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10年风雨兼程。回顾10年历程,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在已经完成的10年奠基阶段里,我们在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上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但是也留下了很多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理念或规则,需要我们在目前的市场化阶段中逐步化解。只有逐步解决这些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各种规则或理念,才有可能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创建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在中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市场化进程中,建立市场化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证券市场将缺乏有序的自我更新功能,市场内在质地难以持续提高。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不断吐故纳新过程,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同时有效提高整个市场的内在质量。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曾经在去年作出了上证指数10年之内6000点的预言,一个重要的分析基础就是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吐故纳新、不断提高。
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难以形成对上市公司和企业经营者的有效外部监管。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如果股东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满意,纷纷抛售股票将引起股价的下跌,导致企业有被摘牌或被公开收购的危险。美国纳斯达克就设有股票上市交易的最低股价标准,该标准规定,上市公司股价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必须在90个交易日内回升到1美元,并一连守稳10天,否则就要摘牌。此外,一旦上市公司出现严重违规或虚假信息披露等情况,也将面临退市。退市机制形成了对上市公司和企业经营者的有效外部监管。
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难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一国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功能。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人们往往更注重市场的筹资、融资功能,而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更为重要的功能则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资本集中来推动一国的产业升级换代。这种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上市公司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两方面。对存量上市公司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公司并购、重组和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得以实现。退出机制的缺位,将大大削弱资本市场对存量上市公司进行优化、调整的力度,阻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延缓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不利于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不利于在市场上树立理性投资的概念。从我国实施PT交易制度后的情况来看,一段时期里PT股票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表现出了更强的投机性,一些绩差公司的股价甚至超过了绩优公司的股价。PT板块股价大起大落,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投机品种。投资者风险意识淡漠,缺乏理性的投资理念。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海外发达的证券市场都将建立退市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在过去5年里,在总共5000多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当中,已经有1179家遭到摘牌,而最近3年来的摘牌企业数量超过了上市企业数量,因此虽不断有新公司上市,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却减少了700余家。
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退出虽然均有规定,但是一直没有可操作性的细则,2001年2月24日,监管部门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3月22日,证监会发言人再次重申已暂停上市的公司退市的三种情况,4月6日,沪深交易所再次要求6家PT公司做好可能退市的有关准备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预示着,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退出机制正在走向前台,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海证券报)
所属专题:上市公司退市办法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