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守得云开见月明 B股历史性的一周

2001年03月04日 13:3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江波) 2月19日,一个原本非常平淡的日子。股市在蛇年开市后的暴跌使许多投资者离场观望,成交稀疏。但开盘不久,深圳B股在一分钟内从翻绿的847.53点猛然笔直拉到飘红的854.61点。从十点钟开始,两市B股均开始大幅拉升,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异动加上下午的突然停牌,B股市场突然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果不其然 ,“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的消息”使B股瞬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两天内B股开户数超过此前两市10年的总和。2月26日复牌后,连续三个交易日B股齐唰唰涨停,“有价无市”的奇观令人惊叹。

  守得云开见月明

  B股市场诞生于1992年,以帮助境内公司筹集外资为初衷。由于当时境外投资者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前景,B股抢购潮席卷两市,沪市B股指数开盘后最高曾达140.85点。但这却成了至今沪市B股的历史高点。客观而言,“凄风苦雨”才是B股市场更为真实的写照:一级市场发行进展缓慢、扩容艰难;二级市场交投冷清、流动性差,长期走熊。

  与更为开放的市场相比,B股市场相形见绌。早期的境外投资者绝大多数是以香港为基地的中小型中国基金,而以美资为主的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因B股市场容量小、交投稀疏而极少涉足,1992年以来市场的持续低迷使投资B股的基金大多亏损。1993年后H股、红筹股兴起,并取代B股成为该类中国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资者对亚洲新兴市场的信心受挫,外资机构投资者大举撤退,B股重挫,1999年3月触及历史新低。从根本上看,B股市场的模糊战略定位决定了B股市场的缺陷。长期以来,B股市场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沦落为一个附属性的边缘市场。投资者饱受套牢之苦。

  引进新投资主体的重大利好几乎可视为B股市场划时代的标志。由于两个市场市盈率差去甚远,许多投资者包括市场人士都认为B股将以此为契机展开一轮大行情。

  AB合并非关键

  种种迹象表明,B股市场向境内投资者开放其实只是顺势而为。

  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为背景,国内居民外汇资产的大幅上升使境内投资者参与B股市场成为可能。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居民外汇存款余额高达750亿美元,其中定期存款701亿美元。在B股开放之前,这些资金除了存入银行和炒汇外,几乎没有其他投资渠道。受利益驱动,相当部分外汇通过各种渠道绕过管制进入B股市场或其他国外资本市场。堵不如疏,既然市场有这种需求,不妨打开大门进行引导。

  境内投资者参与B股市场也早有历史。在B股市场建立之初,为避免境内投资者利率受损和国家外汇流失,因此禁止境内投资者介入。但“一股两制”的割裂局面终将阻碍两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此,1996年下半年,B股市场曾一度向境内投资者敞开大门,并激发了一轮力度较大的行情。但由于外汇管理等原因,未隔多久,证监会最终还是向B股市场发出清退违规帐户的通知,原有帐户只能卖出,不能买进,刚刚对内开启的B股大门又关上了。但A、B股合并的预期让许多境内投资者仍以各种方式悄悄潜入这个市场。资料显示,在目前B股投资者中,境内投资者所占比例已上升到70%,俨然已是B股市场的中坚力量。资本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也已日显频繁,A、B股的联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个市场直接参与者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趋同的必然结果。

  A、B股市场之间资本流动的加速使两个市场的存在形式已经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在市场纷纷揣测A、B股合并的可行性和时间表的时候,我们不妨抱着价值投资的宗旨也来个顺势而为。

  炒作B股风险多

  不容置疑,B股将有一波非常火爆的行情。但任何一波大行情最后总要有人买单。因为“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尤其是在资本市场”。

  B股准入政策的出台确实为市场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但市场还是这个市场,实质并未改变,对其固有的风险以及衍生风险,投资者仍不可不防。既然站在了国际化的最前沿阵地,国际股市、汇市的变动对B股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美国经济疲软,香港市场也不稳定。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今天,大伙同在一个屋檐下。人家阴雨绵绵,您能艳阳高照吗?况且大势不好之时正是国际炒家们化整为零、收缩战线的好时候。与A股走势相仿,从去年2月底以来,B股走出了一轮跨年度的大牛市。一年下来,沪深B股涨幅竟雄居全球之冠。从换手情况看,虽然还有长期套牢者,但获利者绝对不在少数。此时匆忙介入,恐怕接的已是利益既得者抛过来的烫手山芋,而他们则正好借机全身而退。

  目前政策规定境内机构不能参与B股市场,表明管理层并不希望一些高成本外汇过多流入股市。同时在多个涨停之后,有些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已大为减弱。因此目前真正进入市场的资金或许已没有预计的那么多,B股持续上涨的资金基础并不稳固。

  与此同时,B股的投资价值也要谨慎看待。B股上市公司以传统行业居多,平均质量相对较低,业绩差强人意。以2000年中报数据统计,B股上市公司中期平均每股收益为0.082元,低于市场总体(包括A、B股)的平均水平。

  B股拿来主义

  尽管B股市场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其制度设计和历史沿革与真正的开放型市场也还有相当距离,但作为我国唯一的离岸资本市场,其对外融资的独特作用与地位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替代的。

  从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来看,我国目前还未实现与国际全面接轨,这就使国际投资者在分析B股市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时缺乏足够的把握。因为在公司进行年度结算时,两种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所计算出的业绩有很大的偏差。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投资者也无法回避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

  还有一些境外产业资本希望通过持有高比例的股份从而对公司实施直接监管,但无论是从股权结构还是股权结构决定的管理结构,或是从信息披露程序和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要求。仅从后者来看,由于长期以来B股市场属于国内交易市场,面对的却是国际投资者,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开放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再加上许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相当多的不规范现象,自然阻碍了国际投资人的投资热情。

  向境内投资者开放市场只是发展B股市场进程中的第一步,对于这个市场的改造绝对是个系统工程,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是可行途径。比如采用注册制的发行机制;改进B股的发行方式,尽快由私募方式变更为公募方式,扩大持股人数,提高股票流通性;进一步完善B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同股同权;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统一沪深两个B股市场交易的计价货币;组建中外合资基金投资B股市场等等。

  B股的对内开放,其实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循序渐进对外开放的鲜明趋势。在这个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内中外投资资金和投资理念首度发生剧烈冲撞的场所,在无量涨停、巨量震荡的喧嚣过后,我们必然会经历更多、学会更多。(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