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出现了两个没想到。首先是新年开始股指连跌四天,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其次是经济学家们在股市的作用问题上来了一场大对决,两派观点截然不同,有直白发表自己对股市看法的,有联袂反击的,其中揭示出的问题尤其值得人们深思。
按说,政策部门的官员和投资者与股市的关系最深,最着急的应该是这两种人。但实际上却是经济学家们为此闹了个脸红脖子粗,这无可否认的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学界与各方利益均存在密切关系;而且,或许正是这种密切关系的存在,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化了。其实,争论并不可怕,只要能把问题理清,把握各种关系之间的交叉反应和相互作用,是非自然清楚,市场的透明度自然就会增高。
谁是“股民”?
在国内经常见到的一个现象是,每当市场处于激烈波动或是政府对某些问题表示不满的时候,“股民”的地位就会空前提高,各方人士无不言必称“股民”,仿佛都是“股民”利益的真正代言人。但如果市场处于高涨时期,各方人士圈钱忙得不亦乐乎之际,“股民”一词就基本很少有人提及了。
为什么?因为“股民”一词是向监管部门施加压力,代表某些利益群体发言的最好工具。其实,“股民”是中国最不易理解的一个词,当有的人凭借实力下套圈钱的时候,他是把“股民”当作对手进行操作的:而当监管部门准备规范市场的时候,他会一闪身又进入了“股民”队列。于是,市场“放”的时候,他大显身手,市场“收”的时候,他照样叫唤,要求监管部门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规范市场的时候,如果对这种“股民”现象不加区分,却一味奢谈“股民的利益”,是难以展现自己的理智立场,也无法令人接受的。“股民”要警惕“股民”,没办法,这是在中国。
什么是政策市?
“政策市”这个概念现在似乎正在被混淆和滥用。“政策市”是指利用政策来影响股指的涨跌,政策的操作和影响对象很明确,就是股票指数。自从基金黑幕以及操纵股市的情况被曝光之后,要求规范之声再起,但此时的政策调控目标清楚不过地直指操纵股价的机构和庄家,政策的操作对象是完全不同的。对此有疑问的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在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玩游戏,还是愿意在一个游戏规则可以被肆意更改的情况下玩游戏?
现在确实有些投资者并不了解事情的实质,因此才会说:“不是说不搞政策市吗,怎么政策市又来了?”要知道,市场游戏规则的建立在任何国家都是通过某种形式的政策来实现的,只要不是通过政策来影响股票指数,规范市场的政策越严格越好。只有这样,基本的游戏规则才能建立得起来。遗憾的是,现在这样规范市场的政策,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什么是最佳的规范形式?
规范市场有没有“最佳的”政策?政策一出台,股指立刻大涨,同时媒体静悄悄地予以配合,毫无声息。这当然是“理想的”规范政策,既可以达到目的,又毫无“不良影响”,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是个自由而成熟的市场,但每当美联储讨论重大货币决策之前,市场通常都是下跌的;媒体如果静悄悄,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难道信息天生就应该是为庄家准备的吗?普通散户对于真实情况根本无权知道?
在香港市场上,那里的媒体对非法炒作的监督更厉害,证监部门的执法更有效,经常可以见到证监部门对炒作机构发出的公开谴责,或是干脆将其送上法庭。面对种种问题,最佳的规范形式,就是能解决问题的规范形式,无论这是什么样的规范形式。
如何看待缺陷与成绩?
中国股市的发展取得了成绩,“功不可没”,这不会有人否认,但中国股市的缺陷也早已到了不容否认的地步。缺陷必须调整,成绩必须肯定,但决不能因为成绩漠视缺陷,也不能因为缺陷否定成绩,这是两码事。在政策的调控问题上,很明显就是应该针对缺陷而进行,难道对要成绩进行调控吗?这是个常识问题。在政策调控进行之际,提醒注意证券市场所取得的成绩,并无十分的必要,只会使投资者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加重政策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缺陷不加以及时有效的调整,那么未来市场的发展和今后成绩的取得都将遇到阻碍。唯一不受妨碍的是庄家和操纵市场的资金,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临时性质的,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未来都与它们关系不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赚取大量的投机回报就可以了。考虑未来,更要抓紧解决市场的缺陷,而不是搁置缺陷。
如何看待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中国股市有问题,但不要着急,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因此要等待和把握机会。这好像很稳健,既可以躲开市场的波动,又可以“在将来”解决问题。但问题是,我们已经等了10年,还要等多久?
能在较长的时期内解决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当然好,怕的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规范股市,有消息说已经损失了1000亿的市值,如果将来再规范,损失就可能高达上万亿了。现在规范,可能是部分投资者受到损失,将来再规范,随着卷入的资金范围扩大,可能需要的是整个经济体系来承担后果,甚至会立竿见影地威胁社会稳定。长期当然好,但问题是,有这么长的时间条件吗?事实上,中国股市中存在的问题,与时间的长短关系不大,关键是政策的决心,关键是问题究竟要不要解决。
高市盈率的后果是什么?
股市有泡沫,其中的一个反映就是市盈率高。因为上市公司的回报实在太可怜,没办法,只好人为推高股价,利用价格差来诱惑股民入市。有人说,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因此市盈率高是正常的。但问题是,如此高的市盈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高市盈率使股市成为了一场接棒游戏,使得市场风险比正常情况放大了许多,明智的、抱持长期投资愿望的投资者等于是被拒之于门外。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人敢于长期投资的,所谓“长期投资”不是被套后的说辞,就是被个别人所利用的操作“品牌”。很多人在讨论证券市场向外资开放的时候很是为外来竞争发愁,其实以现在的情况看,这不是一个如何防止人家来竞争的问题,而是人家来不来的问题。
如何面对投机?
在股市中争论投资与投机其实毫无意义,事实上也没有见到有多少人会否认证券市场的投机性。没有投机的诱惑,人们的钱也就不会从银行流向股市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投资还是投机,而是投机是否在规范的框架之下进行!
投机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否则市场就没法稳定了。而中国股市的问题是,当你作为投资者进入股市的时候不但有框架约束,还有很多规则在等着你,而当你是在投机之时,反倒没有了框架的约束。如何建立对投机也有效的游戏规则和基本框架,就成了中国证券市场面对的政策难题。
国企改革与股市是什么关系?
每当有人谈起规范股市时,总会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国企的改革,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国企改革的问题是个体制建设问题,证券市场的确有利于国企的改革,也为部分国企的改革创造了物质条件,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承担得起国企改革的重任。以国企改革的总规模来看,中国的股市原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支持能力,因此根本就不是影响与否的问题。
综合来看,未来中国市场必须遵循发展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该规范就规范,该开放就开放。以国内潜在的市场条件,现在就让市场涨上去也是很容易的,反而是规范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决策智慧。其实,投资者根本不必着急,不必担忧资金问题,股票质押和银行同业市场继续向股市敞开着大门,银行资金未来还是会流入资本市场的,要防止和打击的只是非法流入和用于操纵市场的银行资金。
至于经济学界关于股市的争议,其中有个由里向外看,还是由外向里看的问题。如果是由外向里看,我投吴先生一票;如果是由里向外看,我投厉先生一票。陈功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