也就是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表示怀疑,他们现在的这个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是以持续经营这个假设来编制的,如果这个持续经营的假设不成立,那它报表实际上也不存在。

  1999年ST农商社出现巨亏,4.02亿元的亏损使股票的每股收益破纪录的达到 —6.17元,会计事务所再次对其会计报表“拒绝表示意见”,1999年7月,农商社顺理成章地成为PT族。2000年是PT农商社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PT农商社在这一年再不能扭亏,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将被停止交易。然而不幸的是,2000年年报依然亏损,而审计人员极为罕见的连续第三年“拒绝表示意见”,以表达“最大的愤怒”。

  大难不死,就有后福?

  对农商社,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栏目的记者曾经三次探访它,第一次是它刚刚被ST的时候,第二次是跌入PT的时候,还有就是这一次。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答案:农商社今天的惨状是为什么?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在农垦商社的办公室等候了两天,然而无论我们怎么联系,依然找不到公司的领导,而其他的人则以无可奉告回答我们的提问。无奈我们只能从外围展开采访。贺婉南是上海证券导报的资深记者,从农垦商社上市那一天就一直跟踪和关注这家企业。作为上海证券导报主编,贺宛男认为农商社走到今天的地步,有两个先天不足,她认为:第一个问题就是它本身在上市的时候就有七八十多家全资子公司,行业非常分散;当初有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农工商。

  在农垦商社董秘办公室的桌子上有一份当时农垦商社下属子公司的名录,我们数了一下,下属子公司竟然有66家,而行业也有12种之多。我们按照这个名录进行寻访,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大部分子公司都是人去楼空,经营情况无从了解。一位农垦商社清理办工作人员的话倒是让人茅塞顿开,他说大部分公司都关闭了,因为经营不好。

  一位工作人员无意中透露,目前公司效益最好的是一家医药批发部和一家贸易公司。按照地址我们首先来到医药批发部。警惕性很高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去找他们领导,同意后才能拍摄。在电梯里我们意外地碰到了该公司的领导。该领导与PT农商社总经理沈百康通了电话以后,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不过他同意我们拍摄他们的仓库。在仓库中我们没有拍摄到象样的药品,然而我们却录下了该领导的这样一段话,他说:“这个怪谁呢?很难怪!当时是一阵风啊,讲得难听一点就有点象1958年大跃进差不多。”

  到贸易公司的时候正是上午上班的时间,然而在偌大的办公室里我们没有看到几个人。该公司经理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谨慎的他即使在聊天中也没有透露任何与公司有关的信息。不过在他们一间紧锁的房间里,我们透过门缝看到屋里是一些老式家俱和一堆类似古董的坛坛罐罐。

  贺宛男认为农商社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农恳系统行业的一种特点,她说:“在当时,他们觉得因为要走出农场,那只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但是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企业来讲,它不具备核心的竞争能力,它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或者说这个时候上市就把几十家的小公司包装在一起,它没有一个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大的先天不足。”

  1990年上海市逐步取消对国营农场的政策补贴,农场的日子开始举步维艰。当时农垦局提出“走出农场,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去创业。”由此在上海市区出现了大批由农场创办的各类门市部。据了解,当时的农垦局就把这些产业注入到上市公司。其实当时农垦局并非没有优良资产,像现在在国内商品零售业排名第二的农工商连锁超市、上海市出租汽车规模第三的农工商出租汽车公司。然而这些都与上市公司无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原农垦商社一家子公司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他说:那是他们那个时候的农场局决策上面有问题,它认为嫁出去就象泼出去的水一样。它认为以后赚的钱都是股民的,它不愿意投入人力。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戴定毅也介绍认为:它改制不是很彻底,当时因为有一种倾向,

  好象这个成立股份公司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好象原来都是国有企业利益全部是国有的,然后一到股份公司,好象有一部分利益要让股民来享受,所以当时农恳商社改制的时候,就出现了怎么样一种情况,它把当时一些非常好的资产反而剥离出去了。贺宛男阐述了农商社的第二个先天不足,她说:“它没有自己的资本金,国家没有跟过一分钱的资本金,那怎么样来把三百六十行都建起自己的产业队伍呢,那只有一条渠道就是靠贷款。所以它第二个不足的地方就是农恳商社一上市时,资产负债率就比较高。<<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最高不得超过70%,我记得它是在百分之八十几之上,一上市就在百分之八十几之上,而且上市到现在从来没有一年符合过70%这个底线的标准。”同时,贺宛男认为在其上市的时候,中介机构没把好关。

  上海市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一直负责农垦商社的财务审计,主审会计师戴定毅认为,债务太重,利息太高是农垦商社走到今天的致命伤。2000年PT农商社的亏损是6800多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支出就占5300多万元。我们粗略做了一个统计:自1996年农垦商社开始亏损算起,每年亏损额中的77%都是贷款利息支出。戴定毅认为:如果对于企业,它取得的利润大于它支付的利息,这种经营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个利润,不够你去支付它的利息,那就会给企业带来一个包袱。实际上农工商社在它的经营过程中,一开始实际上就是在举债过程中,本金还不出,但到最后就利息也还不出,它是要靠去举新债来偿还老债的利息,然后靠这种方式来维持它的这样的经营。

  更让PT农商社雪上加霜的是母公司的不断抽血,在2000年PT农商社年报中公布的11.37亿元负债总额中,有8亿多元的借款不知投向哪里。在公司以往的年报中我们发现,PT农商社曾经为集团公司下属的30多家公司做贷款担保,目前农垦商社涉及的92起诉讼案件,绝大多数是与此有关。戴定毅认为众多诉讼案件随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这是会计事务所拒绝发表意见的原因之一。贺宛男也觉得农商社的主要的问题是财务风险太大,原来基础不好,谁去救它都救不活。只有一条,除非银行说他们这个帐全部豁免。上海证券分析师钱华打了一个比喻:农商社的母公司把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母亲向一个儿子借钱,给他的弟弟妹妹花,债务却由这个儿子来承担。

  农商社获得了半年的宽限期,上交所对此的解释是,它对债务重组作了安排,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资产重组和扭亏措施,使其中期盈利存在可能性。农商社躲过了眼前这一劫,但是,半年之内要实现中期盈利,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家已经连亏5年的公司来说。根据我们的调查,PT农商社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记者:戴玉岭)


所属专题:探寻PT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分析:PT农商社PT网点为啥获“死缓” (2001/04/25 11:27)
上交所公告:PT农商社获“宽限”半年 (2001/04/24 07:15)
大限临近命运不同 PT农商社、网点获宽限半年 (2001/04/24 06:35)
创五连亏记录 PT农商社难逃退市厄运 (2001/04/14 09:45)
PT农商社老总: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2001/02/16 17:5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财经频道意见箱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